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澜峰离开邵龙镇后,也没有急着回山。

       走在县城的街道上,忽然一股诱人的香味,传了过来,赵澜峰好奇的闻着香味走了过去,左转右转,却见一个小巷子路边搭着一个棚子。

       棚子上挂着一块招牌王记面摊!

       赵澜峰笑了笑,闻着味道怪馋人的,王记的卤面和杂碎倒也十分美味,或者说这更类似一种家乡的味道,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赵澜峰无疑是第一次吃到前世的味道。

       赵澜峰吃完这一顿,付了面钱和煮面的王老头寒暄几句后就起身前往城隍庙了。

       庙外楼的店伙计换了两个,但店掌柜的这种生意人还是细瞧几眼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见过这位先生,却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见过。

       这倒不是掌柜的记忆不行,而是只要赵澜峰不想主动展露真容的情况下,普通人见到赵澜峰只会觉得这个人很特殊,但是只要转眼在想就根本想不起赵澜峰具体模样。

       赵澜峰坐在店内,等着刘老二的时候就见一个仙风道骨模样的人走了进来。

       打了二斤花雕,买了一些小菜便匆匆离去。

       等男人走出庙外楼的时候,才有楼中的年轻新伙计疑惑这问掌柜一句。

       “掌柜的,方才那个先生是什么来头,您这么热情?”

       掌柜的转头看看店内伙计,还没说话,就有边上的食客先开口了,这人刚刚也和那位先生寒暄过几句。

       “他就是以前住在听雨轩的张老先生,你小子不是也听过那故事吗,枣树一夜结果以送先生的故事。”

       “啊?真有这人啊!”

       “呵呵呵。。。。”

       柜台内的掌柜笑着摇摇头,那食客则乐了。

       “哟,小二哥原来并不信那回事啊?合着我当初说自己尝过那四月枣你当我也在骗你?”

       “那哪能啊哈哈。。。。”

       店伙计含糊一句搪塞过去,赶忙拿着毛巾去别处收拾桌子去了。

       反倒是点掌柜感慨了一句。

       “今天有来上早香的香客和我说,天牛坊那边满坊飘香,枣花香味都散到周边各坊和沿街铺子去了,原来是张先生回来了!”

       刚刚调侃店伙计的食客闻言一惊。

       “真有此事?”

       “嗯,想必确有此事!”

       。。。。。。。。。

       赵澜峰听着旁边客人的议论,倒也对刚才哪位神神秘秘的张先生产生了一丝兴趣。

       赵澜峰正坐着,此时的刘老二化作一个平凡的老人进来,朝着赵澜峰微微一拱手。

       赵澜峰笑了笑,示意刘老二自己坐。

       赵澜峰跟刘老二交代了一下要注意一下最近武威县内的动静。

       然后又闲聊了一下最近的奇闻异事。

       “你知道刚才这些人口中的张先生是怎么回事吗?”

       赵澜峰笑着问到。

       刘老二将自己知道的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

       傍晚,县中学塾下课,李青领头向夫子行礼之后,学生们就纷纷散去,李青也脚步轻快的往家赶。

       如今李青按这个世界普遍以虚岁算年龄来说已经十八,从孩子长成少年又从少年长成了一个小伙子了,以李青的学识和聪慧,随时可以去大书院进修读书。

       李青在人前表现读书人的稳重殷勤,只要到人少的巷子等处就跑得飞快,一路回到天越坊都没怎么喘大气。

       一到天越坊就再一次闻到了那股花香。

       “啊,香味还在,不是假的,我去看看大枣树。”

       到了天越坊后半段,李青也满怀期待的就这么走向听雨楼,在拐过那个巷口的时候,忽然发现听雨楼的院门好像开着。

       “咦!门开着?”

       李青诧异一声,心中暗道。

       “会不会进贼了?”

       可是转念一想不对啊!

       “贼直接翻墙就行了,用得着开大门吗?再说那里有大枣树在呢。”

       李青思索间加快了脚步,心中莫名有种期待感产生。

       待到行至听雨楼院门外,朝里望去见到一个男子正坐在石桌前看书,桌上还摆了一些庙外楼的糕点。

       “张先生!”

