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国把自己的想法给吕天娇说了一下,她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赞同,只是说了一声等明天把所有的公司高层召集到一起研究一下她再下决定。其实她是被李振国胆大包天的想法给吓着了,如果她要是听到了李振国的详细计划的话,那么她有可能会疯掉。
李振国坐在那里看着吕天娇扭着xìng感的屁股离开自己的办公室,他可以肯定这个便宜的姨妈肯定是向自己的外公汇报去了。
在徐氏香港分公司的几家上市的子公司里,李振国最看重的就是那家上市的电子公司,因为他看了一下这家电子公司除了外公在美国拉来一些电子元器件的加工外,自己也开发出品一些消费类电子产品。他想把这次从恒指盈利的资金拨五亿港币注入电子上市公司,然后利用外公的身份和公司是港资的身份,收购英国的Acorn计算机公司的ARM微处理器研发部门。
他一个整天和金融打交道的人为什么会知道这个ARM微处理器的研发部门呢!那是因为他前世在金融网站上看到当时盛传苹果公司要八十亿美元收购这家ARM公司,而且上面还详细报道了苹果公司当年的投资ARM公司的失误,以至于后来要用当年投资的千倍来重新收购。
Acorn计算机公司是1982年奥地利人赫尔曼·豪瑟在剑桥创立了一家名为Acorn的电脑公司——这是一家规模不大但却发明了一些重要产品的公司,在当时被称作“英国的苹果公司”。
那是一个PC革命在全世界风起云涌的时代,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那个时代属于IBM、微软和苹果,此时,当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正在美国创建微软和苹果的时候,欧洲的技术人员还在琢磨如何参与其中。
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部纪录片加速了这一进程,这部名为《强大的微处理》(TheMightyMicro)的纪录片向电视观众介绍了电脑时代。纪录片出来之后,英国国内很快掀起了一股PC热。
当再次上演这一幕的机会来临时,一群年轻的工程师决定设计一种能够充当下一代机器的数字中枢的处理器。这种芯片基于“jīng简指令集计算”(即RISC),这是一种强调简洁和效率的方法。他们把它叫做AcornRISCMachine(后来更名为AdvancedRISCMachine),简称ARM。
这个部门设计的芯片可是未来手机的心脏。所以李振国认为只要收购了这家计算机公司,香港电子公司用不了多少年就会成为世界鼎鼎有名的电子公司。
之所以李振国有一定的把握主要是他知道此事的Acorn公司并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公司那样幸运,由于经营不善,该公司现在已陷入危机。零部件短缺危及公司运转,客户开始取消订单。现在更是已经到了要破产的边缘。
依照李振国的判断现在有可能苹果公司已经开始和他们开始谈收购ARM部门了。此事的苹果公司正在为他的Ne这家未来芯片市场的黑马,一定还会发展的更好更快。
他想要进一步的进军电子类市场的话,就必须要重组一下电子上市子公司,而且还要把电子公司旗下的工厂逐步的从香港往国内江口市转移。再有就是扩大电子公司在新加坡电子元器件工厂的规模。
之所以李振国这么看重和发展电子公司,主要是因为自近代以来,国内在科学技术上边便落后干国外,这是全方位的落后,不是在某个方面的落后,在电子科技上边尤其如此,作为电子产业基石半导体行业,国内落后于国外实在是太多,国内在晶圆厂上边,几乎是一片空白。
当然,现在说这些过早了,咱们也无从改变,但是某些东西,是我们可以改变的。近代以来,全世界涌现出无数电子类产品,从放映机、电灯、电话,到现在的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电脑、手机、数码相机诸如此类,但是,这些东西里边的最核心的部分从来就没有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作为一个曾经的各方面都世界领先的泱泱大国,不得不说,这是一件令人异常不爽的事情。
但是,现在有机会了,只要电子公司成功地收购Acorn公司,李振国觉得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让中国人唱主角的希望。什么苹果、三星、索尼的,到时候还不是要看自己这个中国人的脸sè。现在李振国想想都令人期待。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