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六,宜开市,入宅,求财……

       随着第一道天光破云而出,沉寂一夜的京城醒了过来。

       嘎吱……

       东市的苏记酱菜铺,率先取下了门板,将酱菜坛子摆在门口,开始一天的生意。

       忙活了一大早,终于听到媳妇叫吃早饭的声音。

       昨晚剩下的一点点锅巴,添水,熬成了粥。

       外加一碟自家做的酱菜,就是一顿早餐。

       吃过早饭,苏老板抹抹嘴,上铺子守着。

       他朝门外张望,这才发现今天多了一点不同。

       对面原来卖大饼的的小铺子,不知何时换了东家,门口支起了一口大锅,烧着火,很旺!

       铺面小,只摆了三张桌子。

       不过铺面门口又摆上了四张桌子。

       加起来七张,要是坐满了,得有二三十号人。

       苏老板好奇,脚步轻松地走到对面新开的铺面,“小哥,新来的?这是什么生意?看着像是卖吃的。”

       “苏老板好眼力,的确是卖吃的,杂碎汤,今儿中午正式开业。可免费试吃,苏老板到时候一定赏脸。”

       苏老板还奇怪对方怎么认识自己,紧接着又被免费试吃给吸引了。

       “杂碎汤?还能试吃?小哥不是老板吧!”

       当老板的哪有这般败家。

       “南北”杂碎汤一号店店主,计平,本是筑阳县主萧氏名下一处田庄的庄丁,被燕云歌发掘,来到京城接受了为期将近三个月的培训,今日正式上岗。

       一号店,加店主计平,共有员工五人。三个大男人,两个妇人。

       妇人负责洗漱。

       计平乐呵呵的,笑道:“苏老板好眼力,我是替东家干活。你要是看得起,叫我一声计掌柜。”

       “计掌柜了不起,这么年轻就能做掌柜,肯定有大本事。”

       “苏老板客气!”

       计平一直笑呵呵地招呼,不光是苏老板,周围街坊领居都没冷落,说得上八面玲珑,长袖善舞。

       他年纪不大,二十出头,难怪苏老板一听他是掌柜,一脸诧异。

       通常情况下,一个店铺的掌柜,至少也是奔四奔五,稳重,可靠。

       像计平这般年轻的掌柜,少见,极其少见。

       经过三个月培训的计平,面对众人的猜测质疑半点不慌。

       他背靠筑阳县主府,老板是堂堂燕家四姑娘,他慌个屁。

       就算是遇到地痞流氓,找茬抢生意的狠人,他也不会慌。

       为啥?

       因为县主府的侍卫可不是摆设。

       老板早有安排,每过一个时辰,县主府的侍卫就来转一圈,确保没人找麻烦。

       ……

       当街熬汤,香气四溢。

       隔着一条街,苏老板坐在柜台后面,快被馋死了。

       区区杂碎汤,竟然这么香?

       杂碎汤,一听这名字,就和高大上没有半文钱关系。

       杂碎汤,说到底,就是街头吃食。

       只是,怎么这么香?

       香味一个劲的扑鼻而来,将他的馋虫都给勾起了。

       临近中午,肚子咕咕叫。

       苏老板伸长了脖颈,望着街对面。

       老板娘说道:“怪香的。我问了,两文钱一碗,不贵。”

       言下之意,今天中午不如就吃杂碎汤,开个荤。

       苏老板蹙眉,两文钱难道不是钱吗?败家娘们!

       只是这香味,勾得人蠢蠢欲动。

       “诶,我记得可以试吃。先尝尝味道,要是不好吃,就不照顾他生意。”老板娘再次开口。

       苏老板眼睛发亮,拍着脑袋,他差点忘了可以试吃这回事。

       走走走,赶紧尝个鲜。

       “苏老板来啦!”计平笑着招呼,“今儿开业,免费试吃。苏老板要不来一块?”

       “那就来一块。”苏老爷板着脸,一脸严肃,像是在对待什么重大事件。

       试吃,就一口。

       洗得干干净净,切成小块的肥肠,经过几个时辰的熬制,吞入腹中,那滋味,爽!

       意犹未尽啊!

       苏老板问道:“计掌柜,能不能再试吃一回?”

