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秋收,水泽乡的开荒流民干劲十足,越来越多的荒芜田地被开垦出来。

       与此同时,流民中出现了一群媒婆。

       她们每天走在田间地头,积极保媒拉纤。

       单身汉,大姑娘都要忙着开荒,没关系,你干你的,我说我的。

       就蹲在田坎上,扯着嗓子介绍起来。

       给你说啊,住在第几排第几户茅草房的某某汉子(姑娘),可好了!

       身体棒,干活麻利,是把好手……

       媒婆们不厌其烦,不辞辛苦,替一个个单身汉(姑娘)物色合适的的媳妇(男人)。

       单身汉们心动,托媒婆帮忙说合某某家的闺女。

       于是乎,每天傍晚下工后,就是单身男女们相亲时间。

       若是有相中的,食堂前面的平坝,就成了大家约会的场所。

       农家男女,又都是流民,没那么多讲究。

       在平坝大大方方见面,比躲在小树林强,也不会有人说闲话,瞎嘀咕。

       媒婆们嘴是厉害的,战果是可喜的。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愣是叫她们撮合了上百对单身男女。

       燕云歌听说,有上百对男女准备成亲,她手一挥,大手笔包下这件事。准备办一场集体婚礼,婚宴所需花费,她包圆了。

       这个消息,通过媒婆的嘴,迅速传遍了每家每户。

       “什么是集体婚礼?”

       “就是所有新人一起成亲,大家一起吃喜宴。喜宴的钱,东家包了。”

       “当真?”

       “这种事情还能骗你不成。婚宴时间定在下个月十五,想要参加集体婚礼的新人,赶紧去公房报名。告诉你们,错过了这个村,可没那个店。”

       “不要你们花费一文钱,就把婚礼给你们办得漂漂亮亮,人人有吃有喝,这种好事,老婆子我活了几十年,反正以前是没遇到过。”

       “只要报名就能结婚?”

       “前提你得有个媳妇,或是有个男人。”

       “哈哈哈……”

       “不管什么身份,只要有结婚的对象,就能参加集体婚礼,确定吗?”

       “你们怎么那么多心。这种事情能作假吗?骗你们结婚能有什么好处?一个二个,不知感恩,整日里怀疑这个怀疑那个,莫非你以前犯过事,在官府有登记?”

       问话的汉子嘿嘿一笑,“我连衙门朝那个方向开都不知道,哪能犯事。”

       呸!

       媒婆私下里吐槽。

       媒婆嘴巴厉害,眼睛也厉害。

       有的人啊,一看就知道以前不是干正经事的。

       为什么会沦落为流民,没人关心。

       只要不在富贵山庄犯事就成。

       ……

       集体婚礼的消息一出,当天就有近百对新人报名。

       那些原本不急着成亲的单身汉或是大姑娘,一下子都着急起来。

       集体婚礼,免费婚宴,可遇不可求。

       正经过日子,能省则省。

       能省下一笔结婚的钱,都能买一两身新衣。

       要不要现在就去找个姑娘(男人)成亲,赶上这一波福利?

       东家给的福利,不是任何时候都有。

       都得看运气。

       单身男女们犹犹豫豫,媒婆就在一旁煽风点火,终于把人给说心动了。

       找个人成亲吧!

       家乡已经回不去,极大可能,以后就要在水泽乡安家落户。

       指望攀高枝,不现实。

       不如脚踏实地,找个能干人,组成一个家庭。

       只要踏实肯干,东家恩义,日子肯定能好起来。

       于是乎,等到十五这一天,参加集体婚礼的男女,竟然有三百多对。

       燕云歌都吃了一惊。

       她问阿北,“有这么多未婚男女吗?”

       “有的,只多不少。姑娘可能不清楚,流民逃荒,路上没吃没喝,风吹日晒,最先倒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能活到现在的流民,多是青壮年。其中有的人死了男人,有的人死了婆娘。这次集体婚礼,好多都是二婚,甚至还有三婚。”

       原来如此!

       不管多少人成亲,反正婚宴开销,燕云歌包了。

       不是她财大气粗,而是水泽乡,以及富贵山庄需要一股精气神。

       她不是官府,流民给她开荒,不会像官府那般,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过往的经验,给官府开荒,比如开荒五十亩,能得五亩自留地,免赋税三年。

