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男人其实是这世上最专一的生物,十八岁时喜欢十八岁的姑娘,二十八岁时仍然喜欢十八岁的姑娘,三十八、四十八……哪怕到了八十八岁时,喜欢的还是十八岁的姑娘。

       例外是有的,但大部分都不例外。

       而且在不例外的那群人中,多数即便活到一百岁,对自己的生殖力也依旧充满了信心,轻易是绝不肯相信自己被绿成草原的。

       谢寡妇听完她这稀奇古怪的理论,恨不得去捂季的嘴,这要是让关山听见了……

       倒是季雪兰噗嗤笑了起来:“别说,还挺有道理。”

       “对吧。”季冲她挤了挤眼,又拍拍谢寡妇的肩,“用不着这么紧张,又没有外人。”

       以前是姑娘家,这不让说那不让说,现在都成亲了,百无禁忌。

       更何况季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年老失节”这种事,她工作那会儿已经见怪不怪了。

       有些体体面面的老人,瞒着家里人来医院,除了不治之症,多半是那种见不得人的病。

       有跟保姆乱来的,有跟广场舞伴跳出了感情的,还有花钱在外面瞎搞的。

       家中的妻子被蒙在鼓里,甚至无知无觉被传染……

       同事说,有些人正经了一辈子,老了老了,反而放荡不羁起来。

       季想,可能一辈子太长,而对一个人从一至终,又实在太难。

       “不过老季家这回……”谢寡妇似乎想表示一下同情,但被自己忍笑的表情出卖了。

       “村里都是看笑话的,他们当初有多瑟,现在就有多打脸。还以为娶的是个善财童女,结果……不过那杜彩珠可真够悍的,听说季连樘被打的不成人样,连康婆子都直接拎起来朝门外扔,季庆山被她气晕了三回。”

       季觉得有必要先阐明一下自己的立场。

       她不支持家暴,男女皆不可。

       但若被暴的是季连樘,嗯……可见人本质都是双标的。

       那也没有办法,有些人渣,就是欠社会的毒打。

       外人打他要吃官司,被自己老婆打那就是家事,旁人管不着,律法也得睁只眼闭只眼。

       看来不论古代还是现代,暴力只要套上婚姻的名义,就会变得冠冕堂皇起来。

       所以男男女女们,婚前若是无法确定对方是不是人面兽心,那就一定得衡量清楚,看看自己拳头够不够硬,谁不够硬谁吃亏呀。

       季雪兰没想那么多,她心里只有纯粹的痛快。

       康婆子踏着几个儿媳的脊梁骨,作威作福了半辈子,山水轮流转,总算到了她还的时候。

       “那季连樘就没想过休了杜彩珠?”

       忍气吞声,季觉得这不像老季家的风格。

       “那谁知道?感觉被捏住了把柄似的。也有人看不下去,去劝过杜彩珠……回来都说她脑子有点问题,不和人争也不和人辨,但是认死理,说不通。”

       整个给人的感觉跟个泥塑似的,直愣愣坐在那,看似听人说话,眼睛却直勾勾盯着炕上的季连樘,瞧着有点人。

       季就想不通了,杜彩珠能凭武力值把季家人收拾的服服帖帖,怎么就眼睁睁看着小妾进门、亲娘被冷落?

       “她不眼睁睁看着还能咋办?那毕竟是她爹。爹再有不是,做人子女的也不当说,何况她爹也疼了她那些年……”

       季叹了口气。

       子不言父过,女不道***,还有什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真的就那么金科玉律吗。

       爹疼过她,那娘还生养了她一场呢。就眼睁睁看着她被欺负,自己心安理得出嫁……就为了嫁季连樘?

       罢了,每个人经历不同,想法也不同,她不能感同身受,便不该以己度人,更不该胡乱评判。

       反正……给老季家点个蜡吧。

       闲话叙完,总算说到正题。

       谢寡妇和季雪兰这次过来,主要是想问问季要不要再招些人。

       如今菜收的差不多了,胡家和西河沟堆不下,便按照头先的计划,堆到了高婶子和冯六嫂家。

       制作点也跟着分了四个。

       季雪兰总管四处,兼管西河沟。谢寡妇、高婶子和冯六嫂则分别负责自己家的制作点。

       那六十五个帮工却不好分,一分为四的话,每一处还不到二十。

       若是去年的量,肯定是够的,今年翻了一番,人手就成了效率的关键。

       可村里合适的人都已经筛选的差不多了。

       “你看从外村招呢?咱们严格把一下关,只让她们做挑菜洗菜的活,工钱可以少给些……这天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下雪了。”

       最近外村来找季雪兰和谢寡妇求活的还真不少,一天给三四文钱都愿意。但没有季开口,她俩谁也不敢拿这个主意。

       外村……季敲了敲下巴。

       “可以,就按你们说的办。对了谢姨,你原先在镇上作坊做工时,不是认识几个黄板村的?”

       “是认识……”

       季干脆道:“若有你信得过的,招几个过来。”

       之后两天,老季家不但没有消停,反而越闹越大。

       这回主要是朱氏在闹。

       她算是看清了,季连樘是到死都不可能考上秀才了,如今连有钱媳妇都是假的,以后不拖累他们三房都算良心,还沾什么光?!

       既然如此,何必再供养个废物?家里的钱就该供养她明茂!

       基于此,朱氏提出了三大诉求:

       诉求一,把季明茂送去镇上书院。

       诉求二,把东厢原本属于二房的那两间重新划给他们三房。

       诉求三,分家!

       从某方面来说,朱氏也算是个“觉醒者”,虽然觉悟仅在自家那一亩三分地上。

       她自然是不敢跟杜彩珠闹的,那就只能跟康婆子和季庆山闹。

       康婆子一方面觉得反了天了,现在连朱氏都敢跟她吆五喝六。

       可另一方面,她又确实再拿不出有效的手段来钳制两个儿媳。

       对杜彩珠,咒骂和讲道理都不管用,武力值决定一切。

       对朱氏,季连樘的光环已经碎了一地,给谁画饼谁能信?

       至于老三,他完全不吭气,由着朱氏闹。

       三房的几个孩子,因为康婆子终年的偏心,更是不可能跟她站在同一阵线。

       康婆子孤立无援,那叫个恨啊!

       她并没有反思自己,只觉得老天爷处处跟她作对。咒天骂地自不消说,一天还能和朱氏大战三百回合。

       季庆山被接连气了好几场,又倒下了,病情眼看有加重的趋向。

       两人这才休战。

       季庆山醒来,让康婆子把里正和几个乡老叫了过来,直接略过了朱氏的前两个诉求,同意了第三个。

       按说老季家到了这份上,是万不能再分家了,否则就真是四分五裂了。

       而且分了家,以后靠谁?

       但话又说回来了,即便不分,三房好像也靠不住……

       真正傻眼的是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