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想要得到仙人的恩赐。

       也有多少人想要实现自己的野心,可是在如此稳定的大明局势之下。

       他们的野心根本就实现不了。

       理想很丰满。

       现实就很骨感。

       野心也要在乱世之中才有可能实现。

       而现在的大明,除了偶尔和鞑奴交战之外,大明国内的南北之地都很安宁。

       农户忙着耕种。

       工人忙着建造工程和完成工厂的生产任务。

       商人忙着经商。

       学子们在读书,研究如何考中科举。

       小孩子们则是欢快地玩儿着,大一点儿的则是帮助父母做一些事情。

       这就是现在的大明。

       他们的野心也就根本不可能实现了。

       “让洪承畴为征东大元帅,去攻打东岛?”

       崇祯皇帝不明白,好好的天下太平,为什么大明的国师,要让洪承畴去攻打东岛。

       “你不是说,这些时日,收到了山东、安徽之地的官员上报,有着东岛之地海贼前来侵袭海岸,抢劫大明的商船吗?”

       “确有此事。”

       “竟然如此,那就直接把东岛打下来,变成大明的疆土,作为大明海上的贸易市场。

       东岛之地的金山银山很多,打下东岛,对于大明而言百利而无一害。“江枫说道。

       崇祯道:“可是现在开战,对于大明的稳定而言,是有着一些影响的啊。”

       江枫低声笑道:“影响?现在连鞑奴都不是大明的对手,在炮、火覆盖之下,谁还是大明的大军的对手?

       再这样的情况之下,洪承畴、孙传庭这些人手中握着这些武、器,你就能够放心?”

       “国师的意思是,他们会……?”崇祯皇帝立即皱眉,有一些不敢相信。

       “人心是经不起测试的,就像是现在。

       从现在的布置来看,已经到了中兴的阶段,只是你忘记了,布置天下与治理天下不同,人终究是有着自己的野心的。

       我们并不能保证洪承畴就是那种忠臣,也不能保证在六十五岁之后,洪承畴会放下手中的权力。

       更不能保证在洪承畴之后,大明的大军会一直戍守边关,会忠于你、忠于大明。”

       崇祯皇帝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来,说道:“朕明白了。”

       江枫笑道:“其实对外开战,对大明还有很多好处,第一个就是可以让洪承畴这些个帅臣能够释放出来自己的野心,让他们能够使用手中的兵权,而不至于有着兵权却没有地方用。

       长期下去,他们肯定会找事情做,也会滋生出来一些情绪。

       第二个就是可以获得东岛的财富,这算得上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有了东岛,大明也就有了海上的屏障,以东岛为海上的贸易基地,完全没什么问题。

       在东岛建立海军和商船,从而分化东南郑芝龙的影响。

       第三个,也就是以后对于亲王、对于很多有功之臣,比如袁崇焕、孙传庭、洪承畴等人的封赏,就可以封赏在东岛、南洋之地。”

       崇祯皇帝再一次沉迷了一会儿。

       “我会在朝堂之上提出来,认真考虑这件事情。”

       对一国之地开战,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也不是不行。

       当年大明遭受东岛之地的海贼侵袭,要不是戚家军,大明的东方之地的边关已经失守了。

       到现在,东岛之地又再一次出现了海贼,抢劫大明的商船。

       这对于大明的国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果不是江枫提议。

       崇祯皇帝顶多也只是让人守住国门而已,并不会想到要攻占东岛。

       “东岛之人时长抢劫我大明商船,给大明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你们认为该如何处置?”

       金銮殿上,崇祯皇帝漫不经心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知道,如果提出对东岛开战,肯定会有很多大臣反对。

       只不过,既然国师说了很多好处,这东岛还是要打的,不仅仅是东岛,还要有南洋以及西洋之地等等。

       大臣们的建言,自然是派遣大军在海岸边上修筑防御工事,同时建立护送商船的战船。

       没有一个人提出来,要攻打东岛之地。

       因为中原大地的人并没有太大的侵略心理,他们只想要让中原大地的百姓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就行了。

       “你们就没有想过,可以直接攻占东岛之地吗?”崇祯皇帝沉声问道。

       整个朝堂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

       大臣们都看着崇祯皇帝。

       “国师建言,大明现在已经强大起来,有着强大的军队,是时候让番邦之人认识到大明到底有多强大了。”

       崇祯皇帝当然没有提起江枫所说的那些好处,真要是说出来,肯定会让更多的人产生怀疑,也会让洪承畴这些人直接被吓的辞官隐退了。

       大臣们听到是大明国师提出来的建言。

       一个一个本来想要提出劝阻之话,却又到了口边,被咽下去了。

       “万岁爷,大明的国威如果要通过战争来体现,那对于大明的将士们来说,便是一种不尊重。

       有战争必然会有死亡,到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向那些将士们的亲属们交代?

       如今大明已经安定下来,在开战争,对于安定会有很大影响。”

       作为新上任不久的内阁首辅,他也不得不站出来。

       大明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定,不能因为万岁爷的野心而变得不安定了。

       兵部尚书也站出来,表示现在的大明大军已经能够安定地戍守边关,如果这时候贸然开启战争,对于管理大明的大军也会有一些不利。

       而且东岛乃是海岛,大明现在也没有一个成建制的海军。

       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够和东岛开战?

       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

       崇祯皇帝却还是坚定地要攻打东岛,因为这是大明国师提出来的建言。

       肯定是可以执行的。

       至于大臣提出来的那些个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没有海军,那就建立海军。

       没有战船,那就打造战船。

       影响大军的管理,那就慢慢地调度。

       同时,袁崇焕、满桂也开始加紧了对于鞑奴的攻打。

       这是大明第一次主动开启了战火。

       并且在这之后,一直没有停歇。

       就算是崇祯皇帝之后,下一任的帝王,也坚持这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