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陈云甫的客气,朱允炆可谓是苦笑不得。

       让自己审,怎么审?

       审断的权力自己现在还有吗。

       更何况话又说回来,谋逆是夷叁族的罪,朱棣谋逆,真能夷叁族吗?

       那岂不是连自己这个亲侄子都给砍了。

       这是个坑啊。

       朱允炆强笑一声望向陈云甫言道:“太师,您全权平叛,如今逆贼伏法,如何审断还是您来拿主意吧。”

       看的出来,这个您字陈云甫听的很受用,故而亦是面带微笑冲朱允炆拱了一下手。

       “既然陛下垂示,那臣就却之不恭了。”

       理所当然接下这份差事后,陈云甫才扭回头,高高俯瞰着下方老实跪下的叁十余人。

       真别怪朱棣等人没骨气,都到这地步了,还硬着头皮对陈云甫破口大骂?

       是,这样做骨气确实是有了,可一家老小没了。

       甭管朱棣跟陈云甫如何不对付,心里还是认可后者的为人,既然陈云甫许给他不杀其家人,那就绝不会食言而肥。

       一家老小的命能保住,朱棣想想,自己也没什么好悲痛的地方了。

       “朱棣,汝等可知罪。”

       朱棣昂起脑袋望向陈云甫,笑了一下。

       “太师在上,小王斗胆一问,罪在何?”

       “汝等妄自兴兵,此为谋逆大罪。”

       “小王岂敢。”朱棣虽被五花大绑,倒是中气十足:“小王起兵,非为谋逆,实为清君侧,尊奉的也是太祖所定《皇明宝训》。

       洪武二十一年叁月丙申,太祖曾言‘谗佞之人憸巧,善承人主之意,人主不察,多为其所惑宜,始若无害,终实可畏,其妨贤病国,宜当除之’。

       时今,奸佞者齐德、黄子澄、方孝孺等叁人在朝,蒙蔽圣听,致使妨政误国,小王兴兵有何错哉。”

       他说的倒是有理有据,陈云甫亦颔首点头。

       “姑且算你兴兵为除奸佞,然陛下已经将叁佞罢黜,汝缘何不罢兵回藩?”

       我倒是想罢兵呢,你陈云甫不愿意啊。

       朱棣知道,作秀的时候到了。

       遽尔怒视朱允炆,厉声道:“先太祖太宗在位,以仁政而治天下,乃有洪武、永乐两朝盛世,而今之帝,重用奸佞而远贤臣。

       昔太宗之时曾言,古今贤臣无有媲云甫者,太师之贤德,天地可鉴,陛下却弃太师于广西,留奸佞在中枢。

       致使朝纲秽乱、怨声载道,如此无德之君,岂配居帝位,小王不敢谋逆,只为使帝察思己过,逊位让贤罢了。”

       朱棣慷慨激昂的陈词,陈云甫这边似有意似无意的看了一眼朱允炆。

       后者脸上那个表情,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

       所有的过错全被朱棣一番话推到了朱允炆身上,搞得后者若是再厚着脸皮当这个皇帝,几乎天地不容。

       这还真不是陈云甫递给朱棣的话。

       废帝,总是需要一个理由的。

       没有什么理由,比从一个叛贼嘴里说出来更合适了。

       反正最后的结局都是个死,朱棣把这一刀插进朱允炆的心口,起码能换他后代子孙几辈子的荣华。

       我们总说,人心是不可试探的,因为太肮脏。

       殊不知,政治这东西,除了你能看到的花团锦簇外,其余的一切都可耻!

       陈云甫没教朱棣说这些话,是朱棣自己有心说的。

       他懂,陈云甫一定会废帝,废帝就需要理由。

       在生命的最后,朱棣尽自己所能,为自己的家人谋求一份富贵,无可厚非。

       朱允炆的脸上青红交织,正打算开口怒斥朱棣,邵质就已经站了出来。

       “逆贼,你一口一个皇明宝训,倘使太祖在世,岂容得你如此放肆。”

       朱棣梗起脖子言道:“若父皇在世,断不会任此昏君胡作非为。”

       够了,都够了。

       有这一番唱和,所有能与不能的事都捋顺了。

       黄廷还记得吗,礼部尚书,之前陈云甫的狗腿子,后来见风使舵跑到了齐德那。

       这个东西虽然没什么立场,但是为人机警而且市侩,脑子还是有的。

       朱棣说的话加上邵质的帮腔搭茬,他现在已经看清楚了局势。

       因此站了出来。

       “《皇明宝训》中,太祖确实在很多场合,就施仁政、去奸佞多次降下圣谕,这些,在礼部的会典中是可考的。

       陛下亲奸佞而远贤臣,实非妥当,臣斗胆,请太祖圣训,请吾皇自省退位!”

       蓝玉紧随其后。

       “请吾皇自省退位!”

       文武百官不是傻子,他们知道,陈云甫这是打算废帝了。

       有奸臣就有忠臣。

       我们不知道后世的历史会把蓝玉、邵质这种人称作什么,但此时此刻,大明,是有忠臣的。

       “逆贼!”

       一名御史站了出来,须发皆白的老者手持玉芴看向陈云甫,怒骂道:“汝食太祖太宗之禄,承太祖太宗之恩方有今日,如今妄议废帝,更甚无父无母!

       纵禽兽于此,不忍杀父弑母,尔行此举,万世唾骂!”

       “你认为,本辅会篡史乎?”陈云甫眯着眼:“这是百官之所请,与本辅何干之。”

       “崔杼仗权欲而杀太史,汝更甚之!”

       陈云甫失笑摆手。

       “既如此,尔何为?”

       “吾以一死表鉴天地,苍天有眼,汝不得好死!”

       老御史手指陈云甫怒骂一声,遽然一头撞在金柱之上,当场脑瓜崩裂而亡!

       看着溅射一地的脑花鲜血,陈云甫也不自然站了起来。

       他怒,他恨,他憋屈!

       “还有谁要寻死!”

       陈云甫几乎快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竭力的将拢于袍袖中的拳头攥紧,浑不觉指甲刺破皮肉。

       须臾间,又有几人站了出来,怒骂陈云甫道:“逆贼不得好死!”

       守在偏殿的穆世群走了出来,望向陈云甫。

       朱允炆这功夫那叫一个舒坦。

       大明朝,还是有忠臣的。

       在这些位忠臣孝子之后,更多人可能是想到了太祖太宗的恩泽,开始对陈云甫口诛笔伐。

       逆贼,不得好死!

       “蚁贼,王莽董卓之流!汝死后必被分食,子女永为娼奴!”

       陈云甫腾的一声就蹦了起来。

       他的情绪,第一次失控。

       “穆世群!”

       “末将在。”

       陈云甫面瞰百官,苍凉一笑。

       “既言吾为王莽,吾当效之不使诸君失望!”

       “杀!”

       (月票破千了,要加十更,作者君尽力恢复快一些,争取这个月把欠更和加更都补上,腿疼实在是无法忽视,万请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