“你找我有事”?

       出去看到这位,三郎却是有点疑惑,似乎不是陈家的人。

       看出了三郎的疑惑,对方说道,“我是玉燕小姐留在这边负责沟通,协调任务进展的人”。

       三郎一时间愣住,什么情况,这是对方留下的暗手吗,“哈哈,幸会,不知道你找我有什么事情”?

       而且,对方这个出现的时机有点巧妙,是打听到了三郎准备全力出手后这才过来吗,谁的消息,甘六,还是那位飞燕,或者是陈家水集里面的某个长老。

       对方继续说道,“我听说你们这边需要资源撬动黑狼城那边的势力”。

       三郎点头,“各方势力能入场的都已经联络好,而相关的情况也已经基本上谈明白了,剩下的就看什么时候动手,当然,毕竟对方也不是软柿子,所以,究竟能取到多少的效果,还要看大家的计较”。

       对方果断回应,“既然你这边有把握,就要努力去做”,接着对方将一个储物袋扔了过来,“这里是一些资源,我们金家虽然在正面战场上面没有多少话语权,但,后面的资源,不会亏待了你们的”。

       听到这话,三郎略微惊讶,仔细看了一下这人,暗脉的人吗,金家,木行宗内的大家族?

       对于家族成员,可以进行分工,特别是长久传承下来的家族,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当然,其中的选择问题就不多说。

       探查了一下递过来的储物袋,照例是灵石开道,这位玉燕财大气粗,和那位飞燕掌握的资源不是一个级数,四阶之上的宝物不说,但三阶的东西,给出的还不少。

       首先是三组万妙香,这当然是佛门生产的一种短期提升修士灵性的资源,相当于构建一个灵机增幅环境,可以极大的提升神识的控制力和反应力。

       这种香需要收集信众的感知力,或者聚集天赋灵机的一种特别灵动状态,对双方的好坏先不谈,大量的普通信众出产的便是众妙香,点燃后对于修士的各种状态都有增益,而更进一步,则是万妙香,位列三阶的常规修行资源,修行界内需求量不小,对方能够拿出来,资源供给上绝对可以说是大方。

       一般当然是作为修士突破或者晋升的时候使用,这里显然是怕三郎在战斗中不利,专门提供用来发挥阵法威力的东西,对方是知道三郎对于禁阵有所研究,这通过当初的青月就能感受到。

       然后是一组雷暴符,天雷符的升级产品,顾名思义,在区域内打击敌人的话,一般人肯定承受不住,特别是对于武修,只能硬扛,而对天雷硬扛,想想也知道,这可能是对方专门准备的资源。

       最后是一张青云守护符,这是保命用的东西,也是最珍贵的一张符篆,是从青云宝色旗上剥离下来的一丝威能,不能说是万法不侵,但一般的金丹手段,或者大修士都不一定能够破开青云守护。

       资源的使用,需要合适的时机,这就不需要细说,对面详细的介绍了三种东西的使用方法,随后正色说道,“玉燕小姐对于陈道友抱以非常大的期望,万望不要让大家失望”。

       三郎一瞬间有点压力山大,“哈哈,这种事情只能尽力而为,但你们既然如此看重我,我当然也会尽心尽力才是,放心吧”。

       几天后,在炼器阁内,三郎召集众多的匠人继续研究爆炎弹的炼制问题。

       这里的匠人当然不仅仅是炼器,也有单纯的符文绘制,或者会些微的禁阵结构的人员,这都是这几年配合培养出来的,能够极大的补充炼器阁内的流水线,提高产量。

       “我需要的是两种,一种能够升天,一种能够钻地”,听到三郎的话,众多的匠师都是面露难色,这可和前面的弩箭不同。

       从需求到产品,当然需要经过很多的步骤,三郎需要的炼器阁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完整的具有自我更新和更替能力的团队。

