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不肯听劝,执意坚守到彻底剿灭反贼为止。

       结果就是,他的病情加重。

       每日头晕眼花,身体仿佛被掏空,脾气也跟着越发暴躁。

       文武两班大臣,想让随军的大皇子刘宝顺出面劝一劝。

       刘宝顺严词拒绝。

       “诸位大人,莫要害本殿下。父皇对本殿下成见颇深,我若出面劝解,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引来盘问和猜忌。”

       说这番话的时候,他没避人。

       理所当然,传到了刘章的耳朵里。

       刘章暴怒,“他是在抱怨啊!他怨恨朕没有给他兵权,怨恨朕偏心。”

       因为生病,长久不愈,但凡有点不顺心,刘章就控制不住脾气。

       他派人申斥刘宝顺,叫他安分些。

       再敢有抱怨,一定严惩不贷。

       刘宝顺:“……”

       MMP,果然是越老越糊涂。

       反正现在他做什么都是错的。

       闹成这个局面,朝臣们也不敢再劝。

       天气影响,战事不顺,一日日拖延。

       刘章病情起起伏伏,始终好不了。

       说到底,他老了!

       他已经不是年轻力壮,能够南征北战,几天几夜不睡觉还能再战三百回合的刘大将军。

       他老,却不肯认老。

       非要折腾!

       折腾得上上下下人仰马翻,人人提心吊胆。

       一场暴雨倾盆而下,霉菌滋生。

       刘章病情再次加重,昏迷,虚弱,语无伦次,仿佛大限将至。

       文武两班大臣惊慌不已,如果刘章突然过世,还没立下继承人的情况下,必定生出动乱。

       如何是好?

       趁着皇帝短暂清醒的时间,文武两班大臣再次劝说回皇城。

       为北梁江山社稷着想,区区青州叛乱不值一提。

       而且,他人在军营,军营上下从武将到士兵,全都压力山大,每天绷着不得喘息之机。

       统兵武将打仗都小心翼翼,生怕出一点差错招致责骂申斥,甚至是人头落地。

       若是刘章不在军营,武将们自然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必患得患失。

       正所谓将在外军令不受。

       总而言之,从一开始,亲征就是一个错误。

       好说歹说……

       刘章自己也察觉到身体情况不妙,恐怕发生最坏的事情。

       于是,他松口,决定启程回皇城。

       文武两班大臣,齐齐松了一口气,可算是将人劝了回去。

       但……

       这只是解决了一件事。

       有朝臣私下里商议,是时候定下储君。

       “不要命了吗?陛下乾纲独断,冒然上本言储君一事,陛下一怒,恐人头落地啊!死我一人倒也罢了,就怕牵妻儿老小,甚至是牵连家族。”

       “陛下病情沉重,就连太医也不乐观。万一有个好歹,却没有及时立下传位诏书,朝中必定生乱。这样的后果,你能承担吗?”

       “为何要主动将责任揽在身上。一切自有陛下决断,就算最后朝中生乱,也不是我们的错。别想了,想多了当心寿命不长。谁让我们身在北梁,局势如此,容不得我们做多余的事情。你别当这里还是大魏江山,以为自己是大魏的朝臣。哼!”

       “哎!真羡慕南魏那帮朝臣,可以在朝堂上畅所欲言,指着皇帝的鼻子痛骂都没事。哪像我们,竟然连真话都不敢说。”

       “别抱怨了!能活着就已经拼尽了全力,其他的事情,尽人事听天命吧!”

       大家都很悲观。

       身为北梁的臣子,却看不到一丁点希望,甚至是看不到半点出路。

       南魏未必有多好。

       然而在当下,对广大北梁人来说,却犹如一盏明灯,让人知道世上还有另外一种活法。

       就算是做臣子,也有另外一种潇洒。

       南魏的官,才是真正的官,有尊严有自我主张的官。

       北梁的官,就是一群牵线木偶,工具人,不允许拥有自己的意识和主张。

       可悲可叹!

       拔营,启程,皇帝刘章要回皇城养病。

       大皇子刘宝顺主动请缨留在前线,他要亲自解决青州叛乱。

       或许是因为成见,或许是因为身体不好,心中多了许多猜忌,皇帝刘章否决了他的奏疏,不许他留下来掌兵。

       下令,要求他一起回皇城。

       在人前,刘宝顺露出失望之色。

       他是真的失望啊!

       人后,他却笑嘻嘻,似乎早已经料到一切。

       并且心里头从一开始,就想着回皇城,而不是留下来打仗。

       父皇身体不好,这个时候留在前线,他傻啊!