       计平笑道:“苏老板说笑了。你可是这条街的老人,哪能缺了一碗杂碎汤的两文钱,是吧。而且这是我们东家的规定,一人只能试吃一口,多了实在没有。请苏老板见谅。”

       这个时候,隔壁陶罐铺子的徐老板冲计平喊了一声,“计掌柜,来两碗杂碎汤。”

       “好嘞!”计平高声答应。

       开张啦!

       终于开张啦!

       陶罐铺子的徐老板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苏老板,似乎是在嘲笑苏老板:你个老抠,两文钱一碗的杂碎汤都舍不得。

       苏老爷热血上头,不就是两文钱。

       “计掌柜,我也要两碗,给我送到铺子里。”

       “好嘞!你稍等,马上就给你送过去。”

       有了第一个客人,就有第二个客人。

       随着苏老板买下两碗杂碎汤,后续生意陆续上门。

       街坊领居,走过路过的客人,贩夫走卒,下苦力背货的力夫……

       香辣杂碎汤的味道实在是太馋人,老远就闻到。

       一问,只要两文钱一碗,还有免费开水供应。

       很快,七张桌子就坐满了。

       来了一波又一波,走了一波还有一波,尽看着桌子翻台。

       两个洗漱的厨娘都快忙不过来。

       “好辣,好辣……”

       “好吃!”

       “越吃越辣,越辣越想吃!”

       “如此辛辣,却又馋人得紧,古怪……”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此辛辣的食物,然而大部分人接受良好,个个吃得满头大汗。

       为什么?

       因为有肉啊!

       两文钱就能吃到肉,虽说肉很少,只有薄薄的十片,那也是肉啊!

       有肉就有油水。

       清汤寡水几个月的肚子,总算得到了一点满足。

       尤其是那些下苦力的力夫,一碗热腾腾的杂碎汤,他们吃得极为畅快。

       有舍得钱的力夫,一口气叫了三碗。

       下午干活的时候,都比别人多跑两趟。

       ……

       “南北”杂碎汤,在三月初六这一天,十个铺子同时开业。

       十个铺子都迎来了开门红。

       相信要不了多久,南北杂碎汤的名声就能传遍京城。

       傍晚,收摊。

       位于金银坊的一栋二进宅院。

       十个铺子的掌柜正在交账。

       丫鬟阿月阿喜两人拿着算盘,噼里啪啦算账,算得又快又准。

       燕云歌一身骑射装,拿起账本随意翻看。

       一天的账目,很有限。

       阿月和阿喜很快算好,有了结果。

       开业第一天,燕云歌得了一个惊喜。

       十个铺子,一天卖出三十几贯钱,得利十八贯。

       不错啊,比她预计的要好。

       在她的设想中,十家铺子加起来,能卖出二十五贯钱,就算达成目标。

       燕云歌笑了起来,不错,不错。

       今儿果然是开业的好日子。

       不过,今日第一天,大家吃个新鲜。后面肯定没有这么好的生意。

       燕云歌提醒大掌柜燕木,等过了开业新鲜期,以后每天的备货预备减少一到两成,确保每天的杂碎汤能卖完,不剩下。

       她还是有点不放心,提笔写下:“下水一定要新鲜。绝不能以次充好,绝不能买病猪病羊的下水。我们不光要赚钱,还要做口碑。口碑好了,南北杂碎汤这个牌子才能打响。”

       如此,她的连锁计划才有可能实现。

       南北杂碎汤的大掌柜燕木,燕家忠仆,准确的说是萧氏身边的忠仆。

       被燕云歌挖墙角,出任大掌柜一职。

       燕木说道:“四姑娘放心,小的会严把货源,绝不把会砸了南北杂碎汤的牌子。”

       如此甚好!

       只要头十家店顺利经营起来,后续的店就可以开起来。

       争取三个月内,在京城开满五十家分店。

       之后,就可以开拓京畿地区各个县城的市场。

       ……

       接下来,燕云歌计划开始忙开荒一事。

       开荒,事关重大。

       她可不是小打小闹。

       不做则罢,既然决定开荒,那肯定是要玩大的。

       玩大的,就需要大把的钱,需要大把的人,还需要官府有人罩着……

       单单是钱,就将燕云歌难住了。

       她那点零花钱,连零头都不够。

       必须寻求外援。

       第一外援,就是母亲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