       李青惊喜的叫了一声。

       张先生放下书册同尹青笑了笑,指了指桌上的点心,示意他进来吧。

       “进来吧,庙外楼的点心我一个人可吃不完。”

       李青欢呼一声就跑进了院里,坐到石桌前嘴就停不下来了,边吃边和张先生叽叽喳喳聊了起来。

       李青一开始有些拘谨,也不敢多说,直到张先生主动朝他攀谈才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一些趣事。

       当天晚上,李青睡着之后,赵澜峰却来到了听雨楼外,在墙边轻轻一跃就跳入了院中。

       张先生此时还没休息,就坐在院中石桌上拿着一根玉签以手点画着什么,算是在修改着什么。

       “张先生!”

       “嗯?”

       张先生没转头看赵澜峰,依旧比划着玉签。

       “坐吧!”

       张先生没有抬头只是说到。

       赵澜峰应了一声,便坐在了石桌前,看着张先生。

       “哦。”

       赵澜峰抬头小心的看看张先生的没什么的面部表情。

       一直等了许久,这张先生才放下手中的玉签看向赵澜峰。

       “认出来了?”

       张先生转头看看他笑了笑。

       “认出来了!。”

       赵澜峰抱拳冲张先生作了个揖,然后这才恭敬的回答道。

       “既然认出来了,以后就多来串串门,老道士有时候一个人也无聊!”

       张老道笑着说到。

       赵澜峰看着张老道,无奈的点了点头。

       只是心中的疑惑更多,想问却又不知道从哪里问起。

       “行了,该你知道的时候你会知道的,专心完成你自己现在的事吧!你的时间不多了!”张老道看了看满面疑惑的赵澜峰,笑着说到。

       赵澜峰听了,知道自己再多问也是假的,这老道士啥都不会说的。

       便跳出了院墙,朝着太曦山飞去。

       夜晚的星空下,一道人影划过天际,一路直向太曦山山,一刻多钟就到达山顶,落在了天地观中。

       大约两个时辰之后,太曦山山腰的寒潭底下传出一阵猛烈的虎啸。

       “嗷吼。。。。”整个水面波涛汹涌,翻起阵阵浪花。

       一时间水面被一分为二,一头蛟拖着一只猛虎从寒潭底飞奔而出。

       黑暗中一双绿油油的虎目放出摄人心魄的幽光。

       “你说的那位老道士回来了?”

       “嗯嗯嗯!”

       青蛟赶忙点头应声。

       “砰。。。砰。。砰。。砰。。。”

       庞大的虎躯在寒潭边走动,脚下所垫的松软干草被踩出一阵阵响声,显示出一种激动和淡淡的急躁。

       “青蛟兄,你说我该不该主动上去拜访一下这位老神仙?”

       “砰。。。砰。。。砰。。砰。。。”

       猛虎沉重的身体踩在地面就像是踩在青蛟的心头一样,青蛟看的都有点眼花。

       实际上现在青蛟心里感到了一种古怪有趣感,太曦山山中最恐怖的妖王这会的样子可从来没见过。

       猛虎扭头摆尾的,嘴里不断嘀咕。

       “你想去就去,不想去就别去呗,这里也是我的地盘,你是我的好友,你慌什么?”青蛟笑着问到。

       “你不懂,你不懂,你不知道他到底是。。。。”

       突然猛虎转头盯着青蛟,令正在偷笑的青蛟一下都严肃起来了,以为自己偷笑这位好友被发现了。

       “呃。。那个。。。。”

       “你。。。。吼。。。。”

       猛虎一急躁就又是咆哮一声,但吼声后面却并无多少怒意,反而激动的身子也有些缓和下来。

       “哎。。。我想上去拜访一下,但是我怕。。。”

       这稍显没落的声音才落下,早已飞在高空之上的赵澜峰就些忍不住笑了。

       “长久不见,青蛟兄别来无恙啊?”

       赵澜峰的声音从九天之上传了下来,令潭边的青蛟和猛虎皆是一愣,随后就是一阵强烈的惊喜,前者惊多一些,后者喜多一些。

       刷。。。。

       一道庞大的黑影越起,在月色下显现一只比寻常老虎大两倍的吊睛猛虎。

       猛虎跃上巨石就看到了一道清圣身影从九天之上缓缓落地,顿时并拢后肢支撑前躯离开地面,前肢左掌压右掌,将爪子隐藏在肉垫中,没有长袖就以虎毛覆盖爪面,举爪加额而拜。

       “小妖虎九,拜见老神仙!”

