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平阳郡!

       小哥哥小姐姐们迫不及待换上了薄薄透气夏装。

       他们笑闹着,往城外通天观而去。

       跑跑跳跳,不知疲倦!

       山林中,时不时传出他们的笑声。

       年轻真好!

       当然也有不合时宜的声音。

       “这要是让顽固派看见了,又该说不知规矩,有伤风化。大周乃是蛮夷,不通教化。”

       “那到底是该男女大防,还是应该顺其自然。”

       “都不好!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味男女大防不好,一味放任不管也不行。应该松弛有度,不该过分严厉,也不该过分放纵!”

       “计相言之有理。”

       燕云歌从马车下来,萧逸自然是跟在他身边。

       他们这群中老年旅行团,顺利到达平阳郡。

       今儿行程,参观通天观,感受一下天下第一观的香火鼎盛。

       还没正式上山,这才刚到山门脚下,一群人老心不老,操心家国大事,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引申到国家层面的退休老干部,就开始争论起来。

       平阳郡在燕云歌的潜移默化影响下,称得上是天下最包容最开放的地方。

       这里的人年轻人,自由奔放,他们尽情地抒发自己青春汗水感情,想做就做。

       可谓是最有活力,最有冲劲,也是最包容,思想最开明的一群年轻人。

       就连京城也要甘拜下风。

       理所当然,平阳郡的一切,引来许多老学究,卫道士地强烈抨击和反对。

       指责平阳郡带坏了天下风气,更带坏了年轻人,给年轻人灌输了许多糟粕。

       于是乎……

       双方人马,通过报纸文章文集,打嘴仗。

       打得不亦乐乎,全天下人一起看戏。

       这场嘴仗已经持续了十来年,必将继续打下去。

       思想是多样的,人是多样的,永远都不要妄想统一天下人的思想。

       所以,思想的多样性,必然会引起思想层面地冲突。

       也就是大周,不因言获罪,对于民间议论持包容态度,才有了这场旷日持久地嘴仗。

       燕云歌朝山顶方向望去,树丛茂密,看不见人,但谈笑声,吼叫声,却一直没断绝。

       他们离着上山的道路,也就是一个小小停车场的距离。

       日头逐渐升高,越来越多人朝山上涌去。

       有夫妻,有同窗,有好友,有亲朋……

       大家面上都带着笑容,眼中带着期待。

       不知为什么,一到这地方,人的心情就变得爽快。

       莫非此地果真能影响人的心情。

       “你这是从众!来到这里的人个个都高兴,你一个人哭丧着一张脸也不合适,对不对?”

       萧逸调侃道。

       燕云歌哈哈一笑,“挺有道理。”

       哲学道理,生活道理。

       他又问道:“要不要叫一辆滑竿,抬着你上去?”

       呸!

       燕云歌这很是不屑。

       她说道:“区区仙鹤山,才多高一点,还需要乘坐滑竿。你莫要小看了我,我还没到七老八十走不动路的年纪。”

       “算我说错话!你要是走不动,偷偷和我说一声,我推着你上去。放心,我偷偷的,保证不叫人发现,我更不会笑话你。”

       燕云歌偷偷踩了他脚,叫他乌鸦嘴不许胡说。

       她含笑看着旅行团诸位成员,“这座山都没问题吧,都能爬上去吧?我走前面,在道观集合。然后一起上后山山顶。大家都加把劲,不要让我等太久。”

       “没问题!”

       “区区通天观,不在话下。”

       成员个个信心满满。

       不就是爬山嘛,没难度。

       就算有难度也没难度。

       大男人绝不认输!

       就算此刻腿脚已经开始颤抖,也绝不流露出半点心虚。

       就是这么自信!

       燕云歌和萧逸一起,率先爬山。其他人紧随其后。

       萧逸一脸轻松,时不时朝身后看一眼,笑一笑,笑得意味深长。

       武将都是实力派!

       那群文臣都是嘴炮强者,真要比拼体力和耐力的时候,哈哈哈……

       燕云歌瞥了他一眼,“很嘚瑟?”

