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管家道:“老板,已统计完成,生成了报表,权限范围内能使用的运算资源总量为6744万亿次。丫丫电子书丫丫电子书”

       “不影响正常实验项目可调用的运算资源为5600万亿次。”

       “详情请老板看报表。”

       苏小木看向电脑屏幕,上面已经打印出了经由实验管家统计的报表。

       比实验管家语音播报的内容要详细很多。

       具体到运算资源的分布情况,可以调用的情况。

       也包括正在运行的实验项目。

       苏小木在五月份离开国内的时候,有让实验管家开始一项长期的实验,关于安卓操作系统替代品的。

       目前实验依旧在继续中。

       不过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需要别舍弃了。

       经历过‘智能机器人’项目;

       再加上垃圾系统给出来的【算法程序设计与生物科学与智能】资料内容;

       苏小木现在的眼光与当初有了一定的区别。

       不过这次回国,苏小木没打算重新设计想要开发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框架,时间上和知识积累上,都不够。

       “停止安卓操作系统项目的测试,输出实验结果。”

       苏小木吩咐完成后,实验管家便开始了处理流程。

       长达一个半月之久的无限测试,自然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实验结果,哪怕是实验管家调用了超算资源来处理,也需要一定的传输时间。

       苏小木也没管这个。

       他这次需要大量运算资源的主要目的是

       升级人工智障。

       具体来说,在精简现有算法框架的情况,还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算法框架模块。

       比如生物科学支线的备用框架。

       “虽然现在不是最合适的时候,不过锻炼锻炼脑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苏小木小声说道。

       事实上,在明知道绝对还有后续知识资料的情况下,苏小木现在进行升级,的确不是合适的时候。

       站在上帝视角上来看的话,会有人说一句,浪费人力物力。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

       苏小木不是生而知之的人。

       系统给苏小木的是知识资料,并且是需要苏小木继续整理、融会贯通的知识资料。

       所以,不管之后有多少份知识资料,苏小木如果不能对现有的知识进行一个整合输出的话,怕是会更加混乱。

       按照某些神经科学、脑域研究者的说法,人的脑域容纳度是有限的。

       也可以理解为,在尚未理解某些知识资料的时候,再进行知识学习,会造成大脑‘爆炸’。

       本来就是既定的计划,苏小木也没什么好犹豫的。

       “好在一开始就考虑到了升级的需求,可以单个模块单个模块的进行升级尝试……”

       “先停止实验管家模块的所有服务……”

       苏小木在进行这个手动操作的时候,脑洞大开:“我是不是可以在新的算法框架中,加入更多的操作属性?”

       比如……

       加个自己关闭自己。

       比如……

       加个多线程。

       这些都是能够提高实验效率的优化选项。

       更直接一点的说,具体到生活管家模块,能够同时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比如苏小木、苏荷、万黛仨人在几乎相同的时候想吩咐不一样的事情,交由生活管家同时处理?

       这是绝对可以用得上的实际应用场景。

       “这样一来就不能单模块来了,直接全部停止,然后重新改写核心算法得了……”

       苏小木说干就干,干脆就把人工智障晾在了一旁。

       拿出了纸和笔,开始写写画画。

       这是良久以来的习惯。

       相较于其它的方式,直接用手写,更能触发苏小木的思维。

       笔尖唰唰的声音下。

       夜色渐深……

       …………

       …………

       美利坚麻省

       从早间新闻时段开始,无数受邀远道而来的教授们就变得非常忙碌。

       原本哈佛大学跟远道而来的斯坦福大学的观摩团计划行程只有五天,因为格罗兹跟李飞飞教授的因素,延长了几天。

       也因为托马索教授身为东道主兼邀请人,以及将这次‘会议’的地点放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缘故。

       麻省理工学院这几天较为热闹。

       与忙碌。

       此时,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托马索教授与十数位教授共聚一堂。

       有原本就是csail的教授。

       也有其它地方来的教授。

       硬要划分的话,全是友军,大多数是托马索的学生。

       “教授,时间上已经差不多了,您的打算是怎样?”有人望向托马索,笑着问道。

       托马索左右看了看格罗兹跟李飞飞。

       “其实随时可以让更多的同行来观摩,只不过之前没有完全准备好。”

       “我想,包括你们在内,都对我的做法有些不解对吧?”

       名叫戴维森的年轻博士,在人工智能领域卓有成就,还掌管着某家利润不错的公司。

       听到托马索教授发问,沉吟片刻道:“您说得对,我们确实有一点点不解。”

       “主要是我们听说,您力挺的那位来自中国的年轻学生,已经于4日离开了麻省回国了,我们不得不对他的勇气表示一定的质疑。”

       托马索笑了笑:“如果我说,这件事情从苏离开前,我都没跟他商量过呢?”

       “掀起现今的这场风波,都是我的擅自主张呢?”

       这话一出,满座登时一愣。

       这跟他们了解的有很大的出入。

       他们以为是因为苏小木的优秀,以及主导了托马索教授实验的缘故,托马索才会迫于某些因素,替苏小木站台。

       “怎么会?”

       “教授您怎么会擅自主张?”

       “……”

       托马索摆了摆手:“甚至苏离开麻省的时间,还是我特地安排的。”

       “为得就是让他恰到好处的离开。”

       “事实上,苏在跟我们交流的时候,有明确表示过,他的想法有一定的危险度,他甚至并未想过,我们会对外公开。”

       “另外,我也明白苏的想法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所以,你们懂我的意思了吗?”

       场间沉默了片刻,接着大多数人都明白了托马索的意思。

       托马索没有一定要将苏小木推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但推波助澜的原因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同行过来。

       一块商量。

       思维碰撞下,很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出于某种保护苏小木的目的,让苏小木远离旋涡,是比较可行的选择……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