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边疆急报。”

       一个男子面色匆匆,走进文渊阁道。

       此时的一众阁臣们这都在内阁办公,一听到这个消息都有所吃惊。

       边疆急报?

       嘉靖年间的中国边疆主要有两股子祸患,一股是南方倭寇祸患,此时徐海被灭,似乎稍有平息之像,这会儿又来急报,难不成会是北边鞑靼部的俺答汗这又开始跳脱了?

       严嵩面色严肃,接过这加急军报,读过之后这就交给次辅徐阶,感叹道:“多事之秋啊!”

       徐阶接过信件一看,可不是。

       俺答汗再次率领大军南下,直逼大同。

       “这个俺答汗,不开马市不成,开放马市也不成!他到底要我大明怎么样?”

       严嵩有些恼,说道。

       徐阶不以为然,他俺答汗要我大明怎么样?我大明天威,岂能听从这个俺答汗的?笑话。

       不过心中虽然是如此想到,嘴上徐阶自然不会这么说:“严大人莫要忧心,兵来将挡就是了,这个俺答汗和我大明还打的少了吗?”

       “可……”

       严嵩面有难色:“我大明无人啊!”

       “呵呵。”袁炜捋着胡子笑道:“严大人又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大明人才济济,岂能让这个俺答汗吓得两股战战不成?

       瞅着严嵩那股子内硬外软的样子就让人烦气!

       “前几年仇鸾这才新败这个俺答汗,如今大同府怕是人心惶惶的,哪里能战?”

       严嵩不由有些担忧。

       仇鸾是之前的大同总兵官,封咸宁侯,不过这人贪财是把好手,打仗就不见得了,最后也是因为战败加上贪财被嘉靖下令斩首。

       “这……”严嵩一言让袁炜也有些害怕了。

       俺答汗毕竟不是纸糊的,而且蒙古人终日在草原上骑马牧羊,马术精湛,性情也彪悍,加上此时的明军已经不复当年永乐之勇,所以说到战事总有些让人心里没底。

       “唉……”

       严嵩叹口气,很有些无奈:“要不再开放马市?”

       打仗都讲究师出有名,这个俺答汗屡次出击大明的理由就是要求明廷通商互市。

       蒙古人终日在草原上牧马放羊,所以他们的手里只有牛马。

       物资短缺的时候有时候连铁锅都没有!

       所以他们迫切的就想和朝廷互市。

       朝廷自然是不愿意的,怕是皇帝心里宁愿去开放海禁都不愿意开放这马市!

       大明和蒙古自立国以来一直交恶,双方时不时的这就会发生战争,哪里还有什么情谊可言?

       既然如今俺答汗如今又要开放互市,就跟他们通商就是了嘛,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严嵩心里寻思道。

       严嵩这等人每天心里寻思的就是安定。

       不管对内对外,一切以稳当为主。

       就算是外敌来侵,如果能使唤点银子解决,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的奉上,别打仗就成。

       徐阶道:“马市这才刚遭破坏,如何能再开马市?”

       虽说这个俺答汗嘴上说只要朝廷开放马市这就跟大明和平共处,不过蒙古人似乎骨子里就是欢喜战争的。

       能用抢的,他们就绝不用生意!

       先前杨继盛同那仇鸾交恶就是因为这开放马市的事儿。

       仇鸾这人不懂兵事,自然也害怕战事,当初俺答汗来攻击大同的时候这人这就跟嘉靖提出开放马市,还陈列了一大堆的理由。

       严嵩这人也是个软骨头,加上与那仇鸾是一伙,这也极力怂恿嘉靖开放马市。

       不过杨继盛极力反对,可毕竟人微言轻,朝廷最终还是同那俺答汗开放了马市。

       可是事情最终没有出乎这杨继盛的意料。

       仅一年,马市这就遭到破坏!

       由此,鞑靼和大明再次交恶,自嘉靖三十一年以来,好几年的光景,一直兵戎相见,毫不停歇。

       这不,如今俺答汗这又来袭扰大明的大同府!

       “这可如何是好?”

       一听徐阶反对开放马市,严嵩一寻思倒也是这么个理儿,开放马市的建议这才刚失败几年,若是这会儿再去跟圣上说什么开放马市,估计都会惹得圣上龙颜大怒。

       由此严嵩不免有些发急,心中颇有点无可奈何:“可莫要重蹈了庚戌年的覆辙啊!”

       庚戌年是明朝永久的痛,那痛怕是仅仅次于土木堡了!

       试想一下,京师戒严,大明任由俺答汗的兵马在京畿地区自由劫掠八天!

       大明的脸面何存?大明的威名何在?

       说到这事儿,徐阶就感觉心里不由自主的气愤。

       这庚戌之变难不成不是你严嵩造成的?

       国难思良将啊!

       嘉靖二十九年的时候俺答汗进犯大同,可是时任大同总兵的仇鸾竟然贿赂俺答汗,让他劫掠别地!