       萧逸胆子好大,大方点头,就像是开屏的孔雀,显得十分骄傲。

       燕云歌笑了起来,“你信不信,那帮老臣肯定能跟上勋贵武将的速度。”

       “不可能!”萧逸坚决否认。

       燕云歌说道:“君子六艺,这是我对文臣的要求。他们都执行得很好,不曾懈怠。他们笔杆子厉害,剑术也不差。比拼耐力,更胜一筹。只要咬紧牙关坚持,肯定能跟上。而且,以他们的骄傲,岂会甘心输给一群武将勋贵。”

       “你也太小看武将勋贵,都是从小打熬身体,耐力体力那都是顶呱呱。”

       “那就拭目以待。”

       “好啊!”

       燕云歌和萧逸,两位圣人,率先比试。

       身后的文臣武将,也暗搓搓,暗中比试。

       这是中老年旅行团,但也不能堕了昔日的威名。

       所以……

       这个旅行团,随时随地,都会开启比拼。

       慢悠悠跟在最后面的侍卫们,都是一脸面无表情,但是心情则是翻白眼。

       再快也没我们年轻人快。

       只可惜,他们这群年轻人没资格参与比试。

       还是恪守职责,保护诸位贵人的安全。

       到达通天观,放眼望去,全是人。

       “第一次感受到平阳郡竟然有如此多的人。”萧逸感慨。

       想当初,他们初来乍到,刚在平阳郡安顿下来的时候,偌大的郡,下辖几个县,人口加起来也才五六万。

       整个府城,找不出五千人。

       而今……

       到哪里都是人,人口增长迅猛。

       一代一代的人口出生,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他问燕云歌,“平阳郡如今有多少人?”

       江山社稷,每个州府郡县的数据都在燕云歌的心里头。

       都不用去苦苦回忆,答案张口就来。

       “平阳郡登记在册的人口,截止前年有五十万。”

       “足足增长了十倍啊!”

       燕云歌脸上带着由衷的笑容。

       她很骄傲地说道:“这几年朝廷大力推广惠民药局,太医院作为天下最高规格医药衙门负责培养医药人才,成果显著。

       每年春秋换季,容易爆发伤风感冒的季节,各地惠民药局都会进行大规模义诊,免费发放药材。

       同时,重点培养专业稳婆,新生儿护理,减少新生儿死亡率。故而,人口增长很喜人。”

       萧逸紧握住她的手,“当初你让户部拨款筹建医学院,一群臣子还在反对。后来,你让少府筹办这件事,这么多年过去,成果显著,打脸那群反对的臣子。

       就该让他们看看,惠民药局这些年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让他们羞愧,为自己的浅薄短视羞愧。”

       燕云歌哈哈一笑,“其实,出言反对的臣子不是浅薄短视,反而相当的聪明且有远见。

       他们知道,一旦全面开展惠民药局,成立医学院,年复一年,开销逐年增加,对户部是一项极大的负担。

       他们之所以反对,就是为了将这件事推给少府,让少府承担所有费用,他们坐享其成。”

       “一个个够狡猾的。那你还成全他们?”

       “算了!户部只管户部的事情。医药这一块,的确不适合交给六部衙门去做。少府出面主导这件事,其实是最合适的。瞧瞧,效果很好,人口增长显著。”

       十几年前,天下还不曾太平。

       燕云歌力排众议,乾纲独断,成立了皇家医学院,率先在京畿一地大力推广惠民药局。

       最惨的时候,皇家医学院,只有不到十个学生,根本配不上医学院的名字。

       等到第三年,招生信息推广天下,那一年皇家医学院迎来了第一次爆发,足足招收了八十个学子。

       八十个,似乎很少。

       尤其是和那些考科举的书院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但,对比之前医学院不到十个学生的情况,则显得很多。

       尤其是……

       天下风气,读书考科举。

       读书多年,结果跑去当大夫,在世人眼里,那就是不务正业。

       能冲破家庭阻碍,冲破世俗偏见,非医药世家的学子,毅然决然决定读医学院,能有几十个人,这已经是非常大的成就。

       那个时候,很多医药世家的子弟,都还在观望。

       到底是继续待家里学习家传医术,还是去医学院学习,都还没打定主意。

       却有一群纯粹的读书人,率先决定读医学院,这就是巨大的成功。

       有了这群人的示范效应,医学院学生逐年增加。

       直到现在,在校生,常年保持在四百人左右。

       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

       一年一年……

       识字班的教书先生在增加的同时,各地医生大夫,尤其是妇科女大夫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这才是燕云歌觉着最骄傲的地方。

