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二皇子萧成文的不满,肉眼可见。

       一整晚都当他是透明人。

       仿佛没这个儿子。

       大家看透不说透。

       一个病秧子,犯不着花费心思。

       说不定,众人都躲在背后笑话他。

       别人不在意萧成文的感受,费公公在意。

       “陛下对待殿下,太过苛刻!殿下一心为公,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大魏的江山社稷。陛下却如此记仇,竟然……”

       “别说了!在父皇心中,除了他,任何人都没资格替大魏江山社稷操心。我一个病秧子,斗胆议政,就是犯了忌讳。父皇没有罚我,已经是开恩。”

       萧成文一脸云淡风轻,并没有将宫宴上的遭遇放在心上。

       费公公心疼,“殿下这么好,陛下却看不见。老奴替殿下感到不值。”

       萧成文自嘲一笑,“别提了!开了春,本殿下就得养身体,身体最重要。旁的事情,轮不到本殿下操心。”

       如此丧气的话都说了出来,可见殿下心中伤得很深。

       费公公脑补,剧情有开始发展,高潮,已经结尾……

       称得上是脑补小能手。

       不行!

       他身为殿下的忠仆,一定要替殿下分忧解难。

       只是……

       事关皇帝,不好办啊。

       那就想别的办法,努力让殿下高兴起来。

       要不,让夫人再生一个孩子。

       看来他有必要提醒夫人,药不能断。

       想早日怀上二胎,就得坚持服药,将身体调养好,成功几率才高。

       ……

       一夜过去,时间进入永泰十五年。

       大过年,再怎么困难,家家户户还是要置办过年的物件。

       买不起新衣,总得买两斤肉回家。

       大街上,都是过节的喜气。

       高门大户,酒楼商铺,都挂上红灯笼,喜气!

       大家穿的整整齐齐,别管穷富,上街逛去。

       这一天,所有人都难得卸下生活的重担,可以心无旁骛,快活过日子。

       城隍庙前,庙会热闹非凡。

       人挤人。

       稍不注意,人就被挤掉了。

       南北杂货铺,南北杂碎汤,分别在庙会上设了一个摊位。

       不是最大的摊位,也是数一数二。

       生意极好!

       今儿当值的伙计,拿双倍工钱。

       伙计们抢着来,最后抽签决定人选。

       被抽中的伙计,兴奋得跳起来。

       玩,什么时候都行。

       双倍工钱,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

       不光有工钱,生意好的话,还能拿一笔丰厚的奖金。

       这很能激励伙计的积极性。

       ……

       燕云歌在下人的簇拥下,在庙会上闲逛。

       表哥沈书文相伴左右。

       她不讨厌沈书文。

       相反,沈书文知识渊博,言之有物,和他谈话颇为有趣。

       这个春节,沈书文照旧是在县主府过的。

       大年初一的庙会,他和燕云歌一起来到庙会闲逛,见识京城一年一度最热闹的集市。

       二人从街头逛到街尾,之后上阶梯,到城隍庙烧香。

       城隍庙门口,全是卖香蜡的小摊小贩。

       一路走过去,耳边一路都是叫卖声。

       香蜡品种繁多,只有你想不到。

       燕云歌买了三柱高香,准备烧给城隍老爷。

       她见表哥沈书文没动,于是问道:“沈表哥不上香吗?”

       沈书文含笑说了一句,“敬鬼神而远之。我是读书人,要烧也该在圣人面前烧香。”

       燕云歌不勉强他,“那我进去烧香,沈表哥是同我一起,还是在外面等候?听说城隍庙抽签很灵,前提是你要足够心诚。”

       “表妹相信这些?”

       “信则有,不信则无。来都来了,不去拜一拜,不合适。再说,我是生意人,凡事讲究和气生财,事事顺利。过城隍庙不拜,岂不是对城隍老爷不敬。”

       “我认为表妹是世家姑娘,并非生意人。”

       “可实际上,我就是生意人。不说了,我先进去烧香。”

       燕云歌一脸兴奋地走进城隍庙,虔诚烧香。

       沈书文跟在她身边。

       他发现燕云歌在烧香拜城隍老爷的时候,格外虔诚,并非她所谓的信则有,不信则无。

       原来她信这个!

       燕云歌能不信吗?

       世上有谁像她这样,死后投胎,两世记忆。

       或许是不了解的力量,或许就是神佛之力。

       无论如何,她对神佛都抱着敬畏之心。

       只是,通常情况下,她不会轻易求神拜佛。若是拜,目前也只拜城隍庙。

       烧了香,投了香油钱,又抽了一签。

       上上签!

       燕云歌喜笑颜开。

       “沈表哥要不要也抽一签?”

