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拜了师,就要尊师重道,视师如父,师命不可违!”牧长青十分庄重严肃道。

       一番流程下来,老实讲,王显还是第一次,坐在上位,等着两个少年给他端茶,磕头。

       这感觉,嗯,还不错!

       “好了,既然拜了师,就送你们一件见面礼吧。”王显笑着道。

       “盘膝坐好。”

       两个人懵懵懂懂的照着王显所说盘膝坐好。

       王显双手按在两个人的背上,内息奔涌,然后分出两道灌入了两人的身体之中,帮助他们疏通经络。

       这两人只觉得一道热流从后背窜入自己的身体之中,不停的在自己的体内游走,所过之处,一片温热,片刻之后,面色通红,头顶之上热气蒸腾。

       一会之后,王显收功。

       “现在教授你们几句口诀,好好练习。”王显将几句简单的口诀交给了他们,然后又解释了一番。

       “再教你们一套拳,看清楚了。”

       王显就在庭院之中打了一套拳法,这是后世最基础的拳法,最基础的往往是最可靠的,这套拳法可以加速周身气血运行,有通经络,活气血,的作用,也有实战意义。

       “你们好好练习,一周左右,我会检查你们的修行进度。”王显道。

       “是,师父。”这两人毕恭毕敬道,这就进入了角色了。

       来之前,家里特意叮嘱过,千万不要因为王显年轻就轻视他,一定要恭敬对待,家里的要求是怎么对待父母就怎么对待对方,不能有半点的不恭,而且刚才王显露了一手,让他们知道这个看上去很年轻的人的确是有真本事的。

       “今天就到这里吧,我明天想去一趟东岳。”王显对牧长青道。

       “好,我安排。”

       和家中说了一下,次日他便独自启程去东岳。

       上午出发,中午到达,他拒绝了牧长青为他安排的服务人员,一个人上了东岳,他没有急着上山,而是在东岳下面转了一圈,这是他第一次来这里,远远的就望见这座天下闻名的雄山,感受到它的雄伟气势。

       不愧是五岳独尊,果然名不虚传。

       他感慨道,心中很激动,很期盼。

       希望能够在这里有所感悟。

       人家看山都是爬山登顶,俯瞰天地,他则是不同,他是来到了山下,选了一个最能欣赏整座主山地方站在那里,静静的望着这座山。

       山势雄浑、磅礴、大气。

       他就静静地立在这里,人不动,山似乎在动,在靠近,映入了他的眼中,进入了他的脑海,进入了那座山中。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沐浴在晚霞之中的山体散发着别样的意境。

       王显仍旧立在那里,仿佛痴了一般。

       一万残月上了天空,如同小船。

       夜色之下,山静了,没了白日的喧嚣。

       夜幕之下,山势更显雄浑厚重,仿佛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静静的矗立在那里,沐浴在月光之下,诉说着天地巨变,历史沧桑。

       时间静静的流淌,

       日出东方,阳光照破了黑夜。

       阳光照射之下,山仿佛一下子醒来,漫山遍野都是绿色,让人心悦。

       王显仍旧站在山下。

       日升日落,

       他这一站就是三天,

       当地四日的晨光照破了夜幕的时候,他“醒”了过来。

       嘶,乎,长舒了口气。

       活动了一下身体,一连三日,不眠不休,就站在这里观山,日观山,夜观山,精神没有太多的疲倦,只是有些饿了。

       好一座东岳啊!

       长叹息,

       然后下了山,没错,就这样下了山。

       找了个像样的饭馆,好好吃了一餐,然后休息了半日,当天下午再次来到了东岳脚下,然后抬步登山。

       东岳十八盘,

       仰视天门,盘路陡绝,似云梯倒挂。

       拔地五千丈,

       冲霄十八盘。

       这个点,爬山的人还真不多,

       王显一个人,走的也不快,时不时的看看上路两侧的风景,还那半山腰上摩崖石刻。

       于临近傍晚之时,登上了玉皇顶,这是他想起了诗圣的那首古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正应了这首古诗,真是身在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夜,他仍旧留在东岳之巅,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身穿着单衣,仰头望着天,天上,一弯月。

       万里平畴,独尊一岳。月色明朗、干净、有几分清冷。上了南天门,好似来到了“天街”,凡尘淘尽,一碧如洗。“天街”两侧,庙宇,古道,高楼,绿树,剔透玲珑,纤尘不染,全浸润在月色之中。远方,云雾飘渺,如海一般,而又扶摇直上,连接天地,游目骋怀。一片月,消融了山的险峻,树的苍凉,消融了古道沧桑,峡谷深藏。白日里,“拔地五千丈”的“十八盘”,此刻,如一条玉带,从山顶飘落,宁静柔和。

       月下,山中,万籁俱寂。

       月光遍地,树影婆娑。从山上俯视,月下松林,一派素装,高洁,雅致;从山下仰望,浓墨如泼,虚实相间,恰似一幅气势磅礴的写意画。天空的月亮也贪恋这块净土,从浩渺遥远的天庭中,竟忘情地落在那剪影似的逶迤的山脊上。走着、走着,仿佛只要紧走几步,就可以走进明镜般的月亮里去。

       东岳之上,似是真的离这天很近,触手可及。

       时光随着清冷的月光慢慢的流逝,王显在这山上静静的修行,及至清晨,天将方亮知识,他便起身,看那名闻天下的日出。

       站在山顶之,期望看到那一种特异的境界,与平原或海上不同的,初起时,天还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天地一体莽莽苍苍的。这山上劲烈的晓寒,守在山上等着观日出的人都披着棉衣,身穿着单衣却是有些鹤立鸡群太过突出了。

       “小伙子,你不冷吗?”一个约莫着六十多岁的老人上千问道。

       “还好,不是很冷。”王显笑了笑。

       “去哪里租个大衣吧,也不是很贵。”老人道。

       “没事,我抗的住,谢谢。”

       这山上却是别样的寒,只是他现在这一身的修行,早已经是寒暑不侵了,就算是站在了那雪山之上,也不会畏惧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