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十一年!

       随着各路诸侯王,各地将领陆续进京,京城越发热闹。

       正月初一!

       皇室宗亲,文武百官,朝廷命妇……

       纷纷进宫朝贺。

       萧逸身为平武侯石温的代表,身上挂着四品官职,理所当然出现在金銮殿上。

       东平王看到萧逸,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一声呵斥:“逆子!”

       萧逸翻了个白眼,并不作声,也没给东平王一个正眼。

       东平王大怒。

       果然是逆子!

       见到亲父,竟然不知行礼请安。

       真以为靠上平武侯石温,就能无所畏惧吗?

       幼稚!

       东平王再次呵斥,“混账!”

       萧逸呵呵冷笑,依旧不作声。

       东平王抑制不住愤怒,指着他怒骂:“规矩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直到此刻,萧逸才肯拿正眼瞧着东平王。

       “王爷果然贵人多忘事。我已经被逐出族谱,你我毫无关联,同朝为官,连同僚都算不上,凭什么我要给你请安?”

       “你你你……”

       动平王气得一张脸呈猪肝色。

       他万万没想到,逆子胆敢在金銮殿上落他面子。

       萧逸嗤笑一声,拂袖离开。

       他怕自己说出更难听的话,将亲爹活生生气死。

       气死亲爹,大逆不道啊!

       而且还是在金銮殿。

       不妥,不妥!

       走为上策!

       大汉将军挥舞净鞭。

       文武百官,皇室宗亲,按序排好。

       随着一声唱喝,永泰帝走上金銮殿,接受百官朝贺。

       五年一次的诸侯王汇聚,永泰十一年正月初一的大朝贺,显得比往年更喜庆,更奢华,更富贵。

       各路诸侯王不光送上新年祝福,还都送上价值不菲的新年礼物。

       皇帝的内库,又多了一笔进账。

       全程,人人喜气洋洋。

       新年新气象,就算内心不高兴,面上也是笑呵呵。

       本以为这是喜庆的一天,却没想到,竟然会有血光之灾。

       金銮殿上,萧逸手持一根铁尺,直接捅入陶家二老爷的腹部。

       陶二老爷惊呆了,望着萧逸,又低头看着捅入腹部的铁尺。

       “你,你……”

       为什么要杀他?

       可曾结怨?

       萧逸笑容邪气,凑到陶二老爷的耳边,“今日借你人头一用。”

       “你为什么……”

       “为什么杀你吗?因为你姓陶。”

       啊……

       金銮殿上,一声惊声尖叫。

       “杀人啦!”

       轰!

       朝臣四散而开。

       东平王双眼狂跳不止,定睛一看,“逆子!你竟然敢当众杀人?”

       众臣瞬间回过神来。

       “什么?杀人的竟然是东平王之子?”

       “平武侯石温的外甥,杀了陶二老爷!石温要造反吗?”

       “我看分明是东平王要造反!”

       东平王急了,“此逆子,本王早将他驱逐家门。他所作所为,与本王毫无关系。请陛下明鉴!”

       永泰帝三步并作两步,走下台阶。

       此时,大汉将军已经冲入金銮殿,控制了局面,并控制住了萧逸。

       萧逸束手就擒,没有丝毫反抗。

       杀人凶器,那把铁尺,落在地上,满是鲜血。

       陶二老爷血流一地,倒地不起。

       “老夫要让你赔命!”陶家老爷子,陶皇后的父亲冲出来,狂怒呐喊。

       萧逸杀了他的儿子,这个仇结下了。

       不杀萧逸,陶家绝不罢休。

       有人上前几步,探一探陶二老爷的气息,摇摇头,“启禀陛下,陶大人已经身亡!”

