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歌给皇后二姐姐去了一封信。

       她在信件里面,很含蓄地提到,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亲姐妹,能帮一定会出人出力。

       收到信件,皇后燕云琪叹了一声。

       她没瞒着皇帝,直言道:“四妹妹应该都知道了!但她什么都没做,可见她心里头一直惦记着我,她并没有陛下说的那么不堪。”

       “是吗?”

       皇帝萧成文拿起信件,迅速的浏览了一遍。

       “她现在对你对皇儿,的确是有情有义。却依旧改变不了朕对她的看法。朕不信任她。”

       皇后燕云琪苦笑一声,也不争论。

       “若是将来,我有难处,可否请四妹妹帮忙?”

       “帮什么忙?让她带兵进建州城吗?你可别犯糊涂。自从她在平阳郡起家后,她可曾来过建州一次?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她怕死。之所以怕死,是因为她心虚。”

       “可是大姐姐这么多年,也不曾来过建州。”

       “那是因为你大姐姐不想让你为难。但是燕云同不同,她和朝廷每年上百万贯钱的商贸来往,税收往来,却从不肯踏足建州城内一步。除了心虚怕死,朕找不出第二个原因。”

       皇后燕云琪闻言,顿觉内心苦闷。

       她内心深处,最信任的人,始终是四妹妹燕云歌,而非那些朝臣。

       可是……

       哎……

       “罢了,我都听你的。你不会害我,更不会害皇儿。”

       “这是当然!朕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和皇儿考虑。”

       ……

       燕云歌一番好意,付诸流水。

       皇帝对她防备心甚重。

       这一切,她早有预料。

       看着二姐姐的回信,一声叹息,然后自己将信件放在火盆里面燃烧殆尽。

       马先生身为谋士,自然要尽职尽责。

       他发挥三寸不烂之舌,鼓动道:“由此可见,陛下对夫人成见颇深。临死,都要防备着夫人。夫人何必遵守承诺,不如兴兵南下,先拿下几个县城再说。”

       燕云歌板着脸,“休要蛊惑!本夫人说过的话,一定算数。今年之内,绝不会对南魏动刀兵。”

       “今年不动刀兵,那么明年呢?北梁虽然贫苦,却是一根难啃的骨头。就算啃下来,也要花费数倍的精力去治理去镇守。碍于夫人的身份,北梁很多世家都不认可夫人,夫人一定要有心里有数啊!”

       平阳郡同北梁之间的民间贸易很少,所以燕云歌在北梁的影响力,远远不如她在南魏的影响力。

       南魏那边,民间百姓,很多人都对平阳郡有好感,也愿意离开家乡到平阳郡干活挣钱。

       北梁就不行了。

       六七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

       北梁从上到下,从世家到民间,都对燕云歌有偏见。

       最大的障碍,就因为她是女子。

       平阳郡出产的廉价货物,几乎不会进入北梁百姓手中。

       所以……

       出兵北上,攻打北梁,稳定人心,所花费的精力,是出兵南魏的数倍。

       这也是马先生一直坚持出兵南魏的最大原因。

       先拿下容易啃的骨头,最后才去啃最难啃的骨头。

       先易后难,而不是先难后易。

       燕云歌却执着于遵守当年的承诺,外加现实条件有困难,一直不同意出兵南下。

       马先生很失望啊。

       “夫人为何如此执着?皇帝如此防备夫人,夫人何必客气。”

       燕云歌掷地有声地说道:“皇帝若是今年过世,我那外甥就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我的二姐姐,就是摄政太后。

       你让我兴兵南下,等于是在夺取外甥的江山,打击二姐姐在朝堂的威严。

       还有,你真当凌长治和石温是吃素的吗?

       凌长治短短几年,能拿下上千里南疆地域,为南魏开疆拓土,增产增收,一船船的金银珠宝,奴仆人口运回建州城,岂是等闲之辈。

       一旦开战,本夫人就要面临和凌长治石温对战的局面。然而,本夫人并没有做好同这两人开战的准备。仓促出兵南下,本夫人不看好结果。

       还有,我说过,我不打无准备的仗。攻打北梁,计划了好几年,光是派遣探子,刺探情报收买官员,各种布局就花费了数年时间。

       这个时候,你让我放弃攻打北梁,南下南魏,简直荒唐!

