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

       镶嵌着玻璃的木门被推开,其上铃铛摇晃。

       肖恩一行走入了“韦斯特·伍德书店”之中。

       戴着头巾的卷发女人抬头望了一眼,视线很快又落回了她面前的书上:“请随便看。”

       书店里很安静,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出一块块金黄的斜坡,斜坡中有纤尘翩翩飞舞,肖恩走过的风让它们骤然狂舞起来……

       皮鞋轻敲地面,发出清脆声响,

       肖恩很快走到了畅销书的书堆面前。

       他有些惊喜地看着眼前一幕:各种时下流行的书籍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形成了一座色彩斑斓的“城墙”。

       肖恩格外在意砌成这城墙中的一种“砖头”——暗红色封皮的《路尔维奇短篇恐怖故事集》……

       让肖恩·狄金森感到惊喜的是,这本暗红色的的数量是最少的,低矮的书堆像是这座“城堡”敞开的城门似的。

       “那本书卖得很好,先生。”一直在阅读的店员原来可以一心两用,她只是瞥了一眼就出声提醒道。

       喜爱读书的艾莉雅·狄金森走到了哥哥身后,

       好奇地眨了眨眼睛:“……这就是那本?”肖恩会跟艾莉雅分享秘密,她自然知道路尔维奇是肖恩在《新恐》的笔名。

       肖恩转头望了妹妹一眼,

       颇有些开心地点点头。

       “卖得真好啊!”艾莉雅也发现了书堆的空缺,

       轻呼道。

       替肖恩开心过后,她心中不免轻轻叹息了一声。

       《狄金森诗集》已经出到第二本了,可是两本都算不上畅销书……

       比起读诗,大家果然还是喜欢惊险刺激的东西。

       虽然明知道两本书的销量没有比较的意义,但艾莉雅还是有种在自己得意的领域被肖恩比下去的感觉。

       略有些失落。

       细心的哥哥发现了这点,他轻轻咳嗽了一声,走到旁边的诗集书架,抽出了一本瘦瘦的绿色硬皮小书,烫金标题是《狄金森诗集》:“比起那种浅薄的故事,我还是更喜欢这样的文字……”

       看到哥哥一本正经地装模作样,艾莉雅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小拳打在肖恩手臂上。

       肖恩故意皱眉:“你干什么?我就是来买这本诗集的。”

       “家里不是都有了吗?”

       肖恩愣了一下,然后说道:“这是新版的……我喜欢这个封面的颜色,所以我还要买!”

       艾莉雅也抿起了嘴巴:“我可能是看多了那种诗意的东西,就想读读这种‘浅薄’的文字……”说着,她从所剩不多的《短篇集》书堆中拿起一本朝着柜台走去。

       “路尔维奇的短篇,”肖恩眨了眨眼,

       “你不是都读过了吗?”

       年轻的女孩狡猾地笑了,

       她扬了扬手里的书:“我也喜欢这个封面。”

       看着兄妹两人互动而嘴角带笑的店员,以为只是两位可爱的顾客在讨论着自己要买的书籍……

       她不知道的是,眼前的两人,竟然就是这两本书的作者。

       在两人将一红一绿两本书放在柜台上时,一直沉静的风铃女士,也将一本书放在了桌上。

       肖恩低头一看,那是一本黑色封面的书。

       《查拉图斯特如是说》,尼采最负盛名的著作。相传甚至有探秘者将它作为“专研书籍”。

       在肖恩的眼里,奥莉薇微微偏了偏头,红色眼眸如同倾诉:想要击败敌人,就先要了解敌人。

       肖恩微微敛容。略有些散漫的心神,忽然又察觉到了头顶那一轮缓缓闭合的太阳……

       秉烛人无声无息,永远都保持着清醒和戒备。

       肖恩后来才知道,热销的短篇集给他带来了一大笔版税收入。

       看到《新恐》杂志社寄来的2200纽元汇票,肖恩心中着实欢呼雀跃了一阵。

       毕竟,按照出版合同,这还只是第一笔收入而已。

       接下来近在眼前的任务就是开办报社了。可以想见的是,这将是肖恩迄今为止最耗费钱财的项目,眼下当然是有越多的进账越好。

       由此,

       又不得不暗叹自己将第一次灵间的升级,

       用在制造灵药之雾上是多么明智。

       此刻已经是夜晚时分,戴着“荒原枪侠”面具,全身装束连同气质都已经改变的肖恩走到码头区域的一个无人车库中。

       车库中停着一辆极为普通的福特T型轿车,肖恩拿出了钥匙,打开了车辆的后备箱。

       他将后备箱中放着的一个小盒子拿了出来,然后,从隐形胃袋中拿出两个装满了瓶装灵药之雾的皮箱,将货物放了进去,关好车门之后,悄悄离开了——

       这台安全停放在车库中的不起眼轿车,就是肖恩和纽分先生进行交易的中转站。

       纽分先生将货款放在后背箱中,肖恩拿走钱,将货放在其中。

       在无人之处换装之后,肖恩坐上了自己的车。

       在车上,他打开了那个纸盒子,其中有着摆放整整齐齐,还散发着独有清香的一沓沓纽元——整整三千。

       盒中还有一封纽分先生德鲁的亲笔信。

       信中,德鲁的语气颇为热情。

       结合市场反映之后,他对灵药之雾销量的预测相当乐观。

       相当乐观——肖恩敏锐地察觉到,纽分先生在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笔尖不自觉地加大了力道。

       虽然只是阅读一封表达有所克制的书信,肖恩还是能感觉到纽分先生的激动之情。

       毕竟,灵药之雾是一种不用操心销量,且市场对之格外饥饿的产品。

       是一种投入多少,就能换来多少纽元的产品……

       德鲁继续写到,要提升总体利润的关键,就是投放更多的产品,因此,他旁敲侧击地询问了扩大产能的可能性……

       读完来信,肖恩轻笑了一声。

       他知道,德鲁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扩大产能。

       肖恩能够理解,如此有潜力的产品,每月只能带来数千纽元的收入,对于金钱至上的德鲁来是肯定是一种折磨。

       不过,肖恩心中有自己的计划和节奏。

       他当然会提升灵药之雾的产量,但这却是急不来的事。

       因为信仰力的提升只能缓慢进行。

       所以,他在心中草拟了一封回信。

       一方面,他安抚自己这位野心勃勃的合作伙伴,产能的提升确实在计划之中。

       另一方面,他也明确表示,由于灵药之雾的生产工艺格外复杂,产量提升有难度,这件事也只能从长计议……

       在信的末尾,肖恩再度提醒纽分先生,销售价格不能改变。

       肖恩知道德鲁具有商人的本能,如果产能长期不能提升的话,德鲁也许会违背他们最初的协议,擅自提升灵药之雾的售价……

       但肖恩的计划是,在未来让这种神品成为替代“急救碳酸糖浆”的存在。

       惠及所有的探秘者,而不是变成强者独有的奢侈品。

       所以,控制售价也许暂时会削减收入,但是却能从一开始,就奠定灵药之雾的大众形象……

       肖恩相信,自己的良苦用心足以让这位合作伙伴也保有一定的耐心。

       两笔大额收入,让肖恩瘪瘪的钱包一下子充盈了起来。

       在这之前,与黛西和比尔合作的黑神品交易的分红提升到了650元每月。

       在这两笔收入面前,曾经让肖恩颇为在乎的黑市分红也显得不那么诱人了。

       资金充裕之后,肖恩知道自己终于可以开始他酝酿已久的第二个计划:开办自己的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