       陶老爷子“啊”的一声怒吼,哭喊道:“陛下要替老臣做主啊!众目睽睽之下,萧逸杀我子。若是陛下不能秉公办理,老夫绝不罢休。”

       陶老爷子在愤怒中,口不择言,竟然说出威胁皇帝的话。

       永泰帝眼神一沉,冷冷地扫了眼陶老爷子。

       陶老爷子沉浸在丧子的哀痛中,无知无觉。

       陶大老爷察觉到皇帝心情变化,出声安抚道:“父亲息怒!相信陛下一定会给陶家一个公道。东平王,你儿子杀了我二弟,你作何解释?”

       东平王脑袋两个大。

       此时此刻,他十分后悔,当初没将萧逸处死。

       他大吼着,生怕有人听不见。

       “此逆子,和本王已经断绝父子关系。他的事,本王一无所知,也绝不会过问。要杀要剐,全凭陛下定夺。”

       所有人都看着永泰帝,等着他的决定。

       永泰帝问身边太监,“陶大人果真身亡?”

       孙邦年孙公公亲自上前确认,然后点头说道:“启禀陛下,陶大人确认身亡。”

       哦!

       永泰帝神色不动。

       似乎有人在金銮殿上,当着他的面杀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他扫了眼陶家人。

       陶家一系,大部分都围着陶老爷子。

       包括陶家的走狗。

       这些人,倒是半点不忌讳,也不怕别人知道他们是陶家走狗。

       永泰帝内心冷笑。

       他又朝萧逸看去。

       萧逸已经被绑了起来,确保他没有能力逞凶。

       永泰帝问他:“为何杀陶大人?”

       萧逸朝陶二老爷的尸体看去,讥讽一笑,“他骂我!”

       咦!

       竟然就因为这个原因?

       众臣议论纷纷。

       萧逸此人无法无天,胆敢在金銮殿杀人,诛杀之。

       反正他已经被东平王从家谱除名,算不得宗室,杀就杀了。

       “请陛下下令诛杀萧逸!”

       “金銮殿上杀人,闻所未闻。如此恶劣的行径,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何止是闻所未闻,分明是骇人听闻,无法无天。”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请陛下下令处死萧逸。”

       众臣义愤填膺。

       实在是萧逸的行为太过恶劣。

       要是不严惩,等于是开了一个极坏极坏的头,后来者有样学样,那还得了。

       永泰帝抬手,制止众臣的议论。

       他问萧逸,“就因为陶大人骂了你一句,你就杀他?”

       萧逸像个狂人,狂得不知死活,“杀不得他吗?”

       永泰帝面色一沉,“此处乃是金銮殿,朝廷重地。今日又是正月初一,新年第一天,大喜的日子。你当众杀人,可知罪?”

       “微臣何罪之有?”

       “放肆!”孙邦年出声呵斥,“对陛下大不敬,此乃死罪。”

       永泰帝一个眼神,制止了孙邦年。

       他继续问道:“是谁指使你杀陶大人?”

       “无人指使!”萧逸掷地有声。

       东平王吓得心脏都要跳出来。

       他真怕萧逸这个逆子,牵扯到他头上,胡编乱造说是他指使。

       这死孩子,真的可能干出这种事。

       这些年,东平王就没看懂过萧逸干的那些事。

       这人得得了失心疯,才会去刺杀继母嫡兄,才会在金銮殿上当众杀人,杀的还是朝廷命官,陶皇后的亲哥哥。

       幸亏萧逸没有胡乱攀咬。

       东平王偷偷松了一口气。

       只不过,他这口气松得有点早。

       只听永泰帝问道:“可是东平王指使你?”

       东平王一听,吓得扑通一声跪下来,“陛下明鉴,给老臣一百个胆子,老臣也不敢指使任何人刺杀朝廷命官。”

       萧逸讥讽一笑,再次强调:“无人指使!是微臣看不惯陶大人,故而杀了他。”

       永泰帝面色冷冽,“是不是平武侯石温指使你刺杀陶大人?”

       萧逸摇头,依旧是那个回答,“无人指使!”

       永泰帝大为不满,“将他交给金吾卫,严加审问。陶大人被刺身亡一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诺!”