       “整体上依然是圆柱,在前面加装相应的圆锥组件,中间摆放灵禁构造”,看了一下众人的心气不高,三郎直接公器私用,也不算,金家明显不在乎这么点灵石,说出奖励,“外形构造,分拆开按照规格支付,三枚灵石为底,做得多,得的多,另外全套生产上调等级,另有奖励”。

       “聚灵禁纹,功能性结构,十枚灵石作为基础,能够做出特效产品,三十枚灵石的奖励资源”。

       “核心禁纹,或者构造,创新性,或者研发性组件,百枚灵石作为奖励资金”。

       听到三郎给出这么多的奖赏,众人的心气才算是提了起来。

       看了一下众人,“以后炼器阁会在寒松山举办分级考核,每一个炼器人员,或者其他的职业人员会经过考核后授予相应的等级”。

       “有什么用”,下面自然有人捧哏到。

       “哈哈,以后的资源会按照等级划分,比如我们炼器阁内的金光弩炼制,就是需要相应等级的炼器师才能接活”。

       “这不是一样的吗,反正是大家各自做出来东西再送到阁内做核心的组合”。

       三郎笑着摇头,“人员技艺的考核我这边做,相应的东西,当然是完全包给你们外面人,我称之为总包和代理”。

       十几年的发展,这地方的灵石已经有点贬值,首先是人的问题,修士区域内来来回回有没有上千都是个问题,所以沉淀在手中不流通的灵石能做什么,三郎需要充分调动外面的资源来做产品,而做产品需要人员,以后需要的话直接采购产品就行,而通过这种手段将技术人才掌握在三郎手中可以发挥更多的效益。

       目前场中的这些人就是种子,以后是做科研还是做老总,具体是当个公司的核心人才,还是当个聚集人手探索市场的先锋,就看各自的选择。

       当然,资源肯定是外面的多,所以,外面的老总也会更多,至于后面的职业经理,或者要不要分项监察,评价,监理之类,就交给时间检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打工将会在这片区域大行其道。

       底下的人根本看不到三郎筹划平台,建立规范,制定标准的意思,只是眼睛一亮的说道,“包括核心的金光禁制都会外包出来吗”。

       这明显是跟着炼器阁转场的炼器师才能问出来的话,三郎点头说道,“当然,但最后的东西出了问题,我们也会找总包说话”。

       前期的问题当然也有很多,品控怎么做,三郎是准备外包项目,以后说不定也会有外包人的情况,但目前来说,人力资源这条路不好走,连充足的人都没有,谈什么外包,所以,三郎才要做这个熟练工人的管理事务。

       至于后期采购会以什么方式和标准,目前除去陈丁两家,下面的经济活性还是很勉强,分包的问题如何解决,只生产不销售当然也会出问题,所以,建立商会的事情也迫在眉睫,而一旦私有的资产增多,阶级对立或者资源隔离就会产生,这些如何调控。

       三郎只是提出个引子,后面做事,还要靠每个人来规范才行。

       ......

       寒松山,丁家大礼堂,人越来越多,以前的祠堂有点放不下,只能再次的建了一个专门用来开会的地方。

       整体上是竹木框架,四方大殿,长条大案,几排竹椅有种聚义大厅的感觉。

       除去丁家众多的管理者,外聘的筑基长老,三郎还召集了几个技术人员,高明德,这算是外地访问学者,边悟本,符墨总管,高文义,制墨管事,田广丰,白碳管事,还有丁家这边的炭器符各个承包者,和特别抓来的商队管事丁正言。

       “学堂后面再建设一串院子,要不请陈家的营造队过来规划一下,建成一片核心办公区域,建几座高楼分成几个部分,以后就是高新产业区”。

       众人一脑门疑问,这三郎又在说胡话,后面跟上的当然是瞎折腾,这几年,三郎的动作有大有小,当然好事多余无用功,但,这样的快节奏变革对于一些老人可不太友好,这二十年经历的比以前半辈子遇到的事情都多。

