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完特战队的训练,阎芷柔又在杨麟的团部吃了顿饭,然后才乘车离开汾阳县。

       虽然阎芷柔嘴上说要毁约,但其实,就算她打赌赢了,也会帮助中锐团宣传,拉赞助。

       因为中锐团不仅是一支英雄部队,那个男人,更是唯一撩动她心弦的人。

       阎芷柔先是返回了二战区长官部,接着又坐飞机去了重庆。

       很快,中锐团就再次霸占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由于之前各大新闻媒体已经报道过了中锐团的战斗事迹,中锐团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部队。

       所以,阎芷柔的这次撰稿与之前的报道颇有不同。

       她不再是单纯的报道中锐团的战斗事迹,更多的是报道中锐团的日常,以及中锐团所付出的牺牲。

       并呼吁爱国人士踊跃参军,捐款帮助中锐团一起抗战。

       此报道一出,各处百姓,还有各界爱国名流人士,为了支持抗战,纷纷为中锐团捐钱捐粮。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中锐团就获得了一大批援助的各种物资。

       其中,光是大米和面粉,就足足有30万斤之多,除此之外,还有50万现大洋,以及各种棉袄被服,以及其他军用物资等。

       许多老百姓,自己都揭不开锅了,依旧竭尽所能为中锐团捐各种物资。

       甚至连锅碗瓢盆都有。

       因为他们真的被中锐团的各种事迹所震撼,以及被杨麟的所作所为给感染感动到了。

       兵爱民,民自然也爱兵,军民鱼水一家亲。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热血青年,纷纷从全国各地,不远万里来投奔中锐团参军。

       目前,中锐团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3000人,达到了最巅峰时期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兵,全都抱着满腔热血,为了抗战才加入的中锐团,而不像一些人,是为了混口饭吃才参的军。

       其中一些新兵,甚至连军饷都不要,完全为了报效祖国,抗击日寇来的。

       作为来自21世纪的穿越者,杨麟深知舆论的力量,舆论,即是民心所向。

       它可以摧毁一个人,甚至是一个企业,但同时也能拯救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

       就比如鸿星尔克,明明自己都快揭不开锅了,却依旧在河南爆发水灾的时候,毫不吝啬捐赠了价值5000万的物资。

       当这件事情,被一些有心的网友发现并曝光后。

       全国网友纷纷大受感动,自发购买鸿星尔克的鞋服,不舍亦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爱国企业倒闭!

       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民心所向,你不负国、不负民,人民和国家亦不负你!

       ……

       尽管杨麟深知舆论的力量,却依旧没想到,阎芷柔的报道,会拥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和效应。

       现在,每天来中锐团报名参军的人,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杨麟已经开始为兵员太多的问题所发愁了,虽然现在中锐团刚得到军需处的补给,以及社会各界的捐赠,粮食和物资比较充足。

       但是,中锐团已经足足有3000多张嘴巴需要吃喝,随着时间的推移,嘴巴还会越来越多。

       尽管中锐团底子殷实,却也经不起这么多人的长期消耗。

       以往,中锐团因为缺少兵员,根本不管老弱病残,是个人来参军都会收下。

       甚至,还会将主意打到伪军的头上,没有兵员就去打伪军,将其俘虏过来为己所用。

       不止中锐团,其余的中国军队招募兵员也基本如此,一些军队甚至四处抓壮丁,逼迫老百姓参军。

       这不仅导致兵员素质良莠不齐,也会导致军心涣散。

       不少军国部队的战斗力之所以极为不堪,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试想一下,士兵都不是心甘情愿前来参军的,会为了军队而战斗吗?

       没有信仰,又何来战斗力?

       日军之所以战斗力强悍,不止是胜在武器装备上。

       前期的日军士兵,只招募有过军事化训练的青壮年参军,而且他们国家富裕,补给充足,士兵们都能吃饱饭。

       再加上军guo主义思想的不断洗脑,让鬼子士兵拥有畸形的信仰。

       所以,日军的兵员素质,才会远远高于中国军队。

       现如今,中锐团不同往日了,杨麟开始对征兵有了一些硬性要求。

       他想要打造的是一支精锐、不败之师,而不是一支为了胜利只能拿人命去堆的普通部队。

       这不是有条件,变高傲了,而是为手下的弟兄着想。

       而想要打造一支精锐之师与日军抗衡,首先兵员招募这一关就要进行严格筛选。

       中锐团岁数太小的不收,岁数太大的也不收。

       除了技术人才外,只招募16-40周岁的青壮年参军。

       然而,即便有这些条件,可中锐团这块金字招牌依旧挡不住广大热血爱国青年前来参军,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

       这天,杨麟正在团部谋划中锐团的未来之路,一名执勤的哨兵突然急匆匆从外面跑了进来。

       “报告团座,一名陌生男子和魏副队长在驻地门口打起来了!”

       “什么?”

       杨麟似乎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一脸疑惑的抬起头:“你说什么,魏和尚跟人在驻地门口打起来了?”

       “好家伙,老子刚给他放半天假,他就给老子惹事。”

       杨麟骂咧了两句,又问道:“魏和尚把人揍咋样了?”

       哨兵犹豫了片刻,说道:“我前来汇报的时候还在打,还没有分出胜负。”

       “还没分出胜负?有点意思!”

       杨麟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要知道,魏和尚在整个中锐团,论手上功夫,除了他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人是他的对手。

       现在这人居然和他打的不分胜负,那必然是一个练家子,而是还是一个高手。

       “走,出去看看情况。”

       杨麟大步走出了团部,向驻地门口走去。

       此时,驻地门口已经聚集了几十名中锐团的官兵,还有一些看热闹的百姓。

       他们自发分开一片场地,给中间的两人进行比斗。

       其中一人是魏和尚,还有一人比魏和尚稍微矮了半个头,但身材却极为健硕。

       他的太阳穴向外突出,一看就是练家子。

       场中的两人打得有来有回,一时竟不分胜负。

       “兄弟,揍他丫的!”

       “兄弟,我挺你,把这花和尚打趴下!”

       ……

       一次拳脚碰撞过后,二人分开。

       那名男子听到官兵们的喊话声,不仅对着魏和尚挑选道:“连你的同伴都喊我揍你,看来你的人缘不咋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