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的欢送仪式甚至比欢迎仪式还要隆重德国护航舰队直接将中国人送到了北海外海才停了下来集体鸣响了喇叭向中国朋友表达着尊敬。

       一路上的航行再次见到了英国人的战舰他们似乎等待了中国舰队很久在它们交换着的引航中几天后中国舰队缓缓驶进了英国朴茨茅斯海军基地。透过朦胧的雨雾码头边一艘古代样式的风帆战舰高耸的桅杆和帆索出现在中国官员的眼里。

       赵灿薛是在英国的留学生对这艘战舰非常熟悉在他的介绍下李国勇才知道这艘老式战舰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胜利”号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的旗舰。即使在今天看上去“胜利”号仍然称得上是巨型战舰。它身长20多米宽20米前桅、主桅和后桅共有37片大帆。作为大炮巨舰时代的产物舰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大炮。在上面三层甲板的两舷一共排列着04门大炮。听赵灿薛介绍说英国海军将领经常在“胜利”号上召开重要军事会议。

       从世纪末英国摧毁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英国从三流弱国的岛屿之邦一跃而成强大的欧洲第一大国英国依仗其海上霸主地位从海外攫取了相当与其本土面积0倍的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而“胜利”号古舰似乎正在那炫耀着英国海军的这种“荣耀”

       “老子要打进英国第一件是就是炸毁‘胜利’号。”李国勇低声嘀咕了一句。

       朴茨茅斯海军基地内的英国战舰全部悬挂满旗水兵在舰上列队站坡。向中**舰致意。大概足足有200多名英国高级军官、当地要员和知名人士在码头举行欢迎仪式。

       亲自来朴茨茅斯欢迎中国贵宾的英国首相亨利.坎贝尔.班内南爵士第一个迎上了从“李牧”号上下来的中华帝国元首李国勇说道“这个时候我想到了一句古希腊的成语‘片刻相见有时胜过终身相处’欢迎您到英国来元首先生。”

       和英国人对话可比与根本就听不懂的德语要轻松多了。李国勇笑着说道“中国也有句成语叫相见恨晚我看我和您就是相见恨晚啊。”

       中国国家元首地出访英国是英国目前除了印度第2次民族起义以外的最重要的新闻。在此之前当地报纸都以重要的篇幅进行了报道。

       不少旅居在英国地华侨一早就赶到了朴茨茅斯海军基地。在李国勇的建议下赵灿薛同意华侨登上“李牧”号参观。

       一位80多岁地老华侨带着两个儿子、儿媳和三个孙子一家三代从伯明斡赶来上舰参观他抓着赵归薛的手说道“今天我带着全家都来就是要让儿孙们看一看中国的军舰。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国家要让他们记得自己永远是中国人!”

       许多华侨一踏上“李牧”号一边抚摸舰炮一边眼泪就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我只知道洋人地军舰开到中国去现在我终于看到了祖国的军舰也能到洋人的国家来访问了。”

       马车上。班内南爵士的第一句话就是“元首先生现在需要您的军队再紧急往印度增加一到两个师地兵力印度的局势又出现了反复。”

       印度的情况通过电报李国勇了如指掌。帝国的2师在段棋瑞指挥下进展顺利段棋瑞攻陷了康普尔控制住了恒河大桥切断了印度起义军队和后方的联系。留驻在康普尔的印度人被驱逐到了恒河边。印度起义者从勒克瑙冲出与2师激战最终因战斗力相差悬殊往南败退。勒克瑙同中印度地联系被切断形式危急。其后段棋瑞由康普尔向勒克瑙发动新一轮攻击印度士兵忽略了阵地的侧翼和伙房各堡垒间缺乏联系段棋瑞从东西两面集中了两个旅的主力和八十多门大炮夹攻。两天后攻克勒克瑙。

