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甫的仪辂并不是直奔广东,而是先去了一堂江西吉安宜春县,这里是杨士奇的老家。

       “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陈云甫谓杨士奇言道:“你现在是本辅的秘书,是朝廷通政使司的右参议,去吧,大胆的把你爱的那个俏寡妇娶进门,你要是能拿下,本辅亲自给你做证婚人。”

       所以,堂堂少师来江西,只是为了给自己壮场面?

       杨士奇感动的无以复加,匆匆拱手后就在吉安知府孙有章的陪同下入了城。

       至于陈云甫,则同护卫军一道留在了城外。

       他没有入城也不想入城。

       因为陈云甫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再做。

       等他再回到金陵的时候,金陵日报必然是已经问世,那么他说的要写一篇短小说,也不是空穴来风。

       陈云甫写文章是一把好手,小说嘛。

       略懂、略懂。

       而写什么小说,那就很有学问了。

       千万不要小看文学文字的力量,这东西,能成一代人也能毁掉一代人,而国家政权的过渡永远是一代人传一代人,那么也就意味着,一代人可以成全一个国家二十年,一代人也能毁掉一个国家二十年。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宣传阵线、文化深度、发挥文化力量的原因。

       不得不重视,不可不上心啊。

       眼下,陈云甫同样要去做这件事了。

       但这第一篇短小说,选什么题材,陈云甫需要深思熟虑。

       一开始循序渐进,当然不能直接上那种极具思想深度的故事,作用不大不说,也很容易失控出事。

       经过多次反复考虑,陈云甫还是决定先从写喜闻乐见的故事开始。

       古人喜闻乐见的故事是什么,神鬼志异。

       不是要破除迷信吗,为什么陈云甫又要重新拾起来呢。

       当年本就是陈云甫自己一力主张礼部不可再报祥瑞。

       没错,是这样。

       陈云甫也没打算自己打自己的脸。

       他去写神鬼志异短小说的目的,恰恰就是为了完全扼杀所有神鬼迷信。

       因为他的第一部短小说,是神话题材。

       无论是如来佛祖也好、观音菩萨也罢,那将只不过是这个新的神话体系中法力浅薄、地位低下的小神。

       对于那些信仰已经完全僵化的老一代人来说,这种故事影响不了他们,而对于新生一代,他们将重新接受更新鲜的神话故事。

       而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抛砖引玉。

       你说金钱的鼓励也好、名声的吸引也罢,等陈云甫这第一本小说问世之后,他就不信金陵城乃至应天府、直隶上千万百姓中,没有几个喜欢跟风去写的。

       大胆的释放脑洞吧。

       越来越多类似的故事开始问世,神话体系反而崩塌了。

       为什么。

       原来那么牛的神灵只是我自己用笔创造的,我还去信神,你看我像脑子有病吗?

       毫不夸张的说,几十年后的下一代信什么都不会信神了。

       就在陈云甫还在为如何下第一笔而思考时,此刻已经入城的杨士奇正处在极度的亢奋中。

       这时候的杨士奇,才更符合自身的岁数。

       年轻人嘛,总一老本实的像什么样子。

       当然,即使再如何兴奋,杨士奇也没有说一回到宜春就先去找自己的梦中情人,而是先回到家,看望自己的母亲。

       杨士奇的家境谈不上好但也谈不上悲惨,他一岁的时候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给了当时德安府的同知罗性,如此一来,杨士奇相当于生长在官宦门第,因此得而读书识字。

       只不过后来他的养父也去世,杨士奇这才同老母亲搬回吉安府宜春县。

       前几年杨士奇被举荐入朝,进了礼部入仕的消息,老家自然已经传遍,所以这几年即使杨士奇没有回来,其老母亲也一直都有本家亲戚照顾。

       此番杨士奇归家,家中亦有亲眷,彼此间正在闲聊,眼见杨士奇回来,自是极其高兴。

       “儿子不孝,见过母亲大人。”

       见则立拜,杨士奇堪堪跨过门槛,见到老母亲高堂就坐,便直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一路膝行向前,啼号出声。

       杨氏起身相迎,蹲下来搂着自己的孩子亦是垂泪。

       得身边亲眷相劝,母子这才双双起身。

       “士奇,这是做了官啊。”

       有亲眷识得朝廷官袍品轶,见杨士奇一身穿着便知道杨士奇定是做了官。

       “可是还在礼部?”

       “不,侄儿眼下在通政使司。”杨士奇抹去泪水,脸上流露几分骄傲来:“侄儿现在是成国公、太子少师、内阁首辅陈阁老的秘书。”

       堂内众人无不惊愕瞪眼。

       他们或许不认识陈云甫,但一定认识之前那一大串名衔。

       至于最后那句。

       “何谓秘书?”

       等杨士奇将秘书的意思解释出来后,这些位亲戚看向杨士奇的眼神全变了,这时候,杨士奇的叔叔发现跟着杨士奇一道来的孙有章,见后者亦是一身官袍,便小心问道杨士奇。

       “这位是?”

       “哦对,忘了同母亲大人还有几位叔伯介绍了,这位是咱们吉安知府孙有章孙府尊。”

       一听说陪着杨士奇来的竟然是知府,这下亲眷们更是吃惊,纷纷去问礼。

       孙有章面上带笑,姿态却是谦逊的很,面对众人的问礼,更是一一去还礼道好。

       宰相门前七品官啊。

       何况杨士奇还不只是陈云甫府上的门房小吏,而是实打实的秘书亲近人。

       谁都知道,只要陈云甫不倒台,杨士奇这辈子混个九卿之位一点压力都没有了。

       一群人寒暄了好久,孙有章才告辞离开,留下杨士奇一家继续话家常。

       杨母要去做饭,几个妯娌就抢着去做,只请老妇人安坐高堂,一叙母子相见之情。

       这个时候,杨士奇开了口。

       “娘,儿想要出去一趟。”

       “去哪?”

       “去找、找...”

       杨氏心中顿时有数,不由得皱起眉头来,轻声责怪道:“士奇,你现在可是阁老的近人,一举一动都挂着阁老的颜面,爱上一个寡妇,传扬出去,恐伤阁老颜面。”

       早年嫁入官宦之家,杨氏,可不是寻常妇人。

       “儿之事,少师亦知。”杨士奇垂下头,不过话语中却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少师他支持孩儿,这次少师仪辂专程来此,就是为了全孩儿之美。”

       听到连陈云甫都支持,杨氏再不多说,便言道:“既如此,我儿去吧。”

       得了允的杨士奇顿时兴奋跳起,直接冲出家去。

       他要向自己的梦中情人去求爱!

       更要让她看看现在的自己、现在的杨士奇。

       大明内阁首辅的秘书。

       通政使司右参议!

       杨士奇要告诉自己的心上人,礼法已经删减了,而且是他杨士奇亲自参与的!

       意气风发的杨士奇,方兴未艾的新生代,将要向世俗和传统,发起第一波挑战与冲击!

       自由,永远无法被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