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官、堂官。”

       陈云甫还在闭目,被这一声呼喊吵醒,抬起惺忪的睡眼。

       是面色匆匆的赵乾。

       昨日休值本是打算逛一逛这金陵城,结果倒了大霉,遇到城中纵马的混账,为了救邵柠把胳膊都给蹭破了几层皮。

       疼的一晚没睡好。

       还好,也算是英雄救美。

       想到昨晚上在邵家,那邵柠给自己上药时泪眼涟涟的样子,陈云甫觉得自己还能伤的再重一点。

       顶得住!

       “堂官。”

       见陈云甫还在发愣,赵乾赶忙伸手在陈云甫面前晃晃,急声道:“右佥都御史茹御史来了,点了名要见您,现在正在经历司等您呢。”

       这下陈云甫总算是回过了神,连忙起身整理衣袍官帽。

       确定没有问题后,拔腿便走。

       心里一个劲的纳闷,茹太素来做什么,还点了自己的将。

       赶等进了经历司的屋,陈云甫便看到葛思道敬陪下首,上首位坐着一个年逾六旬的干巴老头。

       想必,这便是那茹太素了。

       当下忙作揖见礼。

       “下官陈云甫见过茹御史、葛经历。”

       屋中正在交谈的两人缄了口,齐齐望向陈云甫,葛思道就笑着招手。

       “云甫快来。”

       陈云甫再揖谢礼,迈步走到葛思道身旁肃立着。

       “你就是陈云甫?”

       茹太素上下打量了陈云甫两眼,微微皱眉。

       这也太年轻了吧。

       这皱眉的神情自然被陈云甫看在眼里,当下心里就是一跳。

       这新来的上司不会对自己有什么意见吧。

       拱手。

       “下官正是。”

       茹太素就站起身,不冷不热的说道:“既是你,那便随老夫走一道。”

       你这莫名其妙的,老子跟你上哪去?

       虽然心中更加困惑,可面上陈云甫还是老老实实道了声诺,只说要回照磨所交代一二,又被那茹太素挥手拒绝。

       “老夫年轻时就在照磨所里司职过,那里没什么要交代的,让检校看着便是,你速速与老夫去刑部一趟。”

       本来听前半段的时候陈云甫心里还多少带点不忿,可听到后面就顾不上生气了,而是呀然。

       刑部?

       脑子飞快运转,陈云甫便想到了大概。

       等随着茹太素出离都察院,进入到茹太素的马车内,陈云甫就试探着开口道:“茹御史,此去刑部,是不是为了翁俊博的案子?”

       茹太素那古井无波的老脸上总算是有了一丝波动。

       “哦?你怎知晓的。”

       见自己猜对了,陈云甫总算是多了三分底气,开口言道。

       “茹御史来之前,邵侍郎一直都忙着浙江翁俊博一案,如今邵侍郎转任刑部,而您又来了都察院,那么下官想,为的还是翁俊博案,所以才敢斗胆猜测。”

       见陈云甫猜了出来,茹太素便颔首,总算是对前者有了一分满意。

       没看出来,这小子虽然年幼,但还是有三分机灵劲的。

       “你猜的不错,邵侍郎这大半个月一直在日夜加点审讯翁俊博,案子已经有了突破的眉目,所以邵侍郎和老夫说及,从咱们都察院去些人配合着再审一次。”

       从都察院调人去刑部审翁俊博?

       只听这话,陈云甫心里就瞬间明白。

       邵质看来是对刑部上下已完全的不信任了。

       同时,陈云甫也明白为什么会点自己的将。

       一旦案件真能有所突破,那么这份证供必然要迅速送进都察院照磨所保护起来。

       当然,也可能翁俊博抖出来的料更猛,那就不需要送照磨所,直接送皇宫大内了。

       就这般,一路上思绪万千的陈云甫跟着茹太素到了位于城西的刑部大牢,牢狱外,陈云甫看到七八个身穿都察院服饰的皂吏已经候着了。

       还有一个着的是正五品御史袍戴。

       “这位是浙江道监察御史余文新。”

       茹太素做了简单介绍,陈云甫自是作揖见礼一番。

       “不要多礼了,茹御史,咱们速速进去吧。”

       这余文新顾不上叙俗礼,茹太素一到便催着往大牢里进。

       “走吧。”

       茹太素、陈云甫两人跟着进了大牢,十几名都察院的皂吏也是紧随其后,一直将三人护送进了最内里的一间牢房后方止住脚步,但也并未离开,而是留在了牢房外把守着。

       这还是陈云甫第一次见到古代监狱。

       可能是因为被关押者翁俊博的重要性很大,所以这间牢房和电视剧里的形象有些出入。

       整体采光很好,面积也宽敞,除了一张床外,竟然还摆了一张桌子、一张条案,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个刑具架、一个老虎凳。

       此时此刻,老虎凳上正坐着一位,耷拉着脑袋,身上、腿上到处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伤口。

       一看便是用荆条抽出来的,翻着发黑的血肉,散发着令陈云甫隐隐有些作呕的臭味。

       想必,这个受刑者便是本案的主角,翁俊博了。

       而在条案之后,居中坐着的便是邵质。

       只是大半个月未见,邵质哪里还有早前的形象。

       整个人精神同样萎靡,头发、胡子都一绺绺的黏连在一起,脸颊更加消瘦,且可能是因为长期在这牢里的原因,浑身上下多了许多阴戾之气。

       “邵侍郎,我们到了。”

       余文新打了声招呼,那邵质便扭头看了看陈云甫等三人,开口。

       “坐吧,咱们开始。”

       声音非常干哑,刺的人耳膜很不舒服。

       “云甫。”邵质又言道:“今日,你来做文书,务必要一字不落的全部记下来。”

       陈云甫忙应声:“是,侍郎放心,下官一定不敢有误。”

       说罢,坐到条案一旁的矮桌后,铺纸提笔,静静候着。

       如此,负责翁俊博一案的四人审讯组便算是正式成型。

       主审官:刑部右侍郎邵质。

       陪审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茹太素、浙江道监察御史余文新。

       文书:都察院照磨所照磨陈云甫。

       一名狱卒走了进来,将一桶凉水泼在了翁俊博的头上,霎时间,这个一直低垂着脑袋的伤痕累累的嫌犯苏醒过来。

       “翁俊博!”

       邵质一拍惊堂,厉喝一声:“今日,你说也得说,不说也得说了!”

       陈云甫屏住呼吸,同样目不转睛的看向牢房中那个幽幽苏醒的男人。

       他知道,随着翁俊博的苏醒,洪武王朝的瑰丽画卷已经撕开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