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佐在辽东用米换鹿茸,赚得实在有些连自己都害怕。虽然他不相信天谴这儿回事,但考虑到徐阶教诲的良知,还是决定回到唐行之后,以广济会的名义向府县二学和全县四十八所社学捐款。

       虽然他没有指望朝廷的嘉奖或者牌坊,但是捐款总额高达一万两,实在震惊了整个南直。非但府学学宫刻碑纪念,就连新任的浙江学台都题书嘉奖。海瑞更是特意作文派人送来,同样刻成了碑文,放在学宫和乡贤祠,恨不得送到徐阁老家里去。

       徐阶是个不介意银子的人,但是这么大一笔数目仍旧让他有些心惊。养望归养望,但是遽然拿出这么大一笔银子做善事,风头鼎盛,实在叫人有些不踏实。不过既然家业打理都交给了徐元佐,而且家中资产还在持续增加,就没有干涉的道理。更何况徐诚拿了广济会的账目回家禀报,发现这笔银子是另外捐助的,想来是徐元佐在别处化缘得来,那就更没有干涉的理由了。

       徐元佐最初是想直接发银子,却又担心这笔银子被人挪用,并不直接发到每个社学。更为了避免学生拿到银子,被家中没收,从而使得发银子完全变成了无意义的作秀活动,所以才将银两折成稻米分批以实物形式发放。

       按照每人五两银子的总预算,每月一次发放,考虑到米价的涨跌,差不多可以发放一整年。用长达一年的时间来提醒学生:徐氏愿意为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会钞至于日后如何处理与徐氏的关系,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接受过这份礼物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吃徐家的嘴短,轻易批评华亭徐氏,难免被人视作白眼狼。

       眼看过了九月,又要进入征收秋粮的时候了。

       今年上海和崇明因为风灾略有歉收。不少田地被洪水淹没。不过华亭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田产与往年相平。徐家的田地因为雇佣了不少流民里的庄稼老手,带来了一些实用的异地手法,庄稼长势比之往年还要好些。

       徐元佐虽然对农田不甚了解,但是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理念是有的。之前许多被弃之不顾的边角上也种了蓖麻棉花绿肥之类的经济作物。

       其中叫人诧异的是蓖麻。这种传自天竺的作物在江南虽然不罕见,但是从来没人刻意去种植过。因为它的价值要等到工业化之后。才会显现出来作为高级润滑油。

       徐元佐刻意安排蓖麻种植,主要是为了榨油。虽然文科生不了解技术,但是印刷术总该有所涉猎。尤其是在涉及古籍版本的问题上,纸墨装帧都是绕不过去的关键点。如今的印刷墨料仍旧是水基墨,这就导致活字印刷术的质量远远不如雕版印刷。

       报纸这种每天要刊行的文书,用雕版印刷成本实在太高,而且做工时间也太长,没人能够承受得起,即便通政司发的邸报也是使用活字印刷。别人都可以接受的色泽不匀墨水透面等问题。徐元佐却实在难以忍受他甚至只看曲苑杂谭的小样,那是手抄本。

       就徐元佐所知,印刷的主流还是走雕版路线后世的激光制版原理也是雕版印刷术。不过眼下自己要想做出有质量,又能控制成本的快消文本,活字印刷术总是逃不掉的。而性价比最高的,莫过于改进墨料,用油墨取代水墨。油墨用的油,便是以蓖麻油为上。这种工业用油粘度高。凝固点低,既耐严寒又耐高温。榨油之后的油饼中富含氮磷钾。用高温脱毒之后就是很不错的肥料。

       蓖麻虽然不挑土质,房前屋后到处都可以栽培,但是吸肥力也强。加上江南还没有人刻意栽种蓖麻,在育种和田间管理上都缺乏经验,收获并不理想。好在徐元佐并不需要大量使用,今年的主要任务还是摸清性状。请药农帮忙看顾蓖麻一直是作为药材被人所知的。

       然后就是研究从木煤之中制取炭黑,研究配方。当然,这事基本上也可以交给李腾去做。

       徐元佐在唐行东山难民营后面为李腾买了一块坡地,盖了一座三进的道观。

       如今道观建筑已经起来了,不过订制的神像还没送到。也就没有开门接纳香客,至于李腾带着四个徒弟住在观里。实际上他也不打算对香客开放,那样会影响他清修和炼丹的时间。只是身为道士,有义务供奉三清圣像,这才占用了二进的正堂,观名也就成了很没特色的三清观。

