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儒这个耿直的大傻子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他们这些狡猾阴险之人还是知道的。

       就像洪武年间有人跟朱元璋说有民间百姓丰收要多交税收一样,朱元璋都能喷一句扯犊子,你以为百姓和你一样傻,向国家多交税收,你赶紧给我滚滚滚。

       像杨士奇这样狡猾奸诈有能力,又见过底层百姓生活的官员,实在太知道恢复井田的结果了。

       朱允炆搞了四年都没弄到底层恢复井田制的程度。

       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允许百姓多耕荒田,允许他们到处耕种,只要耕种了土地就是他们的。

       一时间有很多百姓都拥有远超正常的田亩数量。

       永远都是竞争才能进步,这也是洪武年间百姓越来越越富裕的原因。

       现在你一下就要来井田制,把天下田地收回国有,随后再进行统一分配。

       抱歉,井田制一但实行就不只是世家豪门大族反对,百姓都会一起反对。

       这也是朱棣再打进南京城后,很多地方都是传榜而定的原因。

       有见识的,知道朱允炆和方孝儒要干啥的,都不想支持他们。

       扑通一声,大明战神李景隆跪了下去,鼻涕眼泪往下流。

       “陛下,我李家的土地和家业都是父亲陪太祖皇帝出生入死打下来的。

       不能交啊。”

       “陛下,臣弹劾方孝儒祸乱朝纲之罪。”

       李景隆真的怂了。

       他就是一个废物,一个靠着父亲家产混日子的人。

       好不容易混到了位高权重,怎么能放弃呢。

       武将们有了李景隆做表率,一个一个都跪下大哭不已,就连之前一直忠心于朱允炆的平安和盛庸都跪下来哭诉。

       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小胖子朱高炽一脚迈出,走到众人之前。

       “父皇,新朝刚刚建立,不宜大肆杀戮。”

       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凛然。

       看的周围人眼睛发直,武将看向朱高炽的眼神都变了。

       姚广孝有点迷糊,朱高炽平时挺精明的,今天咋迷糊了。

       “父皇,周礼和井田制是圣人推行的礼仪,我们应该遵从。”

       朱高炽的第二句话更是震惊了世人。

       旁边的人看朱高炽的眼神都不对了。

       这个小胖子难道今天早上吃错了东西,把脑子吃没了。

       朱高炽不等其他说话,继续道。

       “故而我建议父皇,既然要实行周礼,那就先对方孝儒先生实行,让他以身作则,先把方家的田亩和钱财拿出来分给靖难之疫中阵亡的将士家属。”

       其余人倒吸一口凉气。

       卧槽,真狠啊。

       这个小胖子真阴险啊。

       “如果还不够,我们就把方先生的九族还有那些靖难遗孤的家产都井田制掉。”

       什么叫做杀人不见血。

       这就是了。

       “陛下,天下太大,评判完方先生恐怕已经垂垂老矣。”

       “既然如此,就先让被井田的靖难遗孤们来一次评判。

       包括方先生的家人们。”

       朱高炽浑身肥肉颤抖,脸上笑眯眯的,但是他身后之前那些对他有意见的百官和武将都笑了。

       完美的方案。

       你方孝儒不是圣人吗?

       那就让你的家人先来评判好了。

       你方孝儒不是战友成群吗?

       那就让你的战友家人来评判好了。

       朱棣满意的看着自己的长子,除了胖,其他的都没问题。

       尤其是智商,脑袋完全在线。

       尤其是再想想解缙的那句好圣孙。

       真是完美,他大明往后还能再看他五十年的。

       未来光明无比。

       事情一件一件解决,大家的心也慢慢停了下来。

       终于不那么刺激了。

       “来人,带靖难家人上殿。”

       朱棣觉得自己儿子和姚广孝真不错。

       他朱棣大儿子智勇双全,哦,勇力除外。

       二儿子武力超群会打仗,多次救自己于危难之间。

       三儿子水平也不错。

       姚广孝更是自己的人生导师,在人生的选择上,屡屡为自己指明道路。

       姚广孝则是趁着这个时间把心神沉入聊天群内。

       聊天群内没人说话,姚广孝上来就是@全体成员。

       我精通佛道儒—

       “各位,我按照苏施主的办法,联合储君已经把事情都整明白了,接下来就是把方孝儒活生生的气死。”

       姚广孝用最快的时间把一切都说明白。

       李世民和诸葛亮心情激动。

       真不错,这个分解敌人的办法用起来就是爽。

       我不会改历史—

       “你们还别说,苏曦小子的办法就是不错,我马上就能开朝会,把包税制扔出去,接下来就看世家自己的反应了。”

       李二雄赳赳,气昂昂的去上朝。

       朝会前,群臣都笑嘻嘻的商量怎么打压李世民的皇权。

       在他们看来突厥不重要,反正都是穷鬼一个,他们也挣不到几个钱,挣的那些钱都是国家的。

       房玄龄和魏征则是在思考在给世家让步的情况下,他们怎么从草原上压榨利益。

       长孙无忌默默的站在一边,神色冷漠的盯着一切。

       笑吧笑吧。

       你们现在笑的有多欢,待会哭的就有多惨。我也想看看那些世家到底变成了什么鬼样。”

       诸葛亮很烦躁。

       他们诸葛家也是世家,听说后来发展的也不错。

       可一想想东汉时期还有点正能量的世家已经进化成了恶龙诸葛亮就很烦躁。

       东汉黄巾之乱后,天下还能够稳定运转的一个原因就是世家主动安抚安稳了一批百姓,虽然他们给百姓贷了高利贷,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催促过。

       像蜀中这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还是一片盛世之景。

       世家的一部分作用就是安抚地方人心。

       朝会开始之后,静静的看那群世家表演。

       “陛下,臣等还是建议对草原施展怀柔之策。”

       温彦博一马当先,意气风发,仿佛此时的他就要功成名就,留名千古一样。

       “爱卿继续说。”

       李二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长孙无忌眼神冰冷的记录那些进言的官员,准备秋后算账。

       “陛下,臣等认为应该采取以蛮夷治理蛮夷的态度,让他们为大唐戊守边疆。

       每年收取一定的税额就可以了。”

       温彦博继续道。

       “只要我们时常赏赐,我们相信,突厥民族会感激我们的。”

       什么叫做舍己为人。

       什么叫做大义。

       这就是了。

       诸葛亮想弄死温彦博,开始思考东汉时期的温家是谁,要不要下次北伐的时候路过一下他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