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劫借着说道:“秦国的内外之患,皆于你燕国有关,当然,外患乃是抵御外族,此乃我华夏之臣子的责任,本侯也就算了,但你燕国,身为武王之后,却垂坐于庙堂,身上流在华夏血脉,却不思替百姓抵御强敌,于心何忍?说到底,这丘林,还是你燕国的宿敌,你让本侯来抵御?天理何在?”

       姬丹垂着头。

       樊於期说道:“秦侯,我燕国自然也想抵御外敌,这,这,可是,那胡人只打雁门关,我等确实无可奈何,然而,两国军事,我燕国又岂敢踏入秦国土地半寸,有心相助,也却无力啊。”

       姬丹一听,立刻说道:“对啊,孤有心相助,可没有办法,那胡人若是来燕国,孤绝不手软!”

       “有心相助?如何相助?”

       姬丹被苏劫的目光压迫的冷汗直冒。

       苏劫摆了摆手,道:“本侯定让这丘林有去无回!哪怕举国之力,也决意收复敕勒川,尔等以为如何。”

       姬丹道:“武侯此举,乃是为了天下万民,姬丹岂有二意。”

       苏劫点点头,道:“本侯这三郡之地的百姓,没有了赵嘉,那就只有一个办法,镇压,二事一内一外,本侯只有一个要求。”

       姬丹连连道:“还请武侯说,只要姬丹能做到,一定答应,就当我燕国为武侯出力,抵御外族,武侯以为,如此可能证明燕国之心?”

       苏劫赞许的点点头。

       道:“本侯的军马既然要和那丘林一决高下,唯有两点尚缺。”

       “其一,本侯要两百万石粮食!”

       苏劫的目光看着姬丹和群臣!

       他们纷纷振色,两百万,对燕国来说,不算小数,因为燕国有一些土地是在辽东和辽西。

       一年之中,通常只有六到七个月的热季。

       其余土地,也就是督亢盛产粮食!

       两百万,府库的一半了。

       姬丹面露为难,道:“秦侯,这,如今代郡的兵马差不多也就二十万,这两百万,是不是太多了些?”

       苏劫皱了皱眉,转而问道:“那太子以为多少合适?”

       樊於期说道:“秦侯,燕国不比楚齐,两百万若是给了秦国,那国内便会生乱,而且,燕国年年都要抗寒救灾,每年都要用处一百万石,此番秦侯大义,欲于天下对抗胡人,我燕国愿意给秦国一百万,足以让雁门大军后续无忧,秦侯以为如何。”

       蒙恬听到耳里。

       激动的手心冒汗,被在身后的拳头紧紧的握住。

       这丘林本就是燕国北面的。

       被秦侯这么一哄一吓,立刻交了一百万石,够了够了,绰绰有余!!!

       苏劫冷着脸,说道:“我秦国为你燕国抵御丘林,损失多少万石,以难以预计,老秦人死了不知凡己!这等帐,本侯怎么也要和你们算算。”

       姬丹说道:“秦侯,粮食,却是只有这么多,燕国是什么情况,秦侯应该最为清楚,一百万石粮食,足够大军两年所用,两年,秦侯必然能大败丘林,我燕国也算出力,秦燕邦谊永存,可是,若是在多,我燕国便伤了根基,还请武侯体恤。”

       见姬丹神态郑重。

       苏劫顿时放缓了下来。

       姬丹其实心道:“打吧,打吧,打的越凶越好,给你粮食,打两年,到时,看你雁门三郡还有什么力气!”

       苏劫停顿片刻。

       这才说道:“太子相助我秦国,天下百姓会谢谢太子的仁义!”

       姬丹面色略微好看。

       一百万不是给不起,但是,给了就一定要好好的去打。

       苏劫道:“不过,两年打败胡人,时间太久,本侯岂会让他们活两年!”

       姬丹一愣,说道:“那秦侯是准备?”

       苏劫继续道:“既然粮食不可谈,那本侯就换个条件,此条件还需要太子相助,或许不用两年,定可打败胡人。”

       姬丹咬了咬牙,心道,只要不要粮食。

       口里说道:“武侯请说。”

       苏劫来到亭边,指了指上谷东北方的北易水。

       道:“本侯,要燕国将北易水,暂借于我秦国。”

       秦国的将领们顿时心中一紧。

       尤其是蒙恬,此前,姬丹还没有来到长亭的时候,苏劫就一直在和他说关于北南两处易水之事。

       然而,此时苏劫提出。

       燕国也极为诧异。

       北易水?