       而英军的进攻却受到了印度士兵的顽强狙击。为了保证加尔各答与德里以及旁遮普的交通英军同时向巴特那、贝那勒斯和阿拉哈巴德进军并大举进攻德里。

       德里的防御工事坚固据守德里的5万印度士兵拥有大约200多门和充足的军火据城坚守地他们先后挫败了英军的锡克、巴坦、廓尔克和克什米尔等部队让英军遭遇了重大伤亡。恰逢此时英国部队中又疾病流行士气受到严重挫折的英军在从德里退却的路上又遭到起义者的四处打击。陷入困境的皮特中将一连向国内发了十几封请求援兵的电报但此时英军主力都远离印度不得不转而向中国寻求帮助。

       “可以我可以再向印度派遣2个师紧急救援皮特中将。”

       李国勇沉吟着说道这么做他是有所考虑的印度起义虽然取得了表面上的胜利但那是在英军主力没有开进印度的情报下所取得的;而且印度的高层大封建主大地主起义的决心从来都不坚决只要形式稍有不对马上就会倒向英国殖民者掉转头来镇压起义。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帮英国人一把也可以为将来取得政治谈判的资本。

       班内南欣喜若狂中国能够出兵真是件再理想不过的事情了靠近印度出兵方便士兵的素质又经过无数次战斗的考验值得信赖这能让英国减少很多麻烦。

       “非常感谢您元首先生英国人不会忘记这次友谊的。”

       班内南兴奋的表情全部写在了脸上不过还依然保持着绅士的文雅。

       李国勇笑了下“没什么中英联合舰队有过成功的合作我相信在印度我们也一定能取得成功具体的部署我将让我的总参谋长蒋百里和你们商量。”

       自从838年维多利亚女王继承王位后。白金汉宫就成为历代君主地专用之地英国君主常在这里召见首相、大臣、接见和宴请外国元首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在班内南爵士的带领下。穿过长方形院子进入到了主宫殿。此时仪仗队奏响了中英两国国歌不—会儿随着“天佑女王”的乐曲英国国王。印度皇帝阿尔伯特.爱德华.维丁走了出来。

       六十岁才登上英国王位地爱德华七世少年时放荡不羁风流成性不为维多利亚女王喜欢甚至不允许他过问国家和王族事物不过登基后的爱德华还是颇显示了一些自己在政治上地才能正是他一手促成了英、法、俄的三国同盟。爱德华七世喜欢交际。为人和蔼可亲极受英国人民的欢迎甚至英国为此还流行着一句谚语“如果你不想发生战争就要有爱德华这样的一位好国王”果然见到了李国勇。爱德华轻轻拥抱了下他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是“年轻的元首朋友您让我感觉到了自己地衰老我象您这么大年纪的时候”

       爱德华看了一眼一边非常严肃一派绅士左派的班内南爵士。压低了声音说道“正和爱尔兰一位美貌漂亮的女演员厮混在一起。”

       李国勇差点笑了出来人人都说爱德华七世没有架子好开玩笑果真名不虚传可惜这个国王只剩下了三年的生命。

       “八年前我当江苏巡抚地时候也总爱和美丽的女孩子呆在一起到现在还是如此我想在这一点上我和陛下是有共同语言的。”

       李国勇也把声音放得低低的说道。

       爱德华立刻爆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让边上的班内南莫名其妙。

       不知道这两个国家地领导人说了些什么值得如此开心。

       分宾主坐定后爱德华说道“亲爱的元首我首先得感激您的慷慨我的首相在来之前已经告诉过我了您答应向印度增兵了那些在印度浴血奋战的孩子们终于能够得救了。该死的印度佬他们在肆无忌惮地屠杀着英国士兵高贵的生命他们会为此而付出惨重的代价我建议中国和英国在印度开设军事法庭绞死或者枪毙参与叛乱的每一个黑色土人”

       刚刚建立起来地良好印象一下子就在李国勇心里消失得无影无踪英国人总是以老大自居处处透露着不列颠人的骄傲难道只有英国士兵的生命是高贵的?况且带有命令似的口吻也让李国勇觉得很不舒服。