       不说兵力不足的问题,在南魏没有足够的探子,没有成熟地布局,这仗根本就没法打。

       你别和本夫人提胡先生,他是在朝堂搅风搅雨,那是为了阻止朝廷趁着七郡兵力空虚之际悍然出兵北上。

       胡先生做得很不错,目前看来皇帝没有出兵七郡的意图。

       但,若我挥兵南下,又是另外一种局面。胡先生之前努力的一切,即将成为泡影。

       那些得了好处的官员,可以阻止朝廷出兵七郡,却不会阻止朝廷抵抗南下的兵马。”

       马先生连连叹气,再次遗憾错过大好机会。

       “皇帝这会忙着解决对皇权有威胁的人物,无暇顾及七郡,以及北梁。大好机会,白白错过,哎……”

       燕云歌冷哼一声,“放心。若是有朝一日,真要出兵南下,本夫人一定会堂堂正正和朝廷较量一番。”

       “真的有出兵南下的那一天吗?届时,夫人不用顾忌外甥和那位摄政太后吗?”

       “此一时彼一时。所以,在本夫人没下定决心之前,你别多嘴多舌。尤其不准在郡主跟前胡说八道。”

       “夫人放心,学生有分寸。这些话,学生只在夫人面前提起,在外面,保证半个字不透露。”

       “如此甚好!”

       压下了马先生那颗蠢蠢欲动的心,燕云歌也是倍感疲惫。

       乱世之枭雄,不易做啊!

       这个世道,适合刘章那样的伪君子,纵横天下。

       像她这样有良心的人,终归要遭受煎熬。

       亲情和利益……

       怎么取舍?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

       ……

       刘宝平处境不利,刘宝珠忧心忡忡。

       她试着给长兄刘宝顺去信,却石沉大海,始终得不到回应。

       她还试着给刘宝平去信,同样得不到回应。

       两位兄长,已经将她彻底移出刘氏家族地内斗,不许她参与其中。

       刘宝珠写信给燕云同诉苦。

       燕云同承诺他,若是有需要,他会救刘宝平一命。

       更多的事情他做不了。

       这个时候,他其实更担心皇后燕云琪,担心四妹妹燕云歌。

       ……

       皇帝萧成文已经连续数天,没有上朝。

       这下子,朝臣们都清楚皇帝怕是已经到了最后关头,真真是命不久矣。

       陶太后没有说错。

       皇帝一旦过世,唯一的皇子萧焱继承皇位。

       然而……

       皇子年幼,还只是一个小屁孩,这就意味着太后要出面摄政,扶持小皇帝。

       于是乎,朝臣的目光,一边盯着皇帝居住的暖心阁,一边盯着陶太后居住的慈宁殿。

       自陶太后大闹金銮殿之后,就不曾踏出过慈宁殿一步。

       这个局面,不妙啊!

       朝臣要求进宫面圣,数次被拒绝,群情汹涌。

       一本本奏疏飞入宫廷,结果全都被留中不发。

       反倒是皇后燕云琪出面,召见了三位臣子:石温,凌长治,以及崔植崔大人。

       这是一个信号。

       就在朝臣议论纷纷,各种猜测漫天飞的时候,一道旨意打破了局面。

       皇帝萧成文,在政事堂数位朝臣的见证下,立下传位诏书,立皇子萧焱为储君。

       与此同时,还下了一道旨意,册立皇后燕云琪为端敏太后,扶持新帝萧焱,代新帝摄政。等到新帝加冠,还政给新帝。

       这道旨意,在他死后即可生效。

       两道旨意一出,朝臣纷纷张嘴欲言。

       册立皇子为储君,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提前赐封皇后,也说得过去。毕竟先帝也这么干过。

       只是,让皇后摄政,那陶太后怎么办?

       圣旨里面,没有一个字提到陶太后,这是什么意思?

       陶太后真的被彻底架空了吗?

       朝臣们来不及深思其中含义,第三道旨意随之出炉。

       任命石温,崔植,凌长治三位大人为辅政大臣,配合端敏太后,处理军国大事。同样是在新帝加冠后还政。

       与此同时,皇帝还下旨,对南军北军,各个要害部门都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提拔了一批人,同时也处死了一批人。

       太平侯首当其冲,被明正典刑。

       鉴于他的宗亲身份,改为赐毒酒一杯。

       陶太后的其他羽翼,纷纷被剪除,该罢免的罢免,该处死的处死。

       到最后,就只剩下最大的威胁陶太后。

       皇帝萧成文缠绵病榻,他已经无法起身。

       病势汹汹,已经没剩下几天时间。

       皇后燕云琪衣不解带陪伴在他身边,为他通报朝廷动静,大臣言行举动。

       皇帝拉着她的手,笑了起来。

       “到如今,只剩下最后一件事情。这件事,不解决,朕死不瞑目。但,朕不忍心脏了你的手,让你背负骂名。”

       皇后燕云琪连连摇头,“陛下,不要再说了。你已经做得够多,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剩下的事情,就让我来办。”

       “不行!你要做摄政太后,不能背负洗不干净的污点。费忠……”

       “老奴在!”费公公强忍着泪意,走上前。

       皇帝萧成文郑重吩咐他,“替朕解决最后一个威胁,务必干脆利落,不留后患。事成之后,你即可出宫,朕会对外宣布你过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