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明知对方来了之后,极有可能顶替自己,依旧头铁推荐的人,我们一般称呼对方大公无私。

       那么,周瑜和诸葛亮是这样的大公无私的人吗?

       很明显不是!

       周瑜气小,可不是一句妄言,他是真的有一些自傲和气量小。

       诸葛亮同样是这样,或者准确的说,诸葛亮是控制欲强。

       这一点从后汉书和他自己写的出师表就能够看得出来。

       在后主时期,也就是刘禅为皇帝的时期,诸葛亮将所有季汉的大权一手抓。

       事无巨细,皆由丞相钦定。

       不光下面的臣子们,有什么事,都需要诸葛亮钦定,也就是他点头了才能办。

       这其中,就有很他在名义上属于平级的蒋琬,费韦等人。

       不光季汉的大臣们以诸葛亮为首,就连皇帝刘禅也被诸葛亮架空。

       可以说,诸葛亮的控制欲,可不是一般的大。

       这个时候,庞统说完来刘备这边,你觉得诸葛亮能乐意?

       可别忘了,诸葛亮很庞统早就认识,是少时好友,庞统有多大的能耐,他诸葛亮能不知道?

       可以说,庞统来了,诸葛亮的权利,之至少要分出去一半。

       所以,别看诸葛亮给庞统写了一份信,但是他却没有提醒刘备。

       庞统先去的江东,结果被人乱棍打出,这让庞统就瞬间感觉出了不对劲。

       所以,他去见刘备的时候,就留了一个心眼。先是藏拙,让刘备不满自己。然后当着刘备的面。展示自己的才能。

       这才让刘备对庞统刮目相看,给了庞统副军师的职位。

       可即便是副军师,比自己军师的职位矮一头,但依旧让诸葛亮感觉到了威胁。

       这也是后来,刘备入蜀时,诸葛亮不愿意前去的愿意,因为那个时候,诸葛亮觉得自己在刘备这边没有以前受重视,有一些怠工。

       庞统跟随刘备入蜀,这是他第一次独当一面,他急于想要证明自己。所以犯了冒进的错。

       不过,话说回来,庞统之所以会选择冒进,一方面他是为了跟诸葛亮争。

       另外一方面,他也知道,那个时候,刘备想要益州,但是为了维持自己的面子,他只能装出一副不愿的表情。

       庞统何等聪明?刘备的那一点小想法,早就被庞统猜透。

       所以,庞统就在考虑,怎么才能让刘备,名正言顺的进攻?他想来想去,就想到,只有把刘备,放在被害者的位置上,才能正大光明的让刘备进攻益州。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让原本属于侵略益州的刘备,变成受害者呢?

       很简单,只需要刘备一场大败即可,毕竟嘛,刘备入蜀是为了帮助你刘彰对抗汉中张鲁,结果自己的人马刚到益州,就被你刘彰给偷袭了,这难道还不是受害者?

       所以,庞统才会选择冒进,因为只有冒进,才能给益州军机会。

       这一点庞统想到了,刘备自然也想到了,所以在他的默许之下,庞统带着人马,走小道冒进,给了益州军机会。

       但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一场诈败,却在张任极品运气之下,变成了真败。

       不光如此,庞统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这还真的是,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

       所以说,在刘协看来,庞统真的是死的冤。

       这里需要提点一下,如果庞统没有死,那么这后面的事,还真的不好说。

       不说最后刘备一统天下,但最次也得是个隔江南北对峙的局面。

       这里说的隔江对峙,是指的刘备和曹老板。没有江东孙氏啥事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周瑜死后,江东顶级谋士方面,差了刘备和曹老板不止一筹。而武力方面,更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

       有庞统和诸葛亮加持的刘备,那绝对是超勇的。

       毕竟庞统的军事才能,这一点是诸葛亮都承认自己不如对方的。

       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庞统最后还是死在了落凤坡。

       不过,这跟咱刘协有啥关系?现在才197年,距离历史上庞统死的213年,还有足足16年的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自己难道还不能统一大汉?

       大不了,收服庞统之后,不让他入蜀,或者是,直接把张任给挖过来。

       他就不信了,不让庞统去落凤坡,不让他入蜀,他庞统还会被张任杀。

       看着一直低着头,奋笔疾书的庞统,刘协很满意的点了点头。光是这一个态度,就此旁边一直装深沉的诸葛亮要好很多。

       刘协关注了一会庞统之后,他就把目光转向他处。

       而这个时候,刘协突然见到一名士子,很怪异。

       怎么说呢,一般的士子,脸上都带着一股子书生气,眉清目秀。

       但是这名士子,怎么说呢,他的样子很帅,但少了一股子书生气息,反而多了一股子武将才有的杀气。

       身体也异常壮实,根本没有书生特有的纤弱,反而多了一丝魁梧。

       如果不是他穿着文衫,头戴方巾,在哪里奋笔疾书,而是给他套上战甲,在给他配上战马,好好的打扮一下,绝对看上去一名将军。

       “魁梧,壮实?士子?”刘协看着那名年轻人,喃喃的说道,他的脑海中,突然多了一个人名。

       徐庶!

       “有意思,徐庶也来洛阳了?这么一看,刘大耳的前中后期,能够扛鼎的谋士都来朕这里了。”

       “那朕倒想看看,你就被拿什么发家,拿什么跟朕斗?就凭关羽,张飞?”

       “如果他俩顶用,你也不会像条狗一样,被人追着撵了!”刘协突然觉得自己好爽!

       这就好比,大热的天,突然吃了大口,冰爽的冰淇淋,喝了瓶雪碧。

       刘协拿起自己身前桉几上的狼毫,在帛书上写下了几人的名字。

       他准备让人留意这几个人,等到文比大会结束,就把他们收入囊中。

       这样这几个人的名字之后,刘协又转头朝着其他地方看去,他想看看,还有没有未出仕的才俊,是自己忽略过的。

       结果,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还真的让刘协发现了一名年轻人。

       此人目光如炬,鹰视狼顾,眼神当中,充满了锐利和锋芒,

       如果要找一种动物来形容,刘协觉得狼,就可以精准的形容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