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马谡兴奋的睁开要,整个人开心得都要裂开了。

       昨夜,他终于弄清楚了一片叶子最多能有几根刺。

       这很不错。

       唯一的问题是元神消耗过多,出帐的时候,寒气令他狠狠地打了好几个冷颤,若不是大儿子马温眼疾手快扶住,他就要大出洋相了。

       不过,一看马温那如油焖大虾般红的脸色,马谡就知道,这臭小子一定偷偷听了一些他这个年纪不该听到的东西。

       于是干脆将身体重量全部架在他肩膀上,休息了一会,去吃了顿烤肉,顺手带了一份回到营帐,交给大巫师,而后倒头就睡。

       再醒来时已是下午时分。

       马谡感觉恢复了一些体力,便来到工地上视察道路进度。

       见父亲来了,马温连忙递过来一个大刨锹,自己挥舞着特的制小刨锹,卖力的干了起来。

       没挥舞几下刨锹,马谡就干不动了,拄着锹把喘起了粗气。

       不一会儿,马温也放下手里的刨锹,红着脸,支支吾吾道:“父亲,我今年都十六了。”

       马谡凝视着马温,赞许道:“嗯,不错!明天给你换个大刨锹。”

       马温吭哧了一声,低下头继续开干。

       傍晚的时候,他又提了一句:“父亲,我长大了。”

       马谡仔细瞅了一眼面相仍显稚嫩的马温,摇摇头道:“天都黑了,晚上咱们不加班修路,明天再换大刨锹吧,别急。”

       “……”马温郁闷的扛着小刨锹走了。

       翌日一早,马温“如愿以偿”的扛起了大刨锹,干活时拉长了小脸,满腹惆怅。

       三大部将见状,纳闷不已。

       张休忍不住,好奇道:“大公子,为何闷闷不乐呀?”

       此言一出,周遭民工纷纷竖起耳朵。

       有大瓜呀,得吃!

       黄袭在一旁附和道:“是呀,大公子为何闷闷不乐?是卑职给你那本玉*经不好看?别慌,我这里还有本天罡三十六手,地煞七十二......”

       李盛一把扯开黄袭,没好气道:“公子才十六。你就给他看这种书,也不怕马将军找你算账!”

       黄袭哈哈一笑,混不在意道:“十六不小啦,我十五都娶亲了。”

       张休闻言一怔:“你之前不是说你二十岁才成亲的?怎么又变成了十五?”

       李盛也怔了一下,恍然大悟道:“老张,别理他。”

       闻言,周遭众民工旋即回过味来,轰然大笑。

       工地上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建宁――云南大道总长一千里,这次民工只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整段道路的修缮铺设,这还是中途休息了五天的结果。

       这是因为路越修技术越熟,民工们相互之间懂得了配合,不再是盲目单干,速度因此比之前更快了。

       预计,整条大道将赶在三天后,也就是十二月底前完工,加上之前修好的两条路,成都至南中将形成了一个“人”字形的交通网。

       在修路这一年里,马谡收获良多,最重要的收获有四个。

       第一是发现了大量可以替代水泥的火山灰,这也是唯一在这个时代建造出水泥路的办法。

       使用火山灰不受限制,只要有火山的地方就有火山灰,南中多山,恰好就有很多死火山,灰色的、黑色的火山灰到处都是。

       第二个收获是在火山灰中发现了一块融化后凝固的,磨盘那么大一块红色金属。

       鉴定过后,马谡发现这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市面上见不到的赤金。

       当即心下一动,命人打造了数把赤金匕首,数百枚大小不一的圆勋章,并在每一枚勋章上刻上“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四等功”、“五等功”。

       经过一顿勐如虎的操作,磨盘大的赤金也被霍霍一空。

       第三个收获就是与大巫师喜结连理,为蜀汉基本国策献出了绵薄之力。

       第四个就是收获了一支训练有素、且极其耐糙的工程队。

       这是四个非常有价值的收获,第一个可以用于修路,无限修路。只要路修的够多,蜀汉未来发展的速度基本是远超魏国和吴国的。

       第三个就更不用说了,一看到大巫师那万般慵懒风情,马谡的嘴角就忍不住咧开好宽,“库库库”傻笑起来。

       个中美妙,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四个收获自然是无价之宝,一支训练有素的工程队,会给一个帝国装上腾飞的翅膀。

