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有对抗之策?”太后看着方运。

       所有高官也都盯着方运。

       “并无。”方运答道。

       殿中仿佛有寒风吹过,吹进每个人的心中。

       太后缓缓道:“哀家早就得知,柳山已经乘船北上,明日便抵达京城。”

       “他毕竟是人族大学士,想来京城游览并无不妥。”方运淡然道。

       太后看了方运一眼,只好直说道:“若是待杂家全力施为,镇封景国,他振臂一呼,您又当如何?”

       “打断他的胳膊。”方运道。

       众官哭笑不得,却依旧板着脸。

       太后怒道:“哀家没与你说笑!若是他站在金銮殿外,告诉哀家和百官,只要弹劾你,让他重临左相之位,杂家便可放弃镇封景国,我们如何选择?”

       “不用选择,他走不到金銮殿。”方运淡然回答。

       所有人都感觉方运的唇齿间,闪着剑光。

       众人立刻意识到,方运可是人族的一尊杀神。

       葬圣谷关闭如此久,一些有关方运的消息也开始流传,不仅是人族,各界、龙族和妖蛮那里也都有一些传言。

       在传言中,方运凭借一尊大圣负岳遗骸,无所不能,追着葬圣谷众圣满地跑,杀死无数的凶灵和妖蛮。

       张破岳突然重重一叹。

       太后文道:“张爱卿,你有话要说?”

       “有。”

       “请直言。”太后颇有兴趣,期待张破岳能说出对抗杂家的手段。

       “我在想,我用尽手段都杀不死柳山,但在方运看来,柳山只是随手可以杀死的人。他是执道者又怎么样,方运一定有办法。所以,我有点嫉妒方运。”

       太后白了一眼张破岳,道:“那张爱卿如何对付杂家?”

       张破岳一摊手,道:“我一个小小的大学士,能有什么办法?到时候景国国灭,方运跑到圣院躲着,我也跑。争取加入武国或启国,想办法对庆国宣战,杀一点是一点。”

       太后露出一副不应该问的表情,随后看向曹德安,道:“曹相,您老成持重,有何看法?”

       曹德安轻轻摇头,道:“除了张破岳,您问任何在座之人,都只能得到相同的答复。我们,已经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方虚圣身上。”

       太后忍不住问:“那陈家……不会相助吗?”

       众官面色怪异。

       曹德安犹豫数息,才道:“我们都希望他不要出手。”

       太后愣了一下,立刻明白。

       陈观海若出手,宗莫居必然会阻止。

       以陈观海的脾气,宁可舍却此身,也不会低头。

       那么,要么其余众圣出手拦截,要么其中一位失败。

       陈观海失败的可能性更大。

       无论怎样,都救不得景国。

       “那……方虚圣,您能从血芒界请来那尊负岳半圣吗?”太后期待地看着方运。

       方运摇摇头,道:“我从葬圣谷给他带了重要之物,他此刻正在吸收力量,在血芒界沉眠。”

       “那龙族呢?”

       “龙族和法家一样,不可能干预人族内争,只是会助我。”

       “那古妖呢?”

       方运没有回答。

       太后也没有再问。

       方运道:“杂家通过法家,向我透露杂家的底线。”

       “什么底线?”

       众人目光灼灼,紧盯方运。

       “杂家允许我带着景国人迁徙到血芒界,若是我能封圣,杂家也不会阻挠我们重建景国。”

       “欺人太甚!”太后猛地一拍桌子。

       辅相杨旭文道:“方虚圣,现在杂家狗急跳墙,远远超出大家之前的预料,老夫也听到一些消息,情况不容乐观。不过,老夫在这里要您一句话,若是景国国灭,您是否愿意带着皇室以及一些景国子民前往血芒界,在血芒界重续景国?”

       桌子下面,太后双手紧紧揪着衣裙。

       方运郑重点点头,道:“诸位放心,一旦不敌杂家,我会将皇室迁移到血芒界,并仿照京城新建一城,将其赠与皇室,保景国不灭。”

       太后眼中泛着泪花,感动道:“多谢方虚圣。”

       “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方运的语气里充满了唏嘘。

       众官觉察到方运的语气,目光暗淡,如果不出意外,景国皇室必然会迁移到血芒界。

       张破岳道:“血芒界人丁稀薄,我看,不如您干脆号召景国子民,全部迁入血芒界。可能消耗的力量会多一些,但对陈圣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到时候,不仅仅人,连工坊、机关和种种财富也一起搬入血芒界。在血芒界,您想怎么革新就怎么革新,谁都管不了您。”

       “这是绝户计啊。”曹德安道。

       众官也随之点头,若将大批景国百姓迁入血芒界。临走前再进行破坏,最后到庆国手里的只是烂摊子,也算是出一口恶气。

       “绝不能让庆国多得一粒米!”太后的声音里充满了恨意。

       杨旭文道:“如此一来,是否可以下达一些政令,为进入血芒界做准备?”

       无人回答。

       太后却道:“劳烦诸位爱卿在不惊动百姓的前提下,为撤离做准备。”

       曹德安点点头,道:“老夫主管户部,此事便由老夫主导吧。前几日不会走漏风声,待法家离开,怕是纸里包不住火,各地官员必然会猜到。”

       “到了那时,也顾不得许多,猜到便猜到吧!”

       众人似乎已经就此事达成一致,又谈了一刻钟,便各自散去。

       庆国,丰州。

       “大都督,我们明日还要进攻丁县吗?”

       “此刻不宜轻举妄动,当等待君上圣旨。”

       长江源头的昆仑山。

       南海、西海和北海龙族正在讨论。

       “哼,杂家竟如此不堪,被一本破书阻挠了。”

       “那不是书,是律法。”

       “不说废话,我们应该如何?”

       “只能再等等,见机行事。”

       景国,京江大运河。

       前不久,水殿在景国挖掘一条连通京城与长江的大运河,成为景国仅次于长江的主干水道。

       一艘飘扬着“柳”字旗的船上,一众读书人站在柳山身后,而柳山站在船头。

       “柳公,我们应如何应对?”

       “减慢航行,在路过的码头延长休息时间,算好时间,在法家圣道文会结束后,再入京城!”

       计梧大声道:“柳公的旗帜,必将再次在京城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