       徐元佐去三清观从来不坐马车或者肩舆,权当散步一样,带着棋妙,在罗振权或者甘成泽的陪同下就走过去了。每回他过去都要带点文稿,主要是两本书的草稿:物理小识和初等数学,至于化学这门高深的学问,徐元佐暂时还没想好该如何下手当年他就没怎么及格过,如今更是基本上忘干净了。

       李腾对于物理小识很感兴趣,而且贡献颇多。不过数学方面就不怎么吸引他的关注了,尤其对于徐元佐所谓的:万事万物可以由数学表达这一论点颇有怀疑。当然,这也怪徐元佐,谁让他连圆锥体体积公式都忘了,还是李腾帮着研究了几天,方才总结出来,然后放水验证。

       就在这种磕磕绊绊之中,徐元佐终于在某一天忍不住摔书了:我决定了,派人去澳门

       澳门李腾很是疑惑,头回听说这个地名。

       唔,广东香山,那里有一群泰西葡萄牙国的人。徐元佐道:他们那边有一群景教教徒,在数学和物理上有些小造诣。

       李腾微微颌首:物理对于工匠的确颇有用处,数学也有其精妙的地方,不过也不值得跑那么远去求教吧。

       不光是工匠有用。徐元佐大摇其头:想春秋战国之世,百家并起,我们非但有道儒法家之教,也有墨农医家之术。这两类,前者是研究人组成的社会,夫子们琢磨的是如何让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如何让整个社会更加有秩序,更加和睦美满。虽然主张不同,主旨却是一致的。

       李腾点了点头,并不觉得意外。

       墨农医其实主要是墨家的机关术和医家,钻研的是如何利用天地之力,了解天生之物,从而为我所用的学问。这一类,便是后来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为君子所不耻。徐元佐道。

       李腾道:其实我道门也有经义学与炼丹术的分野。你想说的,大约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道学和器术吧

       并不尽然。徐元佐摇头道:数学物理也是能够衍伸出自己的道。更像两种入手功夫唔,对了,就是道家所谓的性命之学,是从了性入手,还是了命入手。

       李腾怀疑徐元佐的解释有些牵强,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自从独尊儒术之后,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分道扬镳已经很久了。国朝以文学取士,取中的人自然都精通于道德文章,但是自然科学底子太差,所以才会有各种荒谬的言行。在这上面,我们华夏就像是个瘸脚的巨人。我要去泰西取经,正是要将这只瘸脚补上。徐元佐慷慨道。

       李腾微微颔首:数学之道,学久了的确会改变一些想法。

       徐元佐一愣:你这认识很深刻啊

       那我向泰西红毛夷取经,会不会太过于惊世骇俗徐元佐问道。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这不是儒生们自己说的话么李腾不以为然道。

       求推荐票,求月票~

       未完待续。

       :求支援~

       文明就跟学习不稳定的中学生一样,站在世界之巅时没必要骄傲,跌入悬崖的时候也不该自卑。从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的历史来看,如今华夏的世界领先地位,的确已经受到了威胁。

       最早在唐贞观九年,捏斯托留派的阿德本在长安见到了太宗李世民和宰相房玄龄,并留下建立修道院,翻译经典。然而这次交流仅仅作为交流被记录在册。蒙元时期,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基督信仰再次来到华夏,但也只是作为异文明的使者,并没能站在与华夏同等地位上进行交流。

       现在耶稣会创始人之一的圣方济各沙勿略已经因为疟疾病逝在广东外海的上川岛,未能在有生之年踏上大明的国土。耶稣会的继任者们在葡萄牙人租借的澳门落脚,距离真正进入大陆进行文化交流还有十三年。

       徐元佐在遇到理科问题头痛不已的时候,很希望能够有人带本教材过来。以他的学习能力,即便无法恢复到高考前的巅峰状态,中考水准应该还是有把握的如果只是追求个及格。冷静下来回忆了一下文艺复兴的进程,徐元佐这股热忱也就冷却了大半。在他的记忆中,数学家们的崛起距离现在还有二十年,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等领域的学者还被称为博物学者,没有严格的分野。

       唔,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伽利雷才刚刚六岁,他要再过两年才会上学启蒙,而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徐元佐的物理小识中了很遗憾,没有署他的名字。至于伽利略的学生托利彻里,那位发现了大气压的小朋友,唯一的历史任务大概就是发明气压计了徐元佐在这上面还没下手。但并不保证他能赶在大明科学家之前造出来。

