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乐!

       ……

       徐腾显然不是很喜欢国机集团的这位韩永胜领导,但也不愿意得罪对方,毕竟央企都是华银财团的大客户。

       他在荷兰访问的时间非常短暂,上午拜访政府,下午去asml洽谈客户投资计划,晚上还得挤出时间,陪同韩领导与山高集团的布鲁斯塔-戈恩茨董事长会谈。

       结果真的比较尴尬,刚谈了十分钟,徐腾就觉得自己可能彻底得罪韩领导了。

       徐腾对天发誓,他完完全全,百分之百的没有想到布鲁斯塔-戈恩茨董事长真是过来谈并购的,而且是求他控股山高公司。

       晕!

       这怎么办?

       徐腾稍微看一眼韩领导,这真是脸色铁青啊,一副大领导很不悦的神情,坐在旁边的椅子里眼观鼻,鼻观天,仰头不语,牙根咬的颊肌很有规律的一颤一颤。

       维基说了,央视说了,bbc、abc也都说了。

       徐腾是清末民初时代的民国大资本家后代,书香门第,家学渊博,绝非老爷子信誓旦旦的煤窑长工出身,这当然要顾及出身和家门,时刻都得讲究高雅。

       所以,徐腾只是微微含笑不语,并没有因为山高公司投怀送抱而心喜大笑,其实真的笑不出来。

       他在刀具行业并没有要控股哪一家巨头的想法,相对更关注硬质合金的生产和供应,所以早在05年就同五矿集团合作,将南钨集团抽离出来控股,吸纳欧洲资本和技术,进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逐步打造成国内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最好,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硬质合金供应商,然后在2009年上市。

       2007年,银魅计划正式全面启动后,徐腾也没有试图绝对控股哪家国际刀具巨头,只是进行财务投资合作,广泛投资欧洲刀具巨头的股份,这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最后只有以色列的伊斯卡集团没有疑虑,以一种很开放的态度展开合作。

       在伊斯卡集团的基础上,徐腾也通过融资支持瑞典的沃瑞克、德系的蓝帜、英系的曼彻斯特金属,在各自的本土市场兼并中小刀具企业,安排这些国际刀具企业在国内投资新厂,和华银财团旗下35家一级上市公司之一的南钨集团,展开更深入合作,形成一个稳固的产业链。

       徐腾的合作方式并不复杂,利人利己,“宁予洋人,不予番邦”的策略也一直很清晰,就是要通过扶持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挤压日韩台的发展。

       高端产能留在欧洲本土,中端产能采取中欧合资的模式,再通过五矿和南钨扶持一批国内刀具企业负责走量的中低端业务,覆盖整个市场,驱逐日韩台。

       除了自身的沃瑞克和南钨集团以外,徐腾没有强势控股任何一家企业,利用资本、技术、产能、客户资源整合的战略合作,逐步实现他的计划。

       到了2013年的这个阶段,徐腾已经没有控股任何一家刀具巨头的必要性,因为这个计划,他一直玩得很稳,布局精细,面面俱到,投资回报率也很不错,剩下的就是逐步发展和蔓延的时间问题。

       他不动声色的玩到了这个份上,瑞典经济圈子的那些人终于知道疼了,知道怕了,可惜,现在才想和他合作,确实太晚。

       瑞典经济界,其实就是那四十多个人在幕后控制着,扩大一点,也就两百多人,毕竟只是一个980万人口的小国家。

       早在19世纪,瑞典的经济圈子就很擅长内部整合,到今天为止,瑞典经济内部基本没有任何竞争,组建了二十多家世界级企业,相互紧密配合,一致对外。

       在艾恩德霍芬多默尔河畔frankplantsoen公园君悦酒店,为徐腾提供的这间顶层套房的书房里,徐腾、韩领导、布鲁斯塔-戈恩茨董事长,以及陪同参加会晤的李伊菲,四个人都很沉默。

       徐腾坐在这张有着百年史的黑胡桃木办公桌的后面,手里转动着一只酒红色的电子笔,静静思索着,大致还在考虑戈恩茨董事长的提议,没有急于给予答复。

       这种无声的寂静已经持续了几分钟。

       徐腾迟迟没有答话,其他人就只能耐心的继续等待。

       国机集团的韩永胜董事长,显然不是特别有耐性的领导,终于急了,有点催促徐腾的意思,最终忍不住开口,“理事长啊,你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山高公司是全球顶尖的国际刀具巨头,愿意和我们合作,这是一种真诚的信任,也是对我们中国市场长期走势的看好。要我说啊,你不要犹豫,我们现在就可以直接开始谈价格。”

       韩领导的意思很明确,他可以和徐腾组成联合财团,一起控股山高公司。

       在徐腾这边谈生意,不需要带翻译,有鲁博士在,每个人佩戴着专用耳机即可,不管别人说的是中文,还是英文,戈恩茨董事长听到的都是瑞典语。

       戈恩茨董事长也急了,急忙纠正,“我们非常尊重国机集团,以及其他中资国有企业,但是,董事会只想和华银财团进行更广泛的资本合作。华银财团是世界性的财团,拥有良好的全球声誉和全球性的金融服务业务,我们在详细的检查后,确信华银财团和我们超过一半的重要客户拥有广泛的合作关系。同时,华银财团也是世界标志性的科技企业,在全球科技产业拥有非常多的投资和技术专利。”

