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石空间城的核心舱段检测验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工的。
范元白打起了十二分的心思,有些虔诚地检测起这个宝贝起来。
之前他还问顾松推进器的问题,现在哪还用担心这些?明显早有计划!
想起理论当中的图景,他知道当年是搭上了不起的大船了!
如果知道老板能种太阳,世界何止会乱了套?
谨慎是有道理的!低调!保密!
休息的时候,范元白就一遍遍地留意并分析起顾松在技术之外的动作,然后由衷的感叹:牛逼!老板在搞大事!
赵鸿涛觉得范元白突然变得有些神神叨叨的了,每天脸上的表情让人有点害怕,提到老板的时候两眼冒出炽热的光芒。
妈的,在太空待久了吗这是?
……
赶在春节前,燧石空间城的核心舱段检测验收才完成。
按照计划,留了一组人开始值守,就像装修队一样安装一些设备。
而范元白、赵鸿涛则返回地球。
春节前,在香山别院还有一个小范围的会。
范元白很激动,因为他知道这是要聊大事了。
赵鸿涛从没主动问什么,但他非常清楚顾松有在做一些极度保密的事情。
而随后赶来的简玉书,则是非常清楚大的方向,而没有纠结于要知道每一个细节。
谢茵然下厨招待他们吃完饭,就见顾松领着他们去了地下实验室。
最震撼的就是范元白,谁让他是技术大能,他能看懂这里面的东西的分量。
“什么时候……我才能也拥有一个这样的实验室……”范元白就差把脸贴在机器上向往了。
顾松笑着说:“先别花痴了,燧石空间城上会有这样的高级实验室,到时候有你忙的。”
地下实验室的环境,原本是比较杂乱的。
自从谢茵然也来过之后,就时不时地过来整理。
当然,整理的区域,仅限于这个休息区域。
顾松让他们坐在沙发上,然后就说道:“一晃,咱们打交道的时间都已经很久了。除了老范,咱们都是十多年的交情。”
“我快十年了!快十年了!”
顾松笑着看他:“能让你进来,你就放心吧。今天叫大家来,是因为咱们的计划快到关键的时候了。”
几个人神色一凝,尤其是简玉书很认真起来。
顾松看着范元白和赵鸿涛,然后说道:“你们有些东西不知道。玉书明白是个什么性质,所以他不问细节,只听安排。老赵是多年习惯,听从指挥。老范,你呢?你还想问吗?”
范元白直摇头:“我不问了,我忍着。你就说吧,接下来怎么搞!”
顾松微笑起来,然后说道:“好,先忍着,也不用忍太久了。那么今年对我们来说很关键,尤其是八月以前,我们要做一些准备。今天把你们喊过来商量,就是接下来这半年,暗地里把这些准备,不留痕迹地先调度安排好。”
顾松仍然没有对他们说仔细,只讲着自己的特别安排。
这些安排,由他们单独地去执行最好。
就像赵鸿涛当时去月球取快递一样。
而范元白算是首次参与到真正的机密计划里,整个人都很热情、很投入。
这个春节,孤家寡人的范元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
这个春节,华国人有了不一样的节目,那就是期待月宫计划的顺利完成。
因此,
一开始人气最高的基车,终于有了新的伙伴。
厚实的月宫能源舱电老大,还有被称为天线宝宝的通信舱。
大年初八,望舒号的试射开始了。
这艘飞船的颜值,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因为完全是在真空状态中运行,所以望舒号作为第一款完全在太空环境中运行的载人飞船,也承载了一些验证未来飞行器技术路线的使命。碟形飞船的设计有很多理论上的依据,在无需考虑空气阻力、新型推进器得到改进的情况下,望舒号被建造成了这个样子。”
看着画面中整体呈一个中间鼓起的碟形望舒号,狂欢的自然是普通老百姓。
一时之间,各种科普大佬都站了出来。
什么宇宙环境中的飞船没有气动需求,只要结构合理、材料强度足够,想做成甜甜圈、拖鞋、马桶、电饭锅、键盘……全都由得你。
当然,圆形是相同周长的形状里面积最大的,所以这其实是一种空间利用率最高的设计方式。
又比如,碟形的外壳,如果受到撞击,受力面积更小之类……
总而言之,碟形好,碟形妙,飞碟赛高!