       无基建,不强国。

       不过,也不是所有事情都一帆风顺。

       江汉平原战场,魏吴两国仍在相持,且已经一个月没有战事了。

       得知这个消息,马谡心中就莫名多了一个冲动,一个强烈的、立即赶赴前线的冲动,这冲动诱惑着他,让他放弃修路的琐事,直接跑到江汉平原,哪怕身赴险境,被射成箭猪,只要能挑动两国继续大战就好。

       这冲动强烈的时候,几乎压抑不住。

       好在,处于贤者模式的马谡很快冷静下来,意识到司马懿和陆逊都是顶级军事天才,很难会被人一而再再而三利用而不自知。

       不过,司马懿和陆逊虽然老练,毕竟两人都是人臣,人臣最终还是要听人君的。就算不能直接干扰到两人,但只要影响到魏帝曹叡和吴帝孙权两人其中之一的心境,令他们不惜一切开战就可以了。

       经过缜密的推理,马谡敏锐地想到了一个令魏、吴两国继续打下去的办法。

       阴险。

       这计策太阴险了!

       哼哼哼,司马懿,接招吧!

       想到就做,马谡立即兴冲冲的回了营帐,将一旁的桉台拉到中间。

       大巫师脸色刷的一下就变了。

       马谡不理她,掏出笔墨在桉台上一阵挥毫泼墨。写好后抓来老鹰,看着它飞入空中,变成一个小黑点,消失不见,心里一阵快意。

       建云大道已经基本完工,该铺设的路面都铺设了,该加固的地方也都加固过,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无事可做了,还有两条主干道等着修。

       修路,可比打仗重要多了。

       马谡在云南郡又干了五天,这期间,一直在下雪,虽然马谡在帐篷里干活不受影响,但两万民工都叫苦不迭,修路的速度大大减缓。

       原本三天能干好的活,愣是五天才勉强做好。

       在雪地里连日劳作之下,各条小道也都变得得泥泞不堪起来,运送水泥的的木板车几次都陷进泥地里,还是靠着众民工的齐心协力,才将车轮子从泥地里拔出来。

       因此,道路完工之后,马谡干脆又放了好几天假,这才领着工程队赶赴下一个工地。

       很快,便到了建宁――越嶲段的开工地点,

       这天,在又一次打发走马温“我长大了”的暗示后,马谡大手一挥,两万民工立即热火朝天干了起来。

       而在两万民工看不见的地方,马谡也在努力地干活。

       干活虽然令他疲惫不堪,却也使他愉悦有加。

       拓宽道路,将道路修建到未曾到达过的地方,总是能激起人们内心的季动。

       修路是会上瘾的。

       ………

       大魏京都洛阳,皇宫。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

       但曹叡的心里更冷。

       那只奇怪的老鹰又来了,又带给他一封信。

       信上说:“以司马仲达千里击孟达之能、弹指退诸葛亮之智,区区自守之贼陆逊,焉能是其一合之敌?”

       “如今大魏东线主将满宠已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兵进巢湖,剑指建业。而大将军司马懿却手握八万雄兵,与陆逊五万人相持不战,如此明显的贻误战机、养寇自重之举,陛下莫非视而不见?”

       司马懿。

       你很好!

       曹叡捏紧了拳头。

       事实确如信上所说,诸葛亮那么能打,司马懿都摆得平。区区陆逊,司马懿没理由打不过。更何况,为了保证江汉战线的绝对优势,曹叡还拨了一半中军,也就是五万精锐人马赶赴樊城,是为司马懿后援。

       如此强大的兵力,司马懿居然稳守不战?

       朕是让你去守城的吗?

       岂有此理!

       曹叡越想越气。

       立即叫来太监,起草圣旨一道,着八百里加急送往襄阳前线,敦促司马懿速速与陆逊决战。

       当然,曹叡也是一个知道兵事的君主,知道临战决机,不可定期,所以也就没有在圣旨上设定期限。

       但圣旨上的措辞异常严厉。

       传旨太监走后,曹叡拿起两封信,对比一番后,蹙眉沉吟起来。

       很显然,有人在利用他。

       但此人用的是阳谋,信上言之有物,他不能不吃这个阳谋。

       曹叡起身走出大殿,伫立楼上,隔空眺望南方,只见天地间灰蒙蒙一片,雪花飘零而下。

       远处,天空压得极低,与地面连成一片,一如他的心情,压抑且茫然。

       大魏能否平定江南。

       就在此一战了。

       司马懿,你可别令朕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