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尔朱世隆先派人悄悄打探元子攸在府,便于深夜时分敲开了元子攸的府门。

       元子攸知尔朱世隆半夜来访,必有重要的事,见礼毕,便直接了当地问:

       “爱卿奉太后之命,阻止尔朱荣罢兵,尔朱荣屯结在晋阳的五万大兵可能退去?”

       尔朱世隆一句不言,抬头看了看元子攸,又侧脸看了看左右两边的侍女宫人,欲言又止。

       “你们都退下吧!〞元子攸明白尔朱世隆的意思。

       见所有的宫人侍女都已退去,尔朱世隆依然不放心,担心隔墙有耳。

       “爱卿请放心,但说无妨!”

       元子攸说道。

       这时尔朱世隆才压低声音对元子攸说:

       “尔朱荣将军已向天下人发出讨伐太皇太后的檄文,过不了几日大军将东指洛阳。明公意欲立长乐王为帝,以服群臣,以主社稷,特令臣先来告知王爷!”

       “吾无德,不可以为君!”

       “武宣王(元子攸之父元勰,谥号武宣)以孝为本,忠于社稷,德行广播,且文谋武略为天下人所爱戴,深得民心!王爷亦天资禀赋,卓而不凡,又为先皇伴读,为世人所喜爱。如今太后淫乱,鸠杀主上,惟有王爷可使人心归宁。还望王爷不要推辞!”

       在尔朱世隆的再三劝说下,长乐王元子攸方才答应。

       当夜趁着月黑风高,尔朱世隆便携全家逃出了洛阳。

       第二天直阁尔朱世隆携全家逃出洛阳的消息传来,胡太后惊恐万分。她心里明白,尔朱世隆昨日所奏全都不实,尔朱荣不日将大兵前来,于是惶惶不可终日。

       当夜便梦见一团黑云,从西北角直冲东南,只见日月俱破,星象皆暗。不一会儿云散,有太阳从西南出现,光芒灿烂。

       有人奏曰:“此乃长乐日也。”

       果见鸾旗黄盖,皆是天子仪仗,去迎长乐王元子攸为帝。只见皇驾浩浩荡荡从阊阖门进入,来到太极殿,百官三呼万岁,声震动天……

       “放肆!”

       胡太后大声喊,随后惊出一声冷汗。

       “太后,太后……”

       徐纥、郑俨紧握太后双手。

       “禀太后,宫外有一瑶光寺老尼要见太后!”

       “她来干什么?!不见!”

       未等宫人退下,胡太后又忙道:

       “宣她进来!”

       只见一老尼虽身形枯槁,但眉眼间自有一段风流。

       “胡容筝,你鸠杀天子,有何面目百年后去见列祖列宗!有何面目面对先帝元恪!”

       “诩儿突然暴崩,我也非常悲痛。正在追查真凶,你何以胆大妄言!”

       “先是假生太子,谁知是女,将天下人视为儿戏!太后欲行废黜,徐纥、郑俨成弑逆,瞒得众人,瞒不得我!胡仙真,你上愧对先帝,下愧对黎民,但你忘了衅从内起,祸自外来!过不了多久,这六宫粉黛都会成为刀下之魂,这八百军州全都会落入他人之手!”

       “贱人,看在先帝的份上,我容忍你这么多年,现在竟敢以妖言惑众!就怪不得朕了!”

       “哈哈哈……”

       老尼大笑。

       “天子刚被你鸠杀,你又要杀死先皇皇后么?我冯妙连不怕你杀!怕你也活不了多久了!”

       说罢,拂袖而去。

       太后呆了半晌,两旁宫女惊得魂胆俱消。

       此时洛阳城内纷纷传言胡太后将大祸临头,胡太后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下令缉拿长乐王元子攸,但长乐王元子攸也于昨夜携全家逃出洛阳城。胡太后从心底有一种众叛亲离的恐惧,从未有过的孤独将她笼罩的几近窒息。她暗暗下决心要趁黑夜派人到瑶光寺杀死冯妙连。

       “太后,大事不好了!”

       又有黄门表章呈进。

       “何事如此惊慌?”

       “尔朱荣的军队已过太行山,不日将到达洛阳!”

       “速召王公大臣到崇训宫来商议对策!”

       然而诺大的崇训宫的大殿上,竟没有一个王宫大臣肯说话。诸王都恨太后婬逆,不肯献策。

       “难道大家要眼睁睁地看着北魏江山毁在羯胡之手吗?!”

       但包括高阳王在内的王公大臣都恨太后鸠杀正值盛年的天子,不管太后如何声泪俱下,情真意切都不肯说一句话。

       胡太后内心深处几近崩溃。但她依然强装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