       “我们认为,如果能够融入华银财团,我们可以独立于山特维克集团,拥有更多的经营决定权,更主动的定价和生产策略,我们可以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样也可以为股东创造更多的收益。”戈恩茨董事长也不想得罪中国机床工业的央企领导,但这种事,他知道,对方在中国想和徐腾扳手腕,无异于自寻欺辱。

       所以,戈恩茨董事长暂时只能管一件事,说服徐腾出手收购山高集团的控股权,至于是相对控股,还是绝对控股,这都好说。

       山高集团一直在关注华银财团对以色列伊斯卡集团和瑞典沃瑞克公司的投资,非常有力的投资……确切的说,瑞典经济圈子内部会议达成的共识是用“山高”挤兑“伊斯卡”,维护和华银财团的关系,同时达到保护山特维克和其他各家瑞典企业巨头的利益。

       只要徐腾不是寻求控股,只是类似于在伊斯卡、曼彻斯特金属、宝马集团……这样的财务和战略投资合作,瑞典经济圈非常欢迎华银财团投资瑞典的所有巨头企业。

       大家都是资本家,有共同语言嘛。

       实力是硬道理。

       瑞典这个经济圈子,之所以在徐腾2013年访问瑞典时,集体现身政府层面推动的中瑞经济合作会议,广泛同徐腾接触会晤,主要还是被徐腾和华银财团打怂了。

       从abb、沃尔沃,到山特维克,到爱立信,只要是华银财团介入的领域,这些世界级巨头日子都很难过。

       瑞典经济圈子对史的进步,也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教训,上世纪70年代,瑞典还是全球机床工业的领先者之一,但随着日本机床工业快速崛起,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化发展,瑞典本土整合到最后仅剩下的沃瑞克、kmt,都陆续丧失了在全球的大部分市场。

       沃瑞克实际上是由b左右,篮球和排球加起来在1亿左右,每年总计不到3500万美元,也没什么压力,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毕竟以徐腾和华银财团今时今日的地位,大举投资足球早已没有多少媒体效应和回报,安安静静,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一些体育公益事业的基础工作,让领导层看的到,让中国足球、排球、篮球运动爱好者看的到,这就行了。

       至于中超冠军、亚冠这些头衔,咱们也都玩过了,犯不着和别人较劲。

       其实以徐腾和华银财团在国内的地位,中超的那几家国企和私企老板,也是确定徐腾已经无意继续扩大在足球领域的投资,才敢进场抢他的风光。

       这些事,对华银财团来说也花不了多少钱,尽点社会责任罢了。

       徐腾站在酒店套房的书房落地窗前,看着远处的城市灯光,想着这个城市的那座日渐衰落的百年欧洲豪门,感受到其实是整个欧洲的衰落。

       哪怕欧洲人在足球领域依旧繁荣,代表世界最先进的水平,那又如何?

       或许,50年后,中国足球还是依旧要以打进世界杯正赛为最高目标,那又如何?

       徐腾静静的看着深夜里的这座艾恩德霍芬小城,静静的想着,思维一直在以很快的速度跳动着,这几年,国内汽车业的涨势惊人,但凡是在国内销售量靠前的国际汽车巨头,股价涨势也很不错。

       克莱斯勒公司在美国的销量增长很快,在国内凭藉切诺基和suv领域的优势,销量同样很不错。

       现在才想要投资克莱斯勒,显然有点太晚。

       但是,徐腾的目标并不是克莱斯勒,而是想要收购克莱斯勒的菲亚特,故技重施,不惜代价阻止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

       菲亚特自身的情况其实是非常糟糕,不仅在中、美、日、东盟市场销量奇差,长期依赖的欧洲和南美市场也陷入崩塌式的下跌趋势。

       对于持有克莱斯勒公司2/5股份,同时债务惊人的菲亚特而言,全资收购克莱斯勒公司绝对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好买卖,因为克莱斯勒公司在美国退市破产重组以后,一直没有重新上市。

       徐腾现在也不知道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如果能阻止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并且最终将菲亚特逼到破产边缘,那就是最好的局面。

       哪怕不太可能,总还是要试一试,对吧!

       徐腾当初破坏大众、保时捷合并时,就没想到能从大众集团手中买下奥迪公司!

       所以说,做人嘛,总是要抱有希望的活着,哪怕是1%的概率能将菲亚特逼跨,那也可以试一试嘛……毕竟,这个2013年,差不多是徐腾最不缺乏流动资金的一年,从全球大宗商品、石油和黄金资产撤出的巨量国际资本,根本无处可去。

       从中抽出几十亿美元,专门用于坑害菲亚特,显然是一个有意思的赌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