       北易水当然不如南易水。

       南易水是什么概念,南易水以南,便是督亢,粮草丰腴之地,那里是燕国的心脏要害。

       而北易水在往北几十里,便是胡地,往东便可直插丘林心脏。

       姬丹和燕国臣子们纷纷在刹那间就明白了苏劫的意思。

       姬丹道:“武侯是想,奇袭丘林部落?”

       苏劫点头道:“不错!不成奇袭,如何快速平定叛乱,然而,我秦燕之地,隔了上谷,我秦国若是不经上谷,如何越得过去,进入丘林范围。”

       然而。

       姬丹等人顿时为难了。

       北易水,虽不如南易水,但怎么说,也是燕国的范围内,而且,这不等于将秦军送进了燕国的土地?

       群臣纷纷思量了起来。

       姬丹问道:“那秦侯是想派驻多少人?”

       苏劫伸出五指,道:“五万人!”

       姬丹等人这才纷纷放下了心。

       上谷驻扎了燕军二十万,五万人,在燕国的腹地,若是时时盯首,到也不难。

       樊於期悄悄说道:“太子,北易水以北,于我军隔了易水,只要命大军盯住易水的秦军,其必然不可渡水,无法渡过,便无所忧,反而,若是将之告知于丘林,秦则大败啊。”

       樊於期的提醒让姬丹眼神一亮。

       不错。

       北易水以上没有长城。

       胡人可以轻易的进犯进来,为什么进步了燕国,那就是因为易水相隔,难以渡河,胡人大多都是马战,还要带着马,等渡河的时候早就被燕军发现了,也就是说,秦国即便要北易水,想要奇袭丘林,那必然是在北岸。

       燕军只要守在南岸便可。

       反而。

       如果秦军的计策告诉了丘林,那会如何,那秦军必然大败啊。

       想到秦军会因此大败,嬴政的军队会被消灭殆尽,姬丹如何不兴奋。

       随即摆头看向苏劫道:“为了我中原大计,为了秦燕之盟,此事,孤答应了。”

       蒙恬等一干将士,强忍着激动。

       秦侯到底想干嘛。

       他们已经有了隐隐猜测!

       塞外的胡人有了李牧将军,必然可以评定,那秦侯又要粮食,又要北易水,想干什么啊。

       蒙恬眼角撇了一眼,上谷。

       心中一片火热。

       苏劫大笑,道:“好,燕国大义,为天下之表率!!”

       说完,苏劫命人准备好了酒,给姬丹倒了一樽,自己拿了一樽,随即举起来,道:“愿秦燕大计安邦,太子美名流传天下,干!”

       二人一碰,一饮而尽。

       双方随后,签订了盟约。

       燕国一干人,心满意足的朝着蓟城而去。

       苏劫和蒙恬,也心满意足的赶向雁门关。

       蒙恬实在忍不住了,问道:“上将军,你要夺上谷?”

       苏劫神秘一笑,道:“非也!非也!还有大戏了!先拿粮食吧!”

       蒙恬这才意识到。

       对啊,秦燕是有联盟的,不能动兵啊。

       你上将军是想干嘛?

       不过,想到即将到来的一百万石粮食,蒙恬的内心跟吃了蜜一样美滋滋。

       李牧离开的一个月后。

       也就是苏劫来到雁门的半个月。

       又过了十日。

       燕国十万人,陆陆续续压着粮车进入了上谷,也就是秦燕交接的要塞。

       蒙恬十万大军,早已列阵,等候在外,目光已然看到峡谷内,一条条不见尾巴的辎重车。

       一百万石,那是何等的多。

       整整运了两日。

       燕军才彻底的将粮食送到了秦人的手中。

       而此时,苏劫和姬丹二人策马再次相会。

       苏劫道:“多谢太子,秦燕长存!”

       姬丹说道:“秦燕长存,不知武侯准备何日进驻北易水?”

       苏劫说道:“一月之后,太子以为如何!”

       姬丹闻言,心中一震,又道:“秦侯要奇袭丘林,何时入驻,派人告知孤,孤会尽力相合,帮助秦国大败丘林!”