望舒号感受不到弹幕中的狂热,淡定而精确地执行着任务。
它的底部,中间是传统火箭发动机,提供瞬间的大推力。而底部的周围一圈,则是新型离子推进器,作为深空航行的主要推进手段。
侧面和顶部,还有数个姿态控制喷口。
眼下,望舒号里面是无人状态,但也有一个布满传感器的假人用于收集数据。
昌文的燧石航天总部,翟旺、沃尔科夫、西雅和毕天业同样关注着这次试射。
如果它仍然顺利降落在月球地表,然后又顺利重新回到月球轨道,他们就要开始准备前往盘古空间站了。
hsda和esg的双方代表仍然在谈判,月宫计划并不因为esg的一些抗议和要求有丝毫停滞。
望舒号的离子推进器组合持续地喷射,让望舒号的速度越来越快,直奔月球而去。
在十多亿公里之外的土星轨道上,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正在接近土卫四。
在土卫四的轨道上,顾松多年前派到这里来的“深空之眼”已经变了模样。
它变得有些邪异。
这种邪异,在于它真的有了一丝“深空之眼”的味道。
一眼看上去,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专门观测用的人造物。
但它又不只是有一个巨大的镜头一样的装置。
还有对着地球的方向有规律转动和摆动的几个“触角”。
它的背面,还看得出来一根非常细长的杆……或者说是针。
如果联想能力丰富的人看到了它,说不定真的觉得,
“分离倒计时,五、四、三、二、一!”
时间一晃已到3月底。
这天,是月宫计划首批宇航员登月的日子。
全球数亿计的眼睛都在看着画面。
不同于四十多年前,互联网时代,信息再无阻拦。
不同于那时特殊的意义,这一次,昭示的是太空时代的正式来临。
因为地球轨道上已经有了规模庞大的空间站,这个月球基地,来得顺利成章。
而在巴新,意义当然更加不同。
莫尔斯比港,索马雷已经开足马力宣传了两个月,再没有一个莫尔斯比港人不明白首个登月的女性所代表的意义。
那个人,曾是莫尔斯比港之花!
今天,她将正式成为英雄,传说。
发布会上,她的呼唤影响巨大,巴新的局势正在平息。
索马雷知道,这背后还有esg退缩的原因。但是,他的雄心壮志正在实现。
这就够了!
索马雷想起这几年艰难的坚持,看着电视画面里的西雅,也不禁心潮澎湃。
……
在燕京,曾经的索马雷少爷、现在的巴新常驻hsda理事约瑟,是神色复杂地看着这个女人的。
在她的成就下,约瑟心中已经隐隐多了很多自卑。
现在的一切,只不过更加尖锐地体现出自己当年的荒唐与可笑。
画面上,望舒号与应龙王号正式分离了。
在此前,应龙王携带的其他舱段和物资已经依次投放,准确降落在月宫基地的支撑架平台上。
现在,轮到最重要的一次了。
望舒号分离之后,姿态控制的喷口让它缓缓翻转,它开始减速。
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就是过程效率大大提高了。
有了上一次试射的经验,这次望舒号很快调整到了准确的轨道位置,直奔月宫基地而去。
毕竟它是跟着应龙王号过来的,它分离时候的初始速度和初始位置,由应龙王决定。
而应龙王,它作为一个核动力推进的家伙……它真的可以给望舒号最好的初始速度和位置。
于是观众们看上去就流畅无比。
虽然并不应该和四十多年前的技术来进行比较,但总归是重新登月,当年的计划又怎么可能躲得过?