       看了一下不明所以的众人,产研销一体化的道路有点遥远,放下这个话头。

       “先要弄一个申请认证的地方,目前,你们这些人制定出个标准,器,符,禁,甚至人员或者各自的规模都要有个限制”。

       先说着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主要围绕我们自身的产业服务,嗯,将种植和符炭这些都囊括进来”,这是标准化生产的第一步,当然需要自己制定标准。

       比如竹林的收取,吸收几年的灵气算作是合格,炼成的灵碳怎么样才能成为正品,或者外销品,什么品质可以用在后面的炼器上,这些都要分级,金光弩和爆炎弹需要用到的灵竹,肯定会有不同的要求,一些处理后合成的东西,比如灵竹板,或者更进一步形成的灵禁板都要有所区分。

       “这个事情对于以后家族的发展,或者和这片区域内修士的融合有很大的意义,要当成这几年的大计划来抓”。

       三郎自然看向了族长丁礼元,对方点头回应,“我明白,族里所有资源都会给学堂那边开绿灯”。

       十几年的影响,三郎还是带来了些改变,起码一些名词,丁家上面这些人还是可以理解的。

       以前三郎的想法都是靠着几个熟人落实,田母,三长老,丁家上面的这几个人,当然,资源也是掌握在这几个人手中,比如农庄林社,或者开始的扶助基金。

       这几年几乎所有的推进计划都要经过学堂里面的研究院分析后才会拿出来,也是有意的锻炼里面的人员,这些人包括学堂的学子,吸纳进来的教员老师,当然也有族里的一些人,族长,三长老,或者高静杰和高静蕾这些出师,也算不上的人。

       人的问题,或者人才在哪里都重要,十几年丁家的培育,这几年才有了些成果,也说不上是不是丁家的成果,或者更大一点说是这片区域的成果,或许更多的是木行宗的资源援助,让这地方的吸引力增加,这样看来,经济发展才是主要的吸引力。

       提过筑基是修真百艺的开始,而这片区域筑基的人肯定没有过百,这还是近几年资源跟得上的结果,要是按照传统修行界的定义,什么丹盟器协之类的,这地方连十个人都找不出来。

       不过,三郎要的也仅仅是一些炼制东西的熟练工人,或者有技术的人才,满足流水线的制造,如果能够搞设计,就更好一点,所以,更多是匠人的需求。

       看向高老头,“先把金光禁拆出来”,这是依照着金光弩的一系列禁纹,“按照难易程度先分成两个等级吧”。

       一阶的东西,没有什么难度,估计很多的人都可以掌握。

       “寒烟禁也加上去”,三郎对边悟本说道,这是寒烟符的基础禁阵。

       “研究院里面有些人,一会儿你们都去那边商量,做出来一个晋升规则,先就定两个品级,尽快选出第一批人,通过的给个合格证”。

       丁礼存回应,“一会儿我带人过去”,学堂的事情基本上是这位负责。

       三郎点头,说到这里又问道,“水烟幻化文字,符篆能做出来吗”?

       边悟本自然知道这是对自己所说,急忙回应,“需要叠加开启和关闭的灵禁,另外就是持续性上面,用个三五次没有问题”。

       三郎当即摇头,“太少了,三五百次不需要,三五十次还是要用到的”。

       对方为难,看向了高文义,这位制墨管事急忙摇头,“符墨的改进,只是碰运气,短时间内不可能”。

       三郎想了一下,看向高老头,“先做个符器出来吧”。

       “啊,怎么做”,“需要用的时候塞一张符纸进去激活符阵显化,就是个水烟幻化的文字,应该不难做到”。

       “这种没什么作用的东西”,关于生活品质或者升级的事情不提,修行界肯定是追求效果为重,这是资源粗犷化发展的一方面,“东西要尽可能的小巧,最好像是印章一样,当然,也不能让人太容易仿制”。

       细节三郎当然不会关心,让这些技术型人才离开,转头看向了丁家的众人,“族里的资源往来还有差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