       不过在生理学上,欧洲的解刨学家和画家的确已经走到了明朝人的前面,血液的小循环系统也被发现了。徐元佐在整理思路的死后,觉得可以请澳门的传教士带些人体解剖图过来,并且培养本土的解剖学者顺便把血型分类的著作权抢先署名。

       这些可都是无形资产啊

       徐元佐坐在课堂上,在纸上写下了自己需要的各种西方书籍。主要还是欧几里得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至于当今的西方著作,只能笼统地说基于古希腊文明而阐发的今人著作。这张清单将会随一个三人小组被送到澳门,呈交给耶稣会在澳门的主持神父如果徐元佐没有记错,应该是去年创立了圣辣非医院的贾内洛。

       等他写完了这份小小的清单,发现课堂上十分安静。

       徐元佐抬起头,看到李腾正在等着他。一时间,好像回到了高中化学课上看被老师抓住的时候。

       怎么徐元佐轻声问道。

       李腾道:刚刚想到一个问题。咱们已经知道磁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若是用阳极磁石铺地,再身穿阳极磁甲。人岂不是就能飞起来了

       徐元佐有些头大。

       为了尽快实施自己的巨人康复计划,最早的自然科学教育,便放在了三清观的偏殿里。学生是四个小道童,老师是道士李腾和半吊子徐元佐。这个小小课堂很难像后世那样安安稳稳上满四十五分钟的课,因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随时遇到各种问题。

       或者是想出各种问题。

       倒是很像研究生课程。

       很好的想法。徐元佐首先肯定李腾的想象力,然后在心中暗道:若是这个黑科技叫你搞出来了,磁悬浮的造假还会那么高么不管怎么说。明朝还有人把火药绑在椅子下面,想做成土火箭升空虽然最后肯定是失败的。不过也足以证明我国人民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还是很令人钦佩的。

       不过受力是否能够均衡很重要。徐元佐道:还有就是斥力的大小。如何增加斥力呢

       如何增加斥力呢李腾也问了遍。

       我要是知道还算是文科生么

       徐元佐干咳了一声,道:与其考虑这个问题,我在想另一个问题。

       请说。李腾走了过来,一个徒弟给他搬来了椅子,坐在徐元佐对面。

       磁铁发出的力,无论阴阳。显然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咱们主观臆想的吧。徐元佐道。

       李腾点了点头。

       那么由这个力生成的场,的确会影响罗经,是否说明对人也有影响徐元佐又问道。

       恐怕与风水之说颇有关系。李腾道。

       我们既然知道力是可以相互影响的,那如果切割这个力场。会发生什么事徐元佐道。

       李腾陷入了沉思。

       徐元佐看了看外面的日头,提前给出了答案:我打算用铜线圈试着切割一下磁场。如果成功,应该能够生成电流。如果成功,这就该是电学的新篇章。

       李腾对电并不陌生。在道门内部的黑科技中,电的研究并不算冷门因为雷电共生,在甲骨文中,雷字中间就是闪电。实际应用之中,便产生了避雷针铜制的高高扬起的鱼尾;或是昂起的龙头,吐出金属舌头,经过暗藏的金属线牵引到地面。武当山著名的雷火炼殿神迹,其实也是建立在对电的理解上才建成的。

       人工制造静电并不稀奇,要制造电流,这就有些意思了。

       你弄点铜丝来,我帮你做这个实验。李腾理所当然地表达了自己的兴趣说不定这东西能解开雷法的奥秘呢。说不定还能大大降低修炼雷法的门槛呢

       徐元佐很满意李腾的反应,当即答应下来。虽然磁石的品质并不怎么好,但是铜丝管够啊感谢三百年前阿拉伯人带来的掐丝珐琅器工艺,如今无论是在苏州还是杭州,或者京师,都能买到任意规格的金属丝。虽然做不到工业生产,但是工艺是绝对没问题的。

       李腾靠在椅背上,又设想了一下自己该如何完善这个实验。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产生了电流,该如何确认。

       他并不知道有一种发光体叫小灯泡,更不知道电流表之类的仪器,不过架不住他的聪明智慧,很快联想到了电流的特性。

       这玩意会打人呀

       求推荐票,求月票~

       未完待续。

       :求各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