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石仲魁说见大院子的耗费不小,夏守忠眼睛一亮,皇帝则直接训斥起来。

       可随后给了他一个上书房行走的差事,无不表明皇帝心情很好,也确实缺钱。

       这一边可以暗中赚一笔,又能加大那些修院子家族的钱财,削弱外戚的实力,算是一举两得。

       石仲魁想了想,既然都是拉拢群臣,太上皇把目光放在了后妃和老夫人和夫人们。

       那自己这边就把目标放在勋贵家族的子弟们身上。

       而且疏通运河的差事,自己也需要几个信得过的人帮忙。

       再次建议道,“臣那内兄薛蟠和缮国公府石光珠,虽放荡不羁,不堪重任,但对陛下那是忠心耿耿。

       不如陛下开恩,赏这二人个散官,命他们协办河道的差事?”

       皇帝一听,心里第一念头就是石仲魁胆子还真够大的,居然给妻兄和师门舅爷,求官求到自己这个皇帝跟前了。

       可这念头一出,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这是借助疏通河道的功劳,来树立榜样。

       今后那些个勋贵子弟们,看着两个以前和自己一样的纨绔发达了,心里肯定会羡慕。

       但凡还有点上进心的,肯定会偏向自己这个皇帝。

       而且那些个老太太、夫人们,最在意的不就是儿孙的前途嘛!

       只是如薛蟠这种纨绔,要是真能成事,家族也不会没落于此。

       说一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都不为过。

       到时候别好事变坏事。

       “爱卿可有把握?”

       石仲魁一听就明白皇帝在担心什么。

       而且他这是故意向外界营造一种,任人唯亲、心有私利的假象。

       太上皇知道后,心里必然会看轻他。

       但凡做皇帝的,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都怕道德圣人。

       而且只要皇帝没湖涂,甚至越精明的皇帝越清楚,这种人就杀不得的。

       但他也知道,薛蟠和石光珠肯定会成为别人打击自己的目标。

       可只要两人不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其他的都是小问题。

       以大周此时的官场风气,就没什么事,是银子解决不了的问题。

       笑着拱手行礼道,“陛下放心,臣必定仔细约束薛蟠和石光珠。至于河道之事。”

       说到这,石仲魁微微站直身体,“不说十拿九稳,却也胸有成竹,定然不负陛下所望。”

       “好。”

       大概是被石仲魁的自信给感染了,景隆帝哈哈大笑几声,“爱卿功成之时,朕必然重重有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