鲜明的对比映射出的,就是现在华国和hsda崛起的大背景。
随着望舒号逼近月宫基地,它上满携带的光学镜头,已经捕捉到了地面的画面。
虽然简陋,但人类真的在月球表面建设起了一小片人造物。
除了最开始送上去的能源舱和通信舱,现在更显眼的,则是由应龙王带过来的新构件。
平台上,已经多了一大三小三个球形的“帐篷”。
他们之间,也有通道相连。他们的功能已经被介绍过,现在也拥有了自己的昵称。
大的是主控制中心,三个小的,一个是男性生活舱,一个是女性生活舱,另一个,则是综合起居室。
现在,支撑架平台的一个角落里,望舒号已经开始降落了。
碟形的底部,支撑架伸了出来。
技术的进步让一切太过从容,这种降落或者回收一样的技术,燧石航天和华国已经积累了太多。
望舒号轻盈地停在了平台上。
画面传回地球,各处响起的是欢呼声。
望舒号里开始进行状态检查,一切如同预期,翟旺说道:“打开舷梯。”
望舒号的圆盘中,有一块的底部开始下倾。
它有两种出入方式,一个是顶部的对接口,一个是底部的舷梯。
这种画面,让观众不禁感慨,弹幕起飞:“这才是飞船!登场的方式,怎么能不从容?”
船舱中,四个人都准备好了,然后翟旺三人互相看了一眼,笑着说:“女士优先。”
西雅对他们笑着点头,才在万众瞩目之中向舷梯走去。
月宫基地,镜头已经何止一个?
为了这次盛大的登月,hsda甚至提前送过去了一个助理机器人。
眼下,这个机器人已经如同管家一般,等候在了舷梯下面,准备迎接主人。
这就是当前月宫基地了人气最高的兔机。
从兔机的视野中,西雅的长腿首先出现在舷梯中。
一声叹息从很多观众嘴里传出来:什么时候,舱外宇航服也能做到不臃肿?
然后,西雅的的头也露了出来。
又是一声叹息:什么时候,材料才能更加进步,让头盔有更好的透光性还能有遮罩的作用?
这压根看不出来是大美女西雅啊!
再被遮罩挡住的头盔里,西雅深深地吸着气。
多年经历如梦如幻。
但现在,不是发呆的时候,她率先步下了舷梯,给其他同伴让路。
结果通信频道里,却听见沃尔科夫调侃道:“西雅,你现在该说些什么的。”
西雅低头看了看,然后发出了月球地表的第一个女性声音:“抱歉,43年后的这一步,没有脚印,人类已经可以在月球上先铺好地板了。”
一愣之后,全球爆笑又自豪。
“要什么脚印啊,都是灰!女神怎么能脏兮兮!”
“这就是月球女神吗?爱了爱了!”
“我不信!我强烈要求看到脸!万一是另外三个大汉伪娘音呢?”
“兔机!拍特写啊!”
大量了一下环境,西雅背过现在的日光直射,然后把遮罩往后掀开,终于露出了精致的面容。
在她的视线中,其他三位同伴也正在下来。
地表上,
hsda那边给出了多个视角的切换,让这个过程显得非常生动,也让人由衷地赶到技术的进步。
通信能力就是一个明证。
相隔这么远,还有如此足够清晰度的画面传过来,还能同时提供这么多的视角,这在以前的航天人想来,太过于奢侈了。
但现在,却仍然让这些年轻人嫌不够。
弹幕和评论里,就很多这样的呼声:
“要4k分辨率!要imax!要3d!”
“顾松,求你了,实在做不到的话,用虚拟现实技术补足吧?”
“我想要在虚拟舱里,和女神在月亮上肩并肩!”
月宫基地里,四人都从望舒号上下来了。
他们感受着支架的板子上传来的对鞋底的些许吸力,不由得调侃:“当年的前辈们,和我们的条件实在差太远了。”
翟旺笑着说:“留个影吧。”
他先自如地走到旁边一块立起的版上,然后拿出了自己从望舒号上取下来的旗帜。
将它展开,它就自动吸附到了板上,平整无比。
那是hsda的旗帜。
然后,四个人站成了一排,背景是崭新的月宫基地。
兔机负责拍照。
合完影,面对全球的观众,翟旺说道:“同胞们,不能太多仪式了。抱歉,我们是来常住的,还得去启用我们的月宫。等我们安顿好,再来和大家说成功!”
看着他们从容走往主控制中心的背影,
这场登月,没有那么多仪式感,倒像一次度假。
太空……真的不遥远了。
现代都市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