       大汉将军押着萧逸离开。

       永泰帝看着他的背影,直到人消失不见才收回目光。

       然后开始安抚陶老爷子,承诺一定给陶家一个交代。

       萧逸杀人,在场的东平王成了众矢之的。

       谁叫他是萧逸的父亲。

       即便他一再强调,他已经将萧逸除名,断绝父子关系,可是没人听到的。

       血脉关系,岂是一句“除名”就能断绝。

       萧逸杀人,此事绝不简单。

       朝臣都有一个本事,就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复杂的事情深度化混乱化。

       在金銮殿上当众杀人,此事岂能单纯。

       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东平王身为萧逸的父亲,首当其冲,受到怀疑。

       陶老爷子怒气中烧,对他说道:“萧逸杀了老夫的儿子,王爷必须给老夫一个交代。”

       东平王内心有一百句MMP,不知当说不当说。

       他恨啊!

       他悔啊!

       后悔萧逸出生的时候,没将他溺毙。

       逆子,成心要害死全家。

       当然,东平王也不是软蛋。

       面对陶老爷子,他是半点不怵,“交代?什么交代?本王倒是要问问老爷子,你们陶家是何居心,明知萧逸脑子不正常,还故意挑衅他。他连继母嫡兄都敢杀,他就是个疯子,早就得了失心疯,一句话就可能刺激他杀人。你们明知道这一点,却不肯积口德。结果陶二老爷被他杀了,只能说报应!”

       “你放屁!”

       “你才放屁!”东平王丝毫不示弱。

       “都给朕闭嘴!萧逸为何杀人,是不是真的受了刺激,朕一定会调查清楚,給诸位爱卿一个交代。”

       永泰帝出面,调停陶家同东平王地争吵。

       陶家不服!

       东平王更不服!

       萧逸杀人,根本就是意外,是无妄之灾。

       他也不想生出这么个疯子一样的儿子。

       可是生都生了,人也长大了,陶二老爷也被杀了,还能怎么办。

       只希望金吾卫真的有本事查明真相。

       当然,东平王内心隐约也在怀疑平武侯石温。

       石温野心勃勃,说不定就是他挑唆了萧逸。

       东平王咬牙切齿,恨不得提刀砍了平武侯石温。

       ……

       陶二老爷被人当众刺杀身亡,消息传到后宫。

       正在招呼朝廷命妇的陶皇后,哐,茶杯落地,碎成一片。

       多少年了……

       自从嫁给永泰帝,陶皇后就没在人前失态过。

       命妇们面面相觑。

       出了什么事?

       陶皇后的脸色怎么那么难看?

       成阳公主当即吩咐心腹去打听消息。

       陶皇后控制着情绪,“本宫身体不适,先回宫歇息。诸位自便。”

       说完,陶皇后起身,急匆匆离去。

       大殿内,众人议论纷纷。

       很快,有内侍到来,宣布陛下口谕,诸位命妇即刻出宫。

       今日朝贺,到此为止。

       命妇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内心的疑问也越来越大。

       何事这般严重?

       ……

       陶皇后不顾阻拦,急匆匆赶到金銮殿,见到陶二老爷的尸首。

       一地鲜血!

       她大怒,大悲……

       面对永泰帝,她痛哭流涕。

       “臣妾兄长死得不明不白,请陛下做主。”

       永泰帝揽着她,“皇后放心,此事朕已经让金吾卫调查,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萧逸呢?杀人偿命,请陛下赐他死罪!”

       “赐他死罪,这事不急。等事情查清楚,再论罪也不迟!”

       陶皇后望着永泰帝,“臣妾全指望陛下!”

       “放心!金吾卫一定会将此事查清楚。”

       陶皇后回到未央宫,砸了一屋子的瓷器。

       “娘娘息怒!怒气伤肝,娘娘当心身体。”

       梅少监在一旁劝解。

       陶皇后急促呼吸,咬牙切齿地说道:“萧逸必须死!必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