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啊!……”

       这是一次在海上的厮杀。

       准确来说甚至连厮杀都说不上,充其量不过是一次抢劫。

       海上正在跑着几条商船,恰巧被徐海手底下的海盗们寻摸到了。

       这几个海盗都是倭寇,身穿日本服装,手里也都是抓着野太刀之类的日本兵器,瞅着商船这也没有客气,直接靠了上去。

       抢劫对于这些人来说是轻车熟路。

       都是资深海盗,抢劫那是家常便饭,遇船不抢那才叫消极怠工呢。

       海船迅速朝那几条商船靠了过去。

       商船上的人们挥舞旗帜,大声的似乎在说着什么。

       不过海上风浪那么大,又如何能听到你说啥?况且这群海盗都是一群来自日本的二杆子,根本也听不懂你的中国话。

       海船迅速朝商船靠近,并不因为商船上的人们嘶吼这就停止。

       近了,倭寇操持起脚下的海船早就轻车熟路了,没多久,这就将这几条商船围的死死的,有如铁桶一般。

       咔嚓……

       熟悉的声音,倭寇海船上的抓钩这就抓到了这条商船上。

       一条抓钩得手,其他的抓钩这也有样学样,全都齐落落的朝这商船招呼起来。

       没多久,几条大铁链子这就狠狠的抓靠在商船上。

       拉动铁索,商船就不由自主朝倭寇的海船靠拢。

       一切都是那么轻车熟路,一切都是那么稀松平常。

       倭寇纵横海上的档儿,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似乎一点都不奇怪。

       控制住了几条商船,倭寇这就嘴里叽里咕噜的喊着他们的语言朝这商船上杀了过来。

       杀人越货嘛。

       商船算不上多大,水手也不是很多,没多久,这群二杆子这就几乎杀光了商船上的水手和商人,开始搬弄东西。

       倭寇大笑,满载而归。

       船是他们的了,货物也是他们的了,船上的女人也是他们的了。

       这在他们看来稀松平常。

       可是今天,却并不是如此!

       以往或许这股子倭寇抢的商船、海船无数,被杀死抛石大海的人也数不胜数,这些人本来干的就是亡命天涯的行当嘛,也不稀奇。

       在他们看来海上的船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只要碰见了船,那就得抢!

       可这群二杆子似乎没有认识到一个道理——海上有几条船是不能抢的!

       想那徐海说来也是个枭雄,几乎是海上的霸主,但也只是几乎。

       海上有些船他是不能抢的,就比如,汪老板的船。

       汪直发家比徐海早,势力也远比徐海大。

       当初徐海就是在汪直手下打工的,只是后来这才分裂了。

       可是纵使如此,摄于汪直的势力,海上汪老板的船一般徐海是不敢去抢的。

       可是今天,却被这几个二杆子倭寇破了戒!

       商船在被攻下的时候船上的水手们不止一次的在大声呼喊说自己是汪老板的人,可这群倭寇连日本话都说不利索,哪里会说中国话?

       二杆子看来自己不过是干了和平时一样的活计,可是今日,他们闯了大祸了。

       得罪了汪老板!

       汪直是这个时代的海上霸主,得罪了汪老板,岂会有你的好果子吃?

       历史仍旧在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着。

       历史上汪直也正是因此和徐海结怨,这件事儿,也直接的加速了徐海的灭亡!

       ……

       汪直不出意外的大怒,将徐海将要登陆进攻的地方告诉了胡宗宪。

       那地点,正是乍浦!

       拿到信的胡宗宪惊呆了。

       “看看吧,这是汪直的来信。”

       胡宗宪随手将信件递给了徐渭。

       “这汪直怎么这么上道儿了?”

       徐渭看了信也是吃了一惊。

       前些日子汪直一直对朝廷虚与委蛇,怎么如今这么配合了?竟然还告知徐海的动向?

       难不成其中有诈?

       “可信不?”会不会是汪直和徐海联手?

       这是徐渭最不想看到的,也是胡宗宪最不想看到的。

       “不会。”胡宗宪恢复平静,笑道:“夏正告诉我了,原因是因为徐海的人抢了汪老板的船,汪直大怒,两人由此交恶。”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徐渭好一顿惊喜。

       这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简直是自抗倭以来最好的一个消息了。

       如今汪直提供了徐海的作战路线和作战计划,两人因此也是成了死对头,自己正好可以铺下天罗地网,将这个徐海一网打尽!

       此次徐海出动的,可几乎是他的全部主力。

       这要是能成,简直可以一战定徐海!

       胡宗宪心里也是好一顿的惊喜:“下令,部署兵马,朝那乍浦去!”

