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岳超念头转动,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怨愤之气。

       不论是朱儁,或者是皇甫嵩,对他都有天高地厚之恩,就算是他本性刻薄寡恩,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也没有办法轻视这等恩情。

       但是。

       此时此刻朱儁的决定,却让岳超难以理解认同。

       这是一万条人命,又不是一万只猪狗牛羊?

       一旁孙坚目光闪烁,很快就做出了决定,究竟是要重振家业呢?

       还是保全百姓呢?

       这对孙坚来说,并非是很难的选择题,更何况,眼前要他斩杀的,仅仅是一帮造反的贼寇罢了。

       孙坚大步上前!

       岳超按剑而立。

       牢牢阻挡在江东猛虎的面前。

       孙坚身后,程普、黄盖等四大家将,无不是做色看了过来,岳超身后亦有典韦出现。

       “嗯!”

       朱儁皱了皱眉。

       他完全没有想到,岳超的态度竟然这样坚决。

       只见岳超踏前一步,昂然开口道:“大丈夫立功名,取富贵,固我所愿,扫荡贼寇,平定天下,尚不失为英雄豪杰,可杀俘灭降,自古好男儿所不取,黄巾降卒既然由我岳超所纳,便是我岳家贵客,孙文台欲尽诛之,是陷我岳鹏翔于不仁不义耶,超虽鄙薄,安能坐视?”

       沧浪!

       孙坚一抖祖传古淀刀,虎目之中射出森然的杀机。

       他武勇过人,政治智商也极敏锐,岳超敢出此言,脑后反骨已现,大有与恩主朱儁分道扬镳的意思,今日就算是一场厮杀,也非是难以理解的事情。

       朱儁也听出岳超话中的意思。

       他倒并不认为岳超有反的心思,岳超此言,不外乎想告诉天下人,黄巾虽然由他所俘,最终处决,他却无能为力。

       说白了。

       就是岳超看出保不住这一万黄巾俘虏,想要将自己撇清罢了。

       脑海中不由涌现出岳超长葛相救,斩杀波才的过望功绩,朱儁心中,忿然不已,心中暗道:“大丈夫为国效忠,何惜一点点儿声名?”

       说实话。

       此刻的朱儁对岳超失望透顶,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让他如孙文台一般看中的陈留俊杰,竟然如此狭隘?

       将自身的利益,看得比大汉的利益还要重?

       而同时。

       岳超对朱儁也挺失望的。

       堂堂大汉名将,只知杀戮无辜,面对手无缚鸡之力的黄巾降卒,竟然也不问是非,斩尽杀绝?

       而这些俘虏,很多可能是受到裹挟,被迫从贼的贫寒百姓。

       “不若这样!”

       曹操迟疑了一下,开口谏言道:“皇甫将军不久即至,既然我等各执一词,不如权且等待一段时间,等到皇甫将军兵马到此,定然可以拿出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主意。”

       朱儁心中微有意动。

       岳超却仿佛被人浇了一盆冷水一般冰凉。

       皇甫嵩是什么样的人,岳超了解的可能不够准确,但是,皇甫嵩对于蛾贼的态度,岳超却是太清楚了。

       朱儁战黄巾,仅仅是拒不接受投降。

       皇甫嵩在历史上,却有真有坑杀黄巾降俘的记载。

       朱儁尚且不愿意轻易放过降俘,皇甫嵩能放过这些人?

       然而。

       事到如今。

       除了这个办法,他岳超一介寒微,连此刻的三河校尉的身份,都是前校尉战死,临时顶替的,他又有什么能耐,可真正阻挡朱儁的决定。

       岳超眉头紧缩,迟迟不发一言。

       朱儁朗声开口道:“孟德、鹏翔,你们年轻识浅,心怀慈悲,那是应有之义,老夫不怪你们,不过,叛逆寇贼,人人得而诛之,当斩尽杀绝,才可以端正国法,妇人之仁又有什么用处?”

       “不瞒你们!”

       朱儁朗笑道:“早在出京城前,老夫便与皇甫将军有过商议,必须杀一儆百,不容一个黄巾有逃脱王法的机会,所以,请示皇甫将军之言,绝无必要!”

       “闪开!”

       孙坚得了准信,一把将岳超从身前推开,大步流星而去。

       “嗯!”

       典韦手握重戟,便要上前。

       却被岳超挥手拦住。

       此时此刻的他,身份实在是太卑微了!

       面对朱儁这样的大人物,所能够做出的选择,不外乎两个。

       一是举枪血战。

       如此,他岳超与黄巾又有什么区别?

       不是反也是反了。

       二是伏地哀求,希望朱儁的心肠,可以被岳超的眼泪给哭软了。

       前者他并非是做不到,失去的却是将来的前程。

       后者他却根本做不到,就算岳超做得出,如朱儁这样百战沙场的老将,也不能被眼泪所融。

       一方是锦绣前程,一方是无辜之人的性命......

       岳超,终究是选择了自己的前程。

       “文台,鹏翔!”

       曹操一双漆黑有神的眼珠子,接连转动了两下,神情无奈的望向孙坚,又转头看向岳超。

       最终。

       长长叹出一口气。

       表示自己尽过了最大的努力,却依旧无能为力。

       岳超一句话也不说,默默从怀中取出三河校尉的令牌,迈步到一员军侯的身前,然后,放在了他的手中。

       “吁!”

       一声呼哨,两匹骏马飞驰而来,岳超与典韦翻身上马,岳超道:“朱公保重,此处非超久留之地,欲往别处建功立业,前番两位将军提携栽培之恩,岳超没齿不忘,日后但有所成,必定披肝沥胆以报。”

       朱儁慨然叹曰:“难道大汉社稷,比不上你一个人的小小声名?”

       岳超朗声回应道:“我为国家而追随您,今为仁义而背离你,有一言不吐不快,请公明鉴,超本贫寒之士,见识鄙薄,却也知没有失去了仁义,国家还能安定的道理,朱公与皇甫将军或者是对的,超却不觉得自己是错的,我等道不同,难相共事,超告辞了。”

       一番话落下。

       岳超暗暗苦笑。

       想不到自己竟然步入吕布、刘玄德等人的后尘。

       投刘岱而不用,投朱儁而不和,自己莫非真的与魏延一般,脑后生有反骨,难以与天下诸侯并列一殿?

       岳超也猜测到,如此下场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自我个性过于强烈,原则红线设置的过高。

       然而。

       岳超并不被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后悔。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能有什么,此刻他正在为了心中的希望,一步步迈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