       三年后,五亩土地就属于开荒者所有。

       官府能这样操作,燕云歌不可以这样操作。

       所有的荒地,都是她赊账,从少府买来的。

       产权归她所有。

       她出钱出粮,出种子农具耕牛,包吃包住请流民开荒,还想要她的土地,绝不可能。

       给官府开荒,官府可不会包吃包住。

       流民给她开荒,除开劳动力,她承担了一切开销,包括所有风险。

       能给流民一部分廉租田,已经是她最大的让步。

       然而,深耕在每个流民百姓脑中的概念,没有自己的土地,犹如浮萍,没有依靠。

       随时一个大浪打过来,就有可能家破人亡。

       说到底,流民对水泽乡,对富贵山庄没有归属感。

       他们现在为了粮食,可以留下来。

       他日也可以为了粮食,离开此地。

       那么多土地,燕云歌需要大量的人员开荒种地。

       水泽乡破败,原住民死的死,逃得逃,能找出一千个成年人都困难。

       乡人故土难离,燕云歌想从其他乡镇,县府招募佃农,很不容易。

       流民就成了最主要的劳动力。

       为了让流民安心开荒,踏实住下来,扎根此地,她需要拿出一个态度。

       让流民感受到恩义,感受到切实的好处。

       集体婚礼,她承担婚宴开销,就是切实的好处。

       三百多对新人成亲,就是对水泽乡,对富贵山庄的认同。

       有了归宿感,才会愿意成家立业,踏实过日子。

       三百对新人的婚宴,场面很大。

       一对对新人,和他们的父母亲人,依次上台,完成仪式。

       没有亲人的新人,拜了天地,就朝家乡方向遥拜。

       婚宴很简单,就是熟悉的大锅饭,多了一样肉菜还有一大碗骨头汤。

       不丰盛,却能吃饱。

       而且,燕云歌还给了每对新婚夫妇一匹棉布,作为新婚礼物。

       “东家仁义!包了婚宴,竟然还送来布匹。”

       “这是细棉布?”

       “比细棉布稍微粗一些,穿在身上却差不多。听说是西边产的,不是江南的货。”

       “不管是西边还是江南,东家送一匹棉布,心意十足。倒是解决了不少问题。”

       此话有理。

       流民家家户户都缺少布料,平日里要做个针线活,却苦于没有做针线的布料。

       衣服穿烂了,想要左一个补丁,右一个补丁,也得有布料才能打补丁。

       没有布料,只能让衣服烂着。

       露出了腚,叫人看笑话也是没办法的事。

       好多年没穿过新衣服,如今有了一匹棉布,省着点用,或许能做两身。

       有了新衣服换洗,穿烂的旧衣服就可以淘汰掉,打浆,做鞋底用。

       鞋子也烂得不能穿了。

       春夏季节无所谓,去哪里都可以打光脚。

       冬天还是得有一双正经鞋子。

       鞋面简单,鞋底麻烦。

       得用碎布头,烂衣裳打浆,一层一层叠起来,打成鞋底。

       有了布料做新衣服,才舍得将烂衣服用来打鞋底。

       日常生活,离不开油盐酱醋,同样离不开针线布料。

       每天下工,经过四季布庄的时候,大姑娘小媳妇全都伸长了脖子朝里面张望,眼中全是星星。

       有那大胆的姑娘,走进店里,看那做工精良的成衣,心头欢喜得不行。

       却也不敢上手摸。

       常年干农活的手,手指粗糙。

       成衣那么精贵,万一上手一摸,把新衣服刮个丝,弄坏了怎么办?

       三百多对新人,得到了东家的礼物,一匹棉布,将众多大姑娘小媳妇羡慕坏了。

       有那妇人自我调侃,“瞧着你们又是免费婚宴,又是棉布,弄得我都想再嫁一回。”

       “你就算再嫁一回,既没有集体婚礼,也不会有棉布。”

       “所以才羡慕你们,真是运气,赶上了好机会。可惜我家那死丫头,死活不想出嫁,总说再等两年。瞧瞧,错过了多好的机会。”

       妇人懊恼不已,懊恼自家闺女死脑筋,这么大便宜竟然给错过了。

       ……

       四季布庄迎来一波生意。

       放着好久没有动过的针头线脑,终于有人买。

       趁着有客人上门,伙计计小四趁机推销,“我们有裁剪师傅,可以帮着裁剪,保证衣衫贴身,不浪费布料,只收起少许费用。另外,我们还有绣娘,可以帮忙缝制衣衫,费用好说。”

       “你们真的可以帮忙裁剪?”

       “那是当然!”

       “多少钱?”

       “你家的布料,是东家送的西北货,对吗?西北货虽然不如江南货,但是胜在方便裁剪,裁剪费不贵,只需十五文钱。”

       “十五文钱还不贵?”新妇人眉眼一皱,十分肉痛嫌弃。

       平日里,一文钱都要当做两文钱花,十五文钱请裁缝,不行不行。

       计小四也不着急,“一套衣衫,十五文裁剪费的确贵了些。但,如果你一次性裁剪两套衣衫,只需二十文钱。若是一次裁剪三套衣衫,只需二十五文钱。衣衫越多,费用越低。你想要省钱,可以再买一点布料,一次做两套衣衫,一人一套。也可以和别人搭伙,几家人凑个十套二十套衣衫,费用你们平摊。”

       搭伙平摊费用做衣衫,这个办法好。

       当计小四告诉新妇人,他们的裁缝是京城的大师傅,她顿时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