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在县城的一间小饭馆吃了午饭。

       这次轻车简从便没有特别的安排,宁晏就顺着心意要了碗在省内都很出名的米粉。

       加了两个鸡蛋,没要肉,吃得很嗨。

       天儿比较热,午饭后在中巴车上休息了半来个小时。

       两点多才出发。

       乡下的道路向来不怎么宽。

       汽车走走停停的行驶在道路上,速度快不起来。

       愈是在最早阶段响应村村通工程的地方,愈是道路狭窄。

       村道硬化工程的标准在村村通工程开始之后,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标准三米宽。

       第二个阶段是低于四点五米宽不批。

       因为曾经是贫困县的原因,反倒是导致了村道硬化工程开始得比较早,所以忽然去双向总共只有三米宽的村道上行车就只能用一个词形容,胆大心细。

       所以开车的是小四。

       一个内心很细腻的男人。

       “嘟嘟~嘟嘟嘟~”

       “……”

       他是每逢弯道必鸣叫喇叭。

       “莫名有点熟悉。”听着这喇叭声音,宁晏忽然说道。

       大约是上初中时,宁晏偶尔会在上下学的途中乘坐五菱宏光小面包,那时候的喇叭声音就是这么的频繁。

       颜芷:“……”

       “我怎么感觉你这次是来回忆童年了?”

       “宁先生是不是忘了自己今年才22岁?”

       宁晏:“……”

       “22岁怎么了,22岁初中也距离现在十来年了。”

       “咋的,还不让我回忆回忆了?”

       “……”

       “主要是这一路见到的,跟咱们那个时候其实有较大差距了。”

       “怎么说?”

       “今年是2019年,你知道吧?”

       “所以呢?”

       “你自己往窗外看看。”

       “……”

       经颜芷这么一提醒,宁晏也发现了,时代的发展也逐渐从大城市向广大农村渗透了。

       十年前宁晏乘坐的是五菱宏光,十年后五菱宏光依旧是神车,但即便是在农村,更多的用途也是用来拉货,很少用来塞满一车学生什么的。

       十年前,祥阳还没有把所有村道硬化。

       十年后已经没有了。

       十年前,乡下很少能见到‘豪宅’,现在同样是在湖南的乡下,一个曾经是贫困县的地方,却已经能见到许多的‘小洋房’别墅了。

       各种风格的都有。

       欧式、新中式、合院、徽派。

       经济的发展渗透到了我国的绝大多数的角落。

       “祥阳好像一直没听说过是特别贫困地区,怎么什么什么都赶不上其它农村。”

       宁晏砸吧嘴感慨道。

       “这边路面是不大宽,但这小洋房盖的,都比我在大南山紫园的别墅庄园要洋气了。”

       “啧啧……”

       “你瞧瞧这外装修,比刚才路过的镇上都要洋气。”

       颜芷接过话头:“所以说,你跟我回忆什么童年呐。”

       “瞧瞧,祖国的发展形式还是很不错的。”

       宁晏深以为然:“受教了,颜秘书懂得可真多。”

       “hetui!”颜芷差点朝宁晏脸上吐唾沫。

       她明明就不是这个意思。

       她就是想让宁晏没必要这样沉重。

       经济发展等社会性层面的问题,暂时还不是仔细思考的时候。

       当然,颜芷心里很明白,其实这是因为宁晏在伦敦当看客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参与到了一些会影响国际社会的事情中去。

       会有时候冒出来一些相关的想法。

       这也是没办法避免的。

       宁晏的身份就注定了他未来接管宁事务管理所以后,所面临的绝对不是探索商业模式。

       这是宁事务管理所的子公司,乃至孙公司应该考虑的问题。

       宁事务管理所要面临的大多数问题都会是社会性问题,甚至会是国际社会性问题。

       比如在金融行业里面,在很多地方,依旧处于热议中心的港伦合并……

       “行吧行吧,我也就是随便说说。”宁晏做了个手势,笑道。

       之后就是闲聊着这些年农村的发展。

       甚至还讨论起了宁万强的居住环境什么的。

       反正就是东南西北随便说。

       然后……

       开车的小四忽然回头提醒道:“宁先生,颜小姐,前面路段路况较差,请坐好。”

       “……”

       再过了两个弯,宁晏和颜芷便都看到了所谓的路况较差……

       在很多很多人的眼里,这样的道路早就销声匿迹了。

       是的。

       连宁晏都觉得这种坑坑洼洼的泥土砂石道路,应该已经消失了。

       尤其是在南方城市。

       怎么说呢,在宁晏的经历中,祥阳算是很晚很晚才开始有村道硬化的,那时候直接代表了宁晏所有能见到的道路里,再也看不到坑坑洼洼的泥巴石子路。

       然而,宁晏没想到的是,这样的道路就这么突然的出现在了他的眼下。

       “嘭~咚~”

       “……”

       原本乘坐体验很平稳的汽车在坑洼的道路上,开始有了颠簸的感觉。

       在这两个月的记忆中,是第一次。

       即便偶尔会遇到城市里面修路,也会因为车辆良好的避震效果,而毫无感觉。

       宁晏更清楚的是,这辆车虽然是国产的,但基本上只有个外部相像,里里外外都换了个遍。

       所以,换做是其它车辆的话……

       尽管路况不好,小四依旧开得稳当也不慢。

       只不过车辆背后是一路的扬尘。

       “……”

       “……”

       宁晏看了眼颜芷,颜芷眨了眨眼睛。

       “所以……颜秘书脸疼吗?”

       “其实,其实不疼的。”

       “?”

       “正常情况,既然是被认定为学校建造的必要性都在权衡之间,就证明这地方可能确实有点贫困。”

       “所以你就贼会讲道理?”

       “哪有!”

       “……”

       “距离目的地还有7.5公里。”颜芷看了看手机,道。

       她知道宁晏会关心这个。

       随着车辆的前行,道路两旁视野可及处逐渐开始有了变化。

       从之前的小洋房,新中式,逐渐开始出现了上世纪建筑风格的房子,房屋周围有水泥硬化过的痕迹逐渐减少。

       渐渐出现了翠烟。

       这代表着只有在宁晏小时候才见到过的传统烧火方式出现了。

       天然气一般不会出现在农村,这一点宁晏很有认知。

       但煤气不会有翠烟,这也是宁晏从小到大了解过的常识。

       只有传统的柴火被燃烧,才会出现这样的翠烟。

       随着车辆的行进,道路愈发崎岖,周围的建筑风格就像是带领着宁晏从2019年逐渐朝着上世纪不同年代行去。

       90年代的条块状白色瓷砖外墙建筑风格。

       90年代初期的抹灰外墙建筑风格。

       7、80年代的立柱式建筑。

       更早一些的青砖外墙风格建筑。

       再早一些的自制青瓦双层土木风格建筑。

       直到宁晏看到了一栋与周围格格不入,仿佛是突兀冒出来的建筑。

       ======

       破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