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的房间和想象中一样,空荡荡的,一眼就能望到头。

       除了炕床,只有一张拼接的桌案和一个高凳,此外再没有旁的东西。

       炕上的被子铺叠的很整齐,由于主人长时间未归,还搭了层罩布。炕柜的门半开着,有片衣角露了出来。

       桌案上只搁了笔墨和寥寥几册书卷,不像后世的学霸那样堆得满满的,毕竟纸书昂本,而且宋长时间住在书院,回来的少。

       季想象着宋坐在书桌前,认真读书写字的样子,嘴角微翘了翘,意识到后又迅速收起。

       扶孟氏在炕沿坐下。

       想了想,还是询问道:“你觉得如何?不舒服的话要请大夫,或者我可以帮你看一下。”

       孟氏摆了摆手:“不碍事,感觉好多了。”

       既然没事,季打算告辞。

       孟氏却让她别急着走。

       “我素日里很少出去,也没人往这边来,想找个说知心话的都找不着,今日见你觉着亲切,不介意陪我聊聊天吧?”

       说着指了指对面的凳子。

       她都这样说了,季没法拒绝,只好走过去坐下。

       然而聊什么呢?

       季从未有过类似的经历。

       此刻面前坐着的若是别人,不管是谁,她都能从容应对。但面对孟氏,总有种莫名的拘束。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爱屋及乌?因为在乎宋,所以连带着也在乎起他母亲的看法?

       季表面看不出什么,脑子里已经控制不住万马奔腾。

       孟氏显然没有这种顾虑,话头也是她挑起的。

       一个母亲和人聊天,她的话题十有八九会围绕着自家孩子,孟氏也不例外。

       她和季说了很多。

       从宋出生,到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到启蒙读书,再到家逢变故。

       包括她带着宋投靠无门、母子俩挤在镇上那间四处漏雨百户杂居的破房子里、宋瞒着她去给饭馆客栈端碗洗盘子做苦力……

       季全程安静的听着。

       这是她不了解的宋,也是她想要了解的宋。

       如果没有后半截,眼下的状况其实很像,到男友家里,男友的妈妈拿出相册,一页页翻给她看,给她讲解每一张照片背后或趣或的故事,然后她再拿这些去调侃男友。

       然而,宋的童年,有趣的事实在乏善可陈,似乎所有的快乐全在五岁那年戛然而止,之后的日子,像是浸泡在黄连里。

       外面到处传他们母子的遭遇,听的人了不起唏嘘感叹两句,个中苦处,谁又能真正体会。

       尤其是宋,他当时才多大啊,却要经历那些……

       人都说出淤泥而不染者难,宋却并没有被这些遭遇所感染,仅凭着汲取到的零星温情,长成了如今温和坚忍的模样。

       他的不易,可想而知。

       孟氏的不易,也可想而知。

       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不是滋味之余,蓦然觉出些不对。

       孟氏为何要跟她说这些?

       有个让人引以为豪的儿子,逢人就喜欢谈论夸耀并不稀奇,但也没必要说得这般详细。

       莫非……孟氏已经知道她和宋的事了?

       是孟氏自己发现的,还是宋自己坦白的?

       季有种拐了人家儿子然后被人当场戳穿的感觉,面皮不自禁的发紧。

       再联想到巷口发生的事,几乎可以肯定,孟氏所谓的崴脚应该也是个借口,目的大概是想和她关起门来谈谈。

       那么问题来了,孟氏对此是什么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

       孟氏并未对她疾言厉色,相反,一直是好言好语。季若真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说不定眼下已经欢欣雀跃,认为孟氏接受了自己。

       只可惜……季的心微微发沉,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孟氏紧接着便进入了正题。

       “如今他中了秀才,提亲的人几乎将我家门槛踏平,不瞒你说,那些人我一个也看不上。不过都是冲着儿的风光和荣耀罢了,何况以儿如今的境遇,配个大字不识的乡下丫头,总觉得屈了他。他若再进一步,日后待客会友,往来必然都是达官贵户,需要个撑得住场面的贤内助才行,而不是个会给他招笑话的累赘。”

       说到这她顿了顿,似才觉得话不恰当,描补道:“乡下丫头不是说你,你别多想。”

       季脸上最后一丝表情消失殆尽,摇头,平静道:“您继续。”

       她这般镇定,孟氏倒是高看了一眼。

       “不过儿也确实到了成家的年纪,我最近一直在想,得给他寻个什么样的姑娘作配才好。其实要求也不高,父母双全,名声清白即可。”

       父母双全,名声清白。

       每一条都把季的路堵的死死的。

       “父母健在,儿女就能得到好的教养,这样的人家,教出来的闺女才让人放心。你看看咱们村,那些幼年失父的还好,那些早早丧母的,都是野着长大,半点家教也无……咳,不提这个了。我要求名声清白也是有因由的,名声清白说明不惹事不疯张,做人媳妇可不就得这样的才行?总不能成天往外跑,和一些乱七八糟的人打交道,正经姑娘哪会如此,你说呢?”

       季点了点头:“有道理。”

       她瞧上去仍旧八风不动,孟氏意识到这姑娘可能比想象中难打发。

       “你是个有主意的,分家立女户、和军队做生意、去镇上做买卖,哪一桩是寻常人家的姑娘比得上的?我今日给你说这些,也是想请你帮着参详参详。”

       季这次主动开了口。

       “这么说,孟婶子心中是有合意的人选了?”

       孟氏罕见的露了个笑脸:“确是如此。”

       季面上不动声色,心却又沉了几分。

       “不知什么人家的姑娘才能入得了您的眼。”

       孟氏就等她这句。

       “是学政方大人的千金。两人正月里就相识了,宋这孩子大概是怕羞,一直瞒着不告诉我,还是女方托人上门,我这才知道,原来两人早已彼此有意。”

       孟氏不着痕迹的瞥了眼季,话里的欣慰和满意几乎要溢出来。

       “人都说千里姻缘一线牵,我原是不信的,这下也由不得我不信了。你说,他们俩是不是天作之合,合该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