       沈书文迟疑了片刻,还是摇头拒绝,“不了!以免影响心性。”

       “说的也是。你是读书人,每月都要参加太学的考试。读书嘛,主要还是靠个人的努力。”

       二人在城隍庙内闲逛。

       冬天,城隍庙后山萧瑟,并无美景可言。

       故而,整个后山,安静如鸡。

       闲逛片刻,还是决定回集市。

       集市上的热闹以及烟火气,才叫人心生欢喜。

       走出城隍庙,燕云歌问他,“看着热闹的集市,沈表哥作何感想?”

       沈书文地回答干脆利落,“不如去年热闹,人们的精神气也不如去年。大家都是穷开心。”

       穷开心三个字用的极妙。

       “沈表哥可有对策?”

       沈书文老实摇头,“对策在朝堂,在陛下,在诸位大人手中脑中眼中。我一介学子,连自己的未来都决定不了,又岂能决定万千小民的决定。”

       燕云歌又问了一个理所当然的问题,“沈表哥想当官吗?”

       沈书文笑了笑,“自然想当官!否则多年苦读,若不能施展抱负,岂非辜负了长辈,也辜负了自己。”

       燕云歌抿唇一笑,“沈表哥不掩饰自己的官瘾,倒也坦诚。”

       “在表妹面前,无需隐瞒。”

       他朝燕云歌看去,目光深邃,饱含深意。

       然而,燕云歌此时的注意力,早已经被人群中,某个鹤立鸡群,拥有着一张帅气笑脸的男人给吸引。

       咦?

       他怎么会在这里?

       他怎么也会参加庙会?

       长着一张不食人间烟火的脸,却出现在烟火气最浓郁的庙会上。

       难怪,周围的人都对他十分好奇,甚至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萧逸矗立在人群中,像一根柱子,地标柱子,着实引人注目。

       当燕云歌的目光看过来的时候,他冲她笑了笑,笑容透着亲近。

       他径直朝她走去。

       “燕四姑娘,别来无恙!”

       “公子安好!真巧,今儿竟然会在庙会上遇上。我没想到你也会参加庙会。”

       萧逸轻描淡写,“凑个热闹。”

       “这位是?”沈书文很好奇地看着萧逸。

       燕云歌忙给两人介绍,“萧公子,这是我表哥沈书文,在太学读书。沈表哥,这位是萧公子,出身东平王府,目前在南军任职。南军也放春假吗?”

       她好奇问了一句。

       萧逸点头,“当然放假。当兵的也是人,也需要回家团聚。”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沈书文,面带微笑,看似和善,实则是在审视。

       沈书文很敏锐,他察觉到萧逸对他的警惕。

       警惕?

       为何警惕他?

       他朝身边的表妹燕云歌看去,瞬间恍然大悟。

       这位萧公子,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表妹。

       只是,他若是没记错,出身东平王府,又在南军当差的萧公子,唯有萧逸一人。而且早就被老东平王给逐出了家族。

       这样一个没有家族的人,单靠一个姓氏,就敢肖想表妹?

       是不是太过自大?

       表妹很好,萧逸配不上。

       几个眼神,沈书文就对萧逸下了结论。

       他主动提出邀请,“萧公子若是不介意,不如和我们一起闲逛庙会。如果萧公子另有安排,也不勉强。”

       萧逸哈哈一笑,“当然没有别的安排。难得来一趟庙会,就是闲逛。一个人是闲逛,三个人也是闲逛。燕四姑娘,介不介意,我和你们一起?”

       燕云歌左右看看,“你们二人若是不介意,我自然不介意。”

       她走在前面,看商品,看人情世故,看风景……唯独不看沈书文和萧逸。

       两个男人,并排走在一起,竟然无话可说。

       气氛甚至有点古怪。

       燕云歌在一个卖手工艺品的小摊子上停下来,看老板如何做手工,看得津津有味。

       两男人站在她身后。

       萧逸突然问了一句,“沈公子来京城好几年了吧!”

       “已有数年。”沈书文客客气气。

       萧逸扫了他一眼,“去年大旱,沈公子家里可有受到影响?”

       沈书文说道:“多谢萧公子关心,家中情况尚好,当地水源充足。”

       萧逸似笑非笑,“沈公子对将来怎么打算?”

       沈书文轻咳一声,“若有机会,自然要出仕为官。”

       哎呦,这么坦诚吗?

       萧逸直接问道:“要不要萧某帮助?我在朝堂上,还有点关系。以沈公子你的才学,谋求一个官职,并非难事。”

       初次见面,就要给他谋求官职?

       沈书文很警惕。

       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他当即说道:“多谢萧公子好意!学问还不够扎实,还想在太学多两年,多听听夫子的教诲。而且婚事尚未有着落,未成亲就出仕为官,会被人认为年纪轻轻,办事不牢。”

       竟然主动提起婚事!

       萧逸龇牙,这个沈书文脸皮可真够厚的。

       他却不想想,比脸皮厚,谁又能比得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