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遇灾12.31改

       韦珍这边很顺利,排除了潜在的一些危机,预防了未来的天灾,舒舒服服地过了一个年,待辞旧迎新的那一刻,韦家的上空清空燃起了漂亮的烟花,将年味燃到了一个新高度。

       但、第二天,虎头村没有拜年,村民都是集中到韦家门口打针的。

       说是打预防针,预防什么?哦,预防瘟疫啊,那就打吧。

       这种预防针,一方人敢打,一方人敢被打,简直盲目地崇拜。

       韦家六口三张诊桌,第一张桌子后面坐着李人参,第二是米乐,第三是韦珍。

       太荣幸了,打针的都是大佬。

       而几人的身后,则贴着很大一块公告,注意事项,一是哪些人不能打针,二是打完针后不能做哪些事,三有哪些症状是正常的

       当然,这些都已经跟村民说过,自愿打的就来,来了以后让李人参检查病症,没有问题后到米乐处画押签字,签好后到韦珍处打针。

       速度很快,小半天时间,虎头村的就打完了,另外两个村子的人也在渐渐赶来。

       这时,吉县令到了,“郡主,你这打的什么针啊?”也不废话,直接问重点,看自己能不能跟一次风。

       “毒针。”

       刚被韦珍扎完针的是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子,听到这话,顿时走不动了,“不、不是预防针吗?”嘴巴抖动着,有想哭的冲动。

       郡主打错针了吧?他跟这个漂亮却冷冰冰的姐姐没有仇呢。

       “你觉得它不什么能预防?因为你现在中毒了,所以不能碰伤口,伤口不能碰水,回去不能吃刺激食物,你就能扛过去。

       这是小毒,等大毒来的时候,你就不怕了,因为你已经有毒,多它不多,少它不少。

       如此活下去。我只打比个比方,你不用着急,反正不会死的,但你不打,等瘟疫来了,真有可能会死。

       这是预防针的原理,吉大人可要?价钱好谈。”韦珍的用意本来就不在金钱上。

       但你知道的,这种皇权统治的时代,民心对普通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呃,好,知道,我找米姑娘谈生意。就是有个镖,想要详谈。”吉县令当然不是为了一件事情而来。

       “老四、”

       “我不会扎针的。”韦珍还没说完,韦冬就拒绝了,还拔腿就跑。

       打个针而已,有多恐怖?

       “姑娘,我来吧?”大琴说道,医毒不分家,扎个针而已。

       “你来。”韦珍起了身,转身就走。

       结果大琴手抖了,姑娘不用指导一下的吗?就走了。

       到底该扎哪里啊?感觉姑娘做的时候很容易,一分钟两人,可轮到大秦,打针的人怕,被打的人也怕。

       “你、你不乱来,不要乱来哦.”

       “噗!”米乐笑了,针管细得跟牛毛一样扎一下能有多痛啊?只要不扎到神经就没事。

       大琴满头大汉,米乐直接用手一推,针就扎下去了,“看,有多难?”

       “嗷!”

       “啊!”

       两道声音顿时尖叫起来。

       “疼啊?”米乐惊讶,她才不信呢。

       “不、不疼,就是吓了一跳..”

       “我、我也吓一跳。”

       米乐无语了,“你们杀人都杀过,打个针而已。”

       “那不一样!”两个异口同声的声音。

       “行吧,那你慢慢玩。”

       那肯定不行,下一个人的时候,大琴终于敢打了,渐渐的速度变得飞快。

       韦家的大厅里,吉县令开门见山,“金矿的事情尘埃落定了。”

       韦珍一脸迷惑?“你挖矿?”

       吉县令嘴角抽搐,内心却是感叹不已,小小半年内啊,这韦珍就起来了,小姑娘都能跟他平起平坐了。

       “我没挖,但南疆军挖了,抓了个现行,所以,尘埃落定了。”吉县令喝着茶水,非常地惬意。

       “军队?”这年头军队去挖矿,果然不务正业。

       “对,但跟沈家关系不大,因为他们今年分支了。也正是因为分散,一部分人投靠了六皇子。

       那部分人没在六皇子身上拿到好处,差点闹起兵变,张将军实在没办法,又去动了金矿。

       否则底下的人不服啊,当兵的脑袋都是憋在裤腰带上的,拼了命却又不能养家糊口,谁干啊。

       沈家呢,虽然不仁了些,但确实是养起了兵,他们每年自己掏的军费就五六百万两银子,倒也稳住了南疆一带多年。

       可如今越国不打了,没军功可挣,沈家自然想甩掉多余的人员,省得被朝廷盯上。

       刚好张将军心切,想更上一步,取代沈家的地位,投靠了六皇子,结果却押错庄了。

       如今主谋张将军被拿下,那五万边军想倒回去投靠沈家,可人家却不要了。

       可怜他们没人养,却也可恨犯了法,但他们也难,朝挺的那点军饷,一层层剥削下来,到将士们手里的已经不多了。

       现在五万将士正群龙无首,不知郡主有没有什么想法?”吉县令可谓是对韦珍说的心里话,自己人。

       “农业、工业搞起来就好了,这么落后的国家,搞基建呗。但那些都是朝廷的事。

       我只看好自己的封地就行,防水防火防盗防生病,种地有农药,工厂有工钱,乱世,只求能活。”

       韦珍才不要管军队的事情呢,不是自己的责任。

       “你想法跟我一样,押送张将军等人上京由衙门的人先行一步。今天来,就是那些脏银,要麻烦你们上京的时候送一程了。其他人我和袁大人不放心,当然,镖银给的高高的。”

       “有钱好说话。”她要养的人也很多,自己封地的疫苗都是免费的,这些都是钱。

       但你不打疫苗,万一瘟疫一来,人全死了她还怎么收税?太操心了!为了那一粒米。

       “好,知道你的规矩。

       另外,京上比你想象中的混乱与不堪,很多清名士真才子受不得那份侮辱,看不得那些罪孽,也为了其他的种种原因而被逼离开那权利中心。

       比如永涌先生,他给三任皇帝当过老师,离京后连土匪窝都呆过,不管是何种原因,这也算是一小污点,就能被人攻坚,轻则名声受损,重则脑袋不保。

       端看哪一方势力更盛,方能从斗争中取胜,这就是京城风气。

       这只是朝堂,而你是姑娘家,还需涉足内宅,那些阴私手段令人防不胜防。

       内宅无外乎关于一个姑娘家的清誉、下毒、落胎..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下作,没有你认为的不可能。

       你别怪我啰嗦,实在是,你娘、离开那个圈子有些久,她也不一定知道这些,所以我多几句嘴。

       所以你要有心里准备,防人之心不可无,别走李国公的老路,那着实可惜。”吉县令推心置腹一般,跟韦珍滔滔不绝。

       “知道,我一定会长命百岁,你们也是,有任何问题可以书信联系,顺风的京线路、由我入京之日开启,预计每月两趟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