       结果俺答汗从古北口攻入京畿地区!

       这个档儿严嵩又示意众将领莫轻举妄动,由此这股子蒙古盗匪随意的在京畿地区烧杀抢掠八日这才又从古北口北还!

       大明是个婊-子吗?什么人都能用?

       这个严嵩搞得整个朝堂都是乌烟瘴气的,重用的都是仇鸾这般人,一丘之貉!

       不过徐阶毕竟是徐阶,纵使心里已经骂你严嵩一千次一万次了,这人脸上仍旧状若平常:“大同府不得丢,严令大同总兵死守就是!”

       当下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这么做了。

       眼下边疆防御空虚,大明早就不能像永乐年间那般动不动就北征蒙古了,既然如此,那就死守呗。

       况且,俺答汗兵临的,可是大同!

       任何一个大明子民都知道大同的战略地位。

       王守仁就曾说过,大明一共只有四个战略要地,宣抚、大同、蓟州、辽东。

       颇懂兵事的王阳明都如此认为,自然可见这大同的重要性。

       大同地处三晋之地,是为大明北方门户,若是大同丢失,蒙古兵可长驱直入,朝发夕至,兵锋直抵京师!

       毫不夸张的说,若是大同丢失,京师就是直接暴露在蒙古人的马蹄之下!

       所以不管如何,大明一定要守住大明!

       严嵩有些心里没底,背起双手:“既然如此,那你拟份折子出来吧。”

       严嵩说道。

       既然躲不过,那就打呗。

       “杨博此人精通兵事,依我看来,可督战大同!”

       徐阶道。

       严嵩恍然大悟。

       不错,徐子升看人的眼光的确很贼!儿子严世蕃就说过这个杨博是天下三大奇才之一!

       严嵩心里不由道,这也说道:“成,就这么办,拟个折子出来,送到西苑去!责成兵部督办。”

       很快,折子这就拟好,送到西苑,等圣上裁决。

       当然,要是圣上没空管,那内阁这边,就由严嵩做主呗,谁让他是首辅呢?

       此时的大明已经有些羸弱,做事颇有点拆东墙补西墙的意思了,反正哪里有祸患就处理哪里,很有点应接不暇的感觉。

       走下坡路的朝代大都如此,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很快,这个唤作杨博的名臣这就领了任务,去那大同督战。

       也是嘉靖颇为信任这个杨博,所以一切事务说来都是顺风顺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波澜。

       在大明你想做点事业很难。

       真的很难。

       你得有能力,还得上头有大佬罩着,或者是内阁中有人,或者是得皇帝青睐。

       这些条件具备了以后你办事出色这才能换来一时名声。

       否则国家大事,这般严肃,谁人会信得过你?

       出了文渊阁,徐阶心中不由暗叹:北疆无人啊!

       此时江南抗倭虽说不至于群星云集、将星荟萃,不过还是有些能打仗的将领的。

       像是戚继光、俞大猷都是老将,素有威名,就是新晋升的李卫国等这些也都是好手,手中都有些耀眼的战绩。

       可是北疆呢?

       如果说对大明这倭寇不过是疥癣之疾的话,那北疆的蒙古才正经八百是虎视眈眈呢。

       大明当初就是从蒙古人的手里夺过了天下,自立国以来双方也一直都在征战,规模动不动就是几万十几万的规模!

       可说大明的安危就系于这北疆形势!

       可北疆如今竟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良将!

       徐阶感到有些心痛。

       正是因为北疆的重要性,所以像是宣抚、大同总兵官之类的封疆大吏都是掐在严嵩等人的手里。

       严家父子一心只想着捞钱,谁送的银子多谁就是大官儿,人家管你是不是什么人才?

       当初庚戌之变这么大的事儿,鞑靼部的兵马直接打到了京畿地区!这可是明朝的心脏地带!

       对此严嵩等人这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是呢,严嵩事后杀了丁汝夔这就了事了,就跟没他事儿一样!

       敢问若不是这个严嵩举荐的大同总兵官仇鸾畏战,贿赂俺答汗;若不是严嵩指示丁汝夔坚守不出,那鞑靼兵马又如何能在京畿地区如此嚣张?

       真是丢尽了大明的脸面!

       若是有朝一日自己能入主内阁,一定要在北疆安放几个厉害将领!

       徐阶心里暗道,为此这人又想到了李卫国。

       这个小子看似其貌不扬的,可总能一鸣惊人,你说要是把这人安放到北疆,会不会有什么惊喜发生?

       徐阶忽然一笑,自己怎么也跟这个小孩子较真了?

       也真是,这人不过是打了一两场胜仗,还都是在江南,如何又能对付得了蒙古的虎狼之师?

       甩了甩脑袋,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想法甩出去,徐阶这又回了文渊阁端坐,今日,自己当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