       她这二十年的皇帝没白当,好歹有点功绩,给天下给后世留下一点榜样,一点好东西。

       现在,识字班和医学院下属的护理学校对接。

       对于那些读书有天分,愿意学习的女孩子,识字班会推荐他们前往护理学校继续深造,专攻妇科,或是新生儿护理。

       只要将本事学到手,就能靠这项本事吃一辈子。

       但……

       这项工作并不理想。

       很多女生的家长,更愿意让女孩子进入纺织班学习,一样可以吃一辈子。

       而且体面,还不会被人说三道四。

       世人对稳婆这一类工作,其实是有偏见的。

       “那就是一群三姑六婆。小姑娘家家,学什么不好,学三姑六婆,操持下贱行业。”

       似乎和鲜血沾染,尤其是必然会沾染‘污血’的行业,在世人眼里就属于下三滥。

       学纺织多好啊。

       学好了纺织,可以去棉服厂上班,去布匹厂上班。

       还可以进一步学刺绣,工钱更高。

       找婆家,都是抢着要。

       稳婆,在世人眼里等同于媒婆,都是需要的时候很尊重,不需要的时候很不待见,生怕沾染上的职业。

       不行,不行!

       自家孩子还是黄花大闺女,哪能学这个。

       世人的偏见,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甚至一百年,两百年,都无法改变。

       只能另辟蹊跷。

       于是乎……

       护理学院将招生对象改为已经成亲生育的妇人。

       这一改,效果果然好上许多。

       很多小媳妇,中年妇人跑去学习。

       就指望着学习一技之长,能有个收入。

       她们手笨,说是眼花,干不了纺织,更做不了刺绣。

       学习新生儿护理,这好办啊!

       都是生过孩子的妇人,怎么说也有点经验。

       但……

       学习之前,还是要通过识字班的考核。

       这就刷下去一批。

       连识字班的考核都不能通过,证明脑子的确很笨。

       这一来,保证了护理学校生源质量。

       燕云歌坐在栏杆上,“一路南下,京畿一带惠民药局和护理学校开展得最好,平阳郡也不错。其他地方,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这事得和少府好生说说,叫他们派出监察司巡视,太医院也要跟进。”

       萧逸拉着她的手。

       老夫老妻,手牵手,在这人来人往的道观,的确少见。

       别说道观少见,大街上更少见。

       就没见过老夫老妻还牵手的。

       肉麻!

       完全不顾及旁人的感受。

       这一幕,引来来往众人的侧目。

       “瞧,他们竟然牵着手。都多大年纪了,还当自己小年轻呢。”

       “管得宽!牵手说明人家感情好。以为人人都是你家老爷子,纳了七八个小妾还不够,继续琢磨着纳妾。”

       “我就是少见多怪。”

       一对年轻的夫妻,从燕云歌萧逸身边走过去,嘀嘀咕咕,说的内容全都传到了他们两人耳中。

       两人相视一笑。

       萧逸越发握紧了燕云歌的手。

       “他们就是眼红,哼!”

       特傲娇。

       燕云歌抿唇一笑。

       萧逸朝山下方向望去,“他们总算上来了。等得够久的。”

       “他们都是让着你,真要放开了脚步赶,我们估计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还是燕云歌了解大家的想法。

       文臣武将不是爬山慢,而是故意落后,最好要落后一段距离。

       如此做,才是一个合格的臣子。

       虽然……

       燕云歌不赞成臣子们这么做,但也不会干涉。

       为官之道,不是一道旨意就能扭转过来。

       大家都上了通天观,果然如燕云歌所说,文臣武将齐齐上来,没谁先没谁后,都是一个速度。

       这群人,看见两位圣人,就开始拍马屁。

       漂亮话一箩筐一箩筐往外倒。

       燕云歌:“……”

       萧逸:“……”

       耳朵都起茧了。

       行了,行了!

       休息够了,就继续上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