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广德府建平县脚下一个小村落,来了一个背负行囊的年轻汉子。

       汉子一身的戎装甲胃,虽然没有腰刀作配,但走起路虎虎生风的气质,时刻向外界传达着一个讯息,这个年轻汉子,是一名军人。

       时逢年关,村里也很热闹,家家户户门前都支着木架,晾晒着腊肠咸肉,泥土小道上,半大孩子疯玩嬉闹。

       有认识这年轻汉子的也会打声招呼:“呀,这不是小川子吗,今年怎得回来了。”

       汉子便客气回应一句:“嗯,回来了,三婶您身子可还好。”

       “好的很哩、好的很哩。”

       一路上的寒暄招呼中,小川子到了自己的老家门前,一个不大小瓦舍,外面罩一圈木篱笆。

       两扇木门一看就是刚换,崭新光滑的纹理贴着红通通鲜亮的对联。

       “冬冬冬。”

       小川子敲响了门,同时大声喊道。

       “爹、娘、秀儿,俺回来了。”

       院子里先是一片寂静,而后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响起,木门吱嘎一声从中打开,一张年轻的女人面庞露了出来,看到小川子,顿时笑弯了双眸。

       “川子。”

       小川子二话不说,一步跨过门槛就把女人搂进了怀里。

       “媳妇。”

       叫秀儿的媳妇羞红了脸,赶忙一把推开小川子,啐了一口:“这开着门呢,邻里叔伯婶子的看见,还不羞死个人。”

       “都啥年代了,哪还讲究这些。”小川子小声都囔了一句:“俺在南京当兵,那还是皇帝老子脚下呢,大街上到处都是大姑娘小媳妇,两口子一道手拉手的哪都是,你是俺媳妇,俺抱一下谁能说什么。”

       “南京?你不是在金陵当兵呢吗。”

       “哦,改名了,太师给改的名字,以后就叫南京。”小川子随口解释一句,而后诧异道:“爹和娘呢?”

       “这不是快过年了吗,爹带着娘去县里买点年货。”

       一听爹娘不在家,小川子那叫一个激动,拉起媳妇的手就往屋子里冲:“快,抓紧时间。”

       嫁做人妇的秀儿哪里不懂自家相公的意思,虽是羞红了一张脸,却也是顺着,一年没见,哪里又能不想的慌呢。

       “你今年怎么回家来了,去年入伍前,那征兵的军爷不是说三年才给假吗。”

       一解一年的相思之苦后,秀儿趴在怀里,好奇的问道:“你该不会是当了逃兵吧。”

       “俺是那种胆小鬼吗?”

       川子哼了一声,而后美滋滋的说道:“俺刚当兵就赶上了好日子,军营里教识字,谁认字快学的快,就能当官,俺才三个月就把军营里那些个行伍条例背的滚瓜烂熟,现在都是小旗官了,管十个人哩。”

       听到自家爷们当了军官,秀儿就开心的坐起身来:“当真?”

       “这还能骗你?”

       看着眼前白花花的一片,川子又是一阵躁动,刚想上手又想起正事,赶忙止住自己的胡闹,正色道:“不仅当了小旗,还有个事得和你商量一下。”

       “啥事?”

       川子就说道:“前些日子俺们上边的将军说,朝廷要打仗,招人去辽东,打完仗之后,愿意留在辽东的可以留在辽东,明年开春前报名结束,这不,俺来家找爹娘还有你商量一下,不行,咱们就去辽东吧。”

       一听到辽东这两个字,秀儿就犯迷湖:“辽东在哪?”

       “很远很远的地方,在东北方向。”

       “为什么要去那。”

       “那里要有一个新的朝廷了。”川子手舞足蹈的笔划道:“听说是太师他老人家的意思,辽东那一大块以后就更名了,叫辽州,辽州非常的大,那里会建一个新的国家,也就是朝廷,俺觉得留在那里会比现在在南京当兵更有出息。”

       男人心总是大的,可秀儿却有些迟疑。

       “要是去了辽东,我就再也见不到爹娘了。”

       姑娘恋家,川子顿时失落许多。

       “俺听总旗说,去了辽东,只要打仗的时候奋勇杀敌,留在那里有可能做将军,秀儿,军营里有太师写的字,他老人家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名好士兵。

       留在南京军营里,像俺这种没背景没权没势的乡下人,哪年哪月能当上将军啊。”

       看到自己夫君情绪低落,秀儿又心疼起来,思忖片刻后坚定的说道。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要是真想去,那我就陪你去。”

       “当真?”

       “嗯。”

       川子顿时大喜,兴奋的搂住媳妇:“秀儿你真好。”

       两具滚热的身体再一次滚做一团。

       川子的故事只是现在直隶脚下的一个缩影,当视线高升,这样的故事在中州大地上四处开花。

       好男儿志在四方,随着赴朝作战的日子越来越近,大量热血青年,在军营里签下了报名参加赴朝作战并表示出想要留在新辽州的意愿。

       这个年是热闹的,是充满憧憬的。

       陈云甫在华盖殿里设下了极丰盛的除夕宴,觥筹交错间喝的酣畅淋漓。

       随着宴会逐渐接近尾声,陈云甫举起了杯子。

       “诸位。”

       堂内所有的嘈杂一扫而空,几百号人齐齐望向陈云甫。

       后者胸生豪气,垂望杯中之酒,再望殿中盛景,一时间只觉得万千感慨,不免悠悠低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幼幼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仅以杯中酒敬诸君,千秋功业,近在旦夕。”

       言罢,仰首满饮杯中酒。

       文武群臣,勋贵百官无不作揖而下拜。

       “兹至履端之节,伏贺太师茂膺景福,千秋无期!”

       “伏贺太师茂膺景福、千秋无期!”

       百官齐饮,随即复拜。

       华盖殿外明月高悬。

       新的时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