       先前李卫国的计划颇为大胆,他要做孤胆英雄。

       可如今自己得到了这么重要的一个情报,自然是要大举对乍浦用兵的。

       “传令下去,要卫所兵马以及来援之军,采取一切办法,向乍浦靠拢;还有,命令咱们的水师也日夜兼程,去那乍浦!

       我们要在乍浦,打一场打仗!”

       胡宗宪的部署开始了。

       当下正是最重要的时刻,若是此阵能够得手,想那徐海定是一蹶不振。

       困扰朝廷这么久的徐海一路倭寇,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

       到处都是忙忙碌碌,各地的明军接到命令之后这都朝那乍浦运动,接下来就要有打仗要打了。

       水师的船已经备好粮食、淡水,这也朝那乍浦去。

       所有的明军如今都向那乍浦运动,誓要将那乍浦围成铁桶,誓要消灭徐海这股倭寇!

       ……

       “李大人,不出所料,大军已经开始朝乍浦方向运动了!”

       一个商人打扮的男子朝李卫国报告的。

       如今李卫国的商队简直可以跑到大明的任何地方,起码浙-江一地绝少能有什么事情能瞒过这小子。

       想在这个世界混,自然是要有点耳目的。

       有些消息是从来往商队那里买,有的就靠自己人去打听。

       方才说话这人是李卫国的众多耳目之一,这人平时跑马,没事儿就给李卫国提供点消息赚点银钱,算是外快。

       “四面八方都有,包括大明的水师,如今都在朝乍浦方向靠拢。”

       “嗯,知道了。”李卫国道,当下的历史仍旧在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自己并未改变什么。

       “吩咐咱们的水手,要他们也时刻准备着。”李卫国道。

       ……

       这次徐海是倾巢出动,胡宗宪也是下了血本。

       可是最后的结果有点不尽人意。

       徐海尽管进了圈套,可明军仍旧没有办法消灭他!

       也就是经过这一战,胡宗宪真正领教到了徐海的厉害。

       后续的战斗过程非常惨烈,不管是明军步兵还是水师打的都算拼命,可最后仍旧未能奈他徐海如何。

       徐海损失惨重,也是经过此战不久这就投降,可是明军却始终没能在海上消灭徐海!

       后世对明朝抗倭斗争最为惋惜的就是明朝没有能因此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

       光靠陆地上的查漏补缺很难完全消灭倭寇,可要是有一支强大的水师那就不一样了。

       因为过于依赖海禁,明朝这会儿的水师早就荒废。

       当初太祖立国的时候对抗陈友谅、方国珍等人,朱元璋也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水师队伍,后来经过成祖的发展,大明的水师更是空前的强大。

       就连后世都惊叹郑和出海的那条宝船是如此壮观。

       可是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此时的明朝已经开始烂到骨子里,水师早就不堪一击了。

       也是因为如此,明代的抗倭才进行的这么艰难!

       当下这次乍浦战役胡宗宪也是吃了这么个亏,明军的水师不堪一击,虽说明军大军来此,可最后战的却是不尽人意,最后还是依靠俞大猷的大军前来救援这才解了胡宗宪的燃眉之急!

       李卫国是重生者,走在这些人的前头,所以他早就组建了水师。

       说来好笑,李卫国是浙江道监察御史,如今巡按桐乡,如何来权力制造船只,配枪配炮?

       可是因为长时间同汪直做生意,要是没点防御的手段,商人们也不放心自己的船只就这么无遮无拦的漂在海上。

       尤其当下倭寇还如此猖獗!

       由此李卫国这就建议由这些商人出资入股,建造一些海船出来。

       桐乡拿的银子多,李卫国算是大股东,由此这些船只平日运货,你我分利,战时,这便用作战船!

       或许这回在乍浦,桐乡还会惊艳一把呢。

       李卫国暗笑。

       如今的徐海正着急忙慌的往乍浦进军,得了消息的胡宗宪就在部署乍浦的防御,而李卫国呢,如今就忙着自己的查漏补缺工作。

       可说三帮人,都没闲着的,一个个都是忙的焦头烂额。

       “大人,咱们的船已经准备好了,只等大人一声令下!”

       借助和汪直等人的海上贸易,如今桐乡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就积攒起了巨大的财富,甚至让李卫国都有些咋舌!

       封建中国就像是在不断积攒的一口油井,万一哪天开了地皮,石油就会滚滚冒出!

       当下的桐乡就是这么个情况。

       桐乡本就富庶,如今这又借了李卫国贸易的东风,银钱简直都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了过来!赚银子赚的那叫一个痛快。

       否则李卫国哪里有那么多的银钱招兵买马?

       卧薪尝胆了这么久,如今正是三千越甲吞吴的时候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