       万一……

       万一最坏的情况发生,他跟随在身边,就能第一时间掌握先机。

       凭借他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指日可待。

       阴雨绵绵,中军拔营,往皇城而去。

       皇帝刘章身体不好,文武大臣个个身娇体贵,故而行程缓慢。

       第一天,连五十里都没走到。

       后面的日子,因为雨水不断,道路泥泞,每天只能走三四十里路。

       若是遇到瓢泼大雨,只能停留在驿站,寸步难行。

       北梁的官道,本来就年久失修,坑洼不平。

       遇到雨水天,基本上一步一个坑,稍不注意,马车车轮就陷入泥坑,拖都拖不动。

       这般情况下,路程有多慢,可想而知。

       想要尽快赶回皇城,那都是痴心妄想。

       连绵不绝的雨水天,让皇帝刘章病情无法好转,甚至越发沉重。

       伴随病情加重,是他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总是不肯配合太医医嘱。

       若非,短时间内找不到替代太医的人,刘章早就杀了太医,以泄心头之恨。

       驿站一角,已是深夜,大部分人都已经就寝。

       大皇子刘宝顺的卧房内还亮着灯火。

       管事留在他身边伺候。

       主仆二人说话,都压低了嗓门。

       “按照殿下的吩咐,人员已经就位。一旦出现意外,最多一天就能赶到。”

       刘宝顺手持书卷,心思却没在书本上。一晚上,也没见他翻一页。

       “宫里那边有什么动静?”

       “还是老样子,薛贵妃轻易不出宫。一出宫,身边护卫高手无数,全都是陛下亲自安排的人,就为了保护薛贵妃的安全。”

       刘宝顺嗤笑一声,“老头子对姓薛的女人倒是紧张得很!说他糊涂,他比谁都精明。说他精明,他竟然看不透姓薛的把戏。难道女人的眼泪,真那么值钱。哭一哭,就能让堂堂帝王脑子里进水,连亲儿子都不相信。”

       “殿下慎言,当心隔墙有耳。”

       “你不是保证,二十步之内,没有可疑人员吗?”

       管事立马低下头,请罪。

       刘宝顺挥挥手,不和他计较。

       “也不知老头子,这一回能不能熬过去。”

       “殿下是担心,回到皇城后,陛下就能恢复?”

       呵呵!

       这种问题,刘宝顺拒绝回答。

       他嫌闷热,示意管事打开窗户。

       遥望星空,乌漆嘛黑,犹如他如今的处境。

       随着父皇的病情沉重,对他的猜忌和防备也就越大。

       哎!

       昏暗时刻,何时才能过去。

       眼下,究竟是黎明前的黑夜,还是永久黑暗?

       他不敢赌!

       要命的事情,他不能轻易下赌注。

       他要等!

       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一个结果。

       只盼望这条路,永远都走不到尽头。

       ……

       天气终于放晴,在驿站逗留多日的中军,再次拔营启程。

       刚刚放晴一天,道路依旧泥泞不堪,路途难走。

       难走也要走。

       皇帝的病情,不能再耽误下去。

       骡马嘶吼,叫声悲戚。

       不是它们不给力,而是车轮陷在泥潭里面,用尽了吃奶的力气也拉不出来。

       只能使唤人在后面推。

       如此路程,越赶越乱,人人心头都憋了一股火气。

       偏偏,当官的不体恤大家的辛苦,一个劲的催促赶路,累得人仰马翻。

       终究,还是没能在天黑前赶到下一个驿站,只能露宿野外。

       大军把守,不怕宵小,就怕皇帝有意外。

       深夜里,位于中心的豪华版马车传出撕心裂肺地咳嗽,叫人提心吊胆。

       “千万不能有事啊!陛下一定可以平安到达皇宫。”

       “别说了,怪吓人的。”

       “万一陛下出现意外,我是说万一,会不会牵连到我们头上。”

       “轮也轮不到我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陛下还没有立下储君。这事,大家都不敢提。就怕成了刀下亡魂。”

       “也不知陛下心头怎么想的,都这个时候,好歹也该有些交代。都说不怕万一,就怕一万。”

       “陛下肯定长命百岁,寿与天齐。”

       呵呵!

       这话谁信?

       拍马屁好歹拍个像样的。

       太医一直在马车内,不曾下来。这是要陪着皇帝过夜的节奏啊!

       病情严重到片刻离不开太医的地步吗?

       完了,完了!

       悲观情绪,无需任何人渲染,就已经弥漫在大军上空。

       每个人心里头都在慌乱,都在惴惴不安。

       离着皇城,还有好几百里路,紧赶慢赶,也要十天半个月时间。

       万一……

       不,不会有万一的。

       然而,世上的事情,不如意十有九八。

       通常都是怕什么来什么。

       某个雾气不散的早晨,官员迟迟没有下令拔营启程。

       待到太阳出来,还不见动静。

       所有人都明白,出事了!

       人心开始躁动。

       武将开始弹压约束,约束好自己的部下。

       北梁皇帝刘章,死于回宫的路途,就死在他最中意的豪华马车内!

       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