       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行礼虽然也有作揖,可其实都简化了,而虎九明明是一只大猛虎,但从躬身角度到行礼姿态,都是最为标准的长揖礼,一般只在书院学生见夫子或者弟子见恩师时才如此郑重。

       赵澜峰初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日常礼仪什么的了解的不够清楚,现在也只好接受了。

       “妖王快快请起,赵某可没教过你什么,受不得你这大礼,受之有愧啊!”

       “先生当年指点恩同再造,怎能言没教过什么,如今我修行时有精进,灵台更愈发清澈通明,先生便是看不上我这虎妖,此礼与我而言却不能省。”

       猛虎拜完不忘齐眉收爪,整个礼节一丝不苟。

       赵澜峰口上劝着猛虎精,但身子却没动,站在那里受了这一礼,也是令虎九心中窃喜。

       “好,既然如此,今日我又兴致尚可,就给你讲讲妖类修行之精要,青蛟也一起来吧!”

       虎九一双虎目幽光大盛,心中窃喜在这一刻化为狂喜,他明白老神仙这句话的意义,重若千钧。

       至于跳出洞穴的赤狐,心中还在纠结着自己教“胡云”,却没胆子去纠正赵澜峰的。

       胡云跳出洞穴,一条大尾巴在背后展开甩动,他得看出陆山君那抑制不住的喜意,却还不太理解那是为什么。

       赵澜峰看了赤狐一眼又看看这只体格庞大的吊睛猛虎。

       “走吧,找个合适的地方,你这洞穴太昏暗了,洞外树丛也太茂密,还是不够敞亮。”

       赵澜峰足底一点,整个人形同缩地一般朝前跃去,猛虎和赤狐则连忙跟上,并有山风相随。

       陆山君在快步跳跃着跟随赵澜峰离开时,还回头望了望自己的洞穴,隐藏在林中阴影下的黑色洞窟,即便有星月之光照射下来,透过茂密树干也只剩下斑驳。

       ‘先生是以洞窟代我心境?离昏暗之穴,而心怀敞亮!’

       刚才赵澜峰那简单的几句话,却令陆山君灵台放清,一身虎毛都好似有灵光透出,一种‘老神仙就是前来为我领路’的感觉在猛虎精心中滋生。

       走在前头的赵澜峰都有感侧目,他不清楚身后虎九所想,只是觉得这猛虎精果然资质非凡,在妖类中绝对能算得上出类拔萃,至少比后面那只赤狐强多了。

       赵澜峰并非漫无目的的在山中走,来时就在天上看到了一处合适的地方,在山中穿行一刻多钟就到达了那里。

       那是一块椭圆形的山石,大约三丈见方,横卧在一处周围树木零星的山脊上,好似一块大号的鹅卵石。

       走到大石前,赵澜峰轻轻一跃就跳到上面,其后猛虎和青蛟一相继跟上。

       此时月色正好,星光正盛,在这人迹罕至的太曦山深山老林之中,巨石被照射得如月色般皎白。

       一人一虎一蛟在巨石上坐下。

       这在胡云看来并没有觉得什么,但给予陆山君的则是心中产生一种神圣的仪式感,皎白月台,与师同坐,聆听教诲。

       。赵澜峰多少也有些回应虎九那份恭敬的意思,这猛虎精处处以最严谨礼节相待,难得的是那份可鉴的诚心,在见到自己后气相变化也越发清明。

       “你等都是山中动物开窍生智,胡云初涉修行之机,虽有灵韵尚不知修行之艰,虎九自炼化横骨后百余载艰辛,算上虎生成长至此蹉跎近两百载,已算是知晓求道之苦。”

       赵澜峰坐姿并不正,单手斜撑身体,右手到头顶将墨玉簪子拔开,一头长发如瀑随风而荡,在月光中镀上一层荧光。

       举手将墨色玉簪至于月光下,苍目、玉簪、明月三者连成一线,隐约间,能见当初那粗胚的墨玉簪已经透着流光。

       “近朱者赤,近道者灵!妖类也好,人族也罢,修行修仙谓何?”

       。这一刻赵澜峰道蕴深长,侧目的视线令虎九和青蛟不敢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