       苏劫点点头,随即二人道别。

       看着苏劫走后,姬丹顿时冷笑,对着身边的樊於期道:“兄长,速速去一趟丘林,将秦国的计划,告诉他们,具体时间,秦国何时来打,孤会另行告知,到时,将计就计,做好埋伏,秦必全军覆没。”

       樊於期点头拱手道:“太子放心,此事,交给我吧。”

       见到樊於期走后。

       姬丹心情极为愉悦,他看了看天色,道:“才五万人啊,哎,应该十万的!可惜!”

       雁门关。

       幕府外。

       一干将领,赶着化作长龙的辎重缓缓到来,沿路的百姓纷纷聚集在一起。

       看着无限多的粮草,是吞了吞口水。

       当初,那些蒙恬借道粮食的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而那些不肯借的,不由暗自叹息。

       果然,蒙恬经过的城池,直接命人开始还粮,秦军的法制,让百姓们纷纷震铄!

       言出如山。

       这便是蒙恬,这便是秦人!

       与此同时。

       在颍川郡东部,三百万石粮食,已然开是往关中挺近。

       韩非得到消息后,立刻让内史腾亲自押送,送往函谷关。

       邯郸东郡上党一条线,齐国的粮食,也再挺进。

       无法想象,关中的百姓知道,他们还有五百万石在路上,将会陷入到何等欢喜之下。

       ……

       咸阳。

       嬴政抽了一些时日带着李斯回了一趟咸阳,乃是为了看看樊妃和赵姬。

       半日之后,就又要回到行营。

       甘泉宫中,赵姬正在吃饭,嬴政和李斯出现,让赵姬神色一亮,顿时放下了手中的碗,赵姬道:“大王,今日怎么回来了。”

       嬴政看了看赵姬吃的就是一些咸菜!

       顿时一阵愧疚。

       要知道,赵姬的身份,乃是天下最贵的,天下最贵的人吃这个?

       他嬴政可以吃,但是母后不能吃。

       嬴政道:“母后,怎能如此委屈自己,来人,给母后准备肉食!”

       赵姬挥手制止,说道:“本宫母仪天下,为天下之表率,秦国大旱之难,本宫若是奢靡酒肉,天下百姓如何看,又会如何看待大王,母亲一两餐素食,饿不死也饿不坏,大王无需如此。”

       嬴政叹息,又感动道:“母后,太傅已经有办法弄到粮食,想必应该快有消息,母后切莫如此恶待自己,到时,若是有所差池,太傅若是怪政儿,政儿如何交代。”

       说到苏劫。

       赵姬神色顿时柔情似水。

       两眼含着无限的思绪。

       这一幕,落在李斯眼中,心中更是坚定。

       嬴政视若无睹,不知其思量。

       忽然,宫外一声急促的脚步声,随后,越来越多!

       嬴政和李斯赵姬,纷纷看去。

       随即走出宫殿,宫女们见到嬴政,吓得顿时只住了脚步,嬴政问道:“何事?”

       宫女还未说话!

       只见赵高一边跑一边爬,口里大喊道:“大王,大王,粮食,粮食,吃不完的粮食,咸阳都装不下了。”

       嬴政和李斯还有赵姬,顿时都惊愕呆住了。

       “吃不完的粮食?”

       “那是多少?”

       赵高此时,也是激动的说不话来,至从关中开是修建三千七百里最后的渠,就已然是竭尽全力,可谓举国同心,一力向渠。

       但同样,民力耗费不知多少,难以计算。

       然而,在嬴政心里,他清楚,最多还有不到十日,整个关中将会颗粒无存,那个时候,何等境地他无法想象。

       然而,为了早日平定六国,他不得不如此,选择这么做,也是相信苏劫。

       赵高激动的道:“大王,你快去看吧。”

       嬴政这才回过神来,道:“太傅,太傅对秦国有大恩啊。”

       说完,便根本等不及李斯和赵高,独自冲了过去!

       李斯对着身边的赵姬笑道:“太后,这下不用节约了,否则若是瘦了,秦侯可是要责备我等的!”

       赵姬心里如蜜。

       道:“本宫只盼他早日回来。”

       而咸阳街道上,渭水南岸劳作的工人,百姓。

       此时,纷纷停下了手里的工作。

       那延绵不尽的辎重滚车,在泥土里艰难的前行。

       那是多少粮食,许多人这一辈子都没见过。

       车头进了咸阳,车尾还在潼关。

       嬴政快速来到咸阳城楼上,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顿时两眼含泪。

       王绾等人是知道秦国的境况的,为了这件事,已然多日都没有休息,头发都不知白了多少,可面前的辎重却终于将心头高悬的大山给彻底的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