       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相比威廉虽然为人急躁傲慢但对于中国人还是非常友好的;而看起来平易近人的爱德华七世老大作派很让人反感

       “怎么了朋友?”见李国勇沉默不语爱德华问道“难道你不赞成我的意见?那些印度人都是卑劣的。肮脏的杀死他们能让其他人害怕第一次印度叛乱的时候我们正是这么的而且似乎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李国勇勉强笑了一下“应该是这样的吧。”

       “你知道吗我的朋友前段时候我还对您进入西藏使当地形式恶化表达了担忧。”

       爱德华七世不知是真是假话锋一转用轻松的口气说道“但现在看来中**队进入西藏反而还帮了我们的大忙。”

       李国勇的脸色阴沉了下来这简直就是对中国**裸地指责了西藏是中国人的西藏什么时候轮到爱德华来干涉了。

       见气氛有点尴尬班内南急忙说道“英国人的幽默可能您还不习惯陛下没有其它任何的意思只是想表达一下他和您的和善。”

       去你妈的和善当年你们拿大炮轰开中国国门也是“和善”?

       李国勇在肚子里骂了几句随后重新挂上一张笑脸说道“我们中国人的心胸非常开阔能够承受这样的幽默我想首相大人您有点过敏了吧。”

       又是一阵大笑爱德华指着班内南笑道“我的首相是老派的英国绅士他无法理解我和您之间的友谊严肃工谨是他生活的全部。不过您在未来几天内和他打交道的时候比较多也许得更多地领教他的刻板我想您也知道在英国国王是没有什么权利的英国实际的决策者是他和他的那些议员们。”

       李国勇微微笑了下。

       端起面前的咖啡喝了一口爱德华七世说道“来英国前听说您先去了德国这让我觉得很遗憾本来按照中英两国的传统友谊您应该先来英国才对。怎么样我的那位容易发脾气的外甥威廉没有做出什么失礼的举动吧?”

       威廉二世是腓特烈三世和维多利亚皇后的长子维多利亚皇后是亚历山德拉皇后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伯勺姑妈爱德华七世的姐姐。想到欧洲国家这些复杂的关系李国勇就觉得头疼。

       “谢谢您的关系陛下我在德国受到了良好的款待。”李国勇不卑不亢地说道。

       爱德华七世的脸上看起来有些失落“那就好我想您在英国会受到更加热情更加盛大的招待。”

       又闲聊了会李国勇告辞了出去和班内南约定了第2天会晤的时间后回到住处的李国勇脸色很难看推开窗户伦敦多雨阴潮的天气更加让他烦闷。

       “怎么了李大哥心情不好吗?”见丈夫闷闷不乐王青颜善解人意的为他端来一杯纯正的中国茶。

       李国勇接了过来看着爱妻娇美的脸庞“青颜德国好还是英国好?”

       虽然不明白丈夫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王青颜还是说道“我觉得还是德国好些虽然德国人做事古板了些但实在而且英国的天气让我很不习惯。”

       “是啊我也喜欢德国胜于英国”

       李国勇的话让王青颜不懂其中的意思“一个人当习惯了老大就总喜欢把其他人都当成小弟一样来看待偏偏我也想着要当这个老大。”

       两国间军事经济谈判的事和在德国一样自然有官员们去处理李国勇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陪伴夫人身上。

       英国出现了难得的好天气自从进入伦敦后竟然第一次看见了太阳和负责保卫他安全的英国警察打了下招呼李国勇带着夫人去了伦敦郊外旅游。伦敦似乎没有什么太出名的名胜古迹能拿得出手的也估计也就只有大英博物馆伦敦塔或者哥特式建筑的西敏寺了与其把精力浪费在这些至少在李国勇看来枯燥无味的地方还不如去郊外散心的好。当然如果说把大英博物馆里英国从中国掠夺走的宝贝归还给李国勇恐怕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到了郊外李国勇似乎在寻找等待着什么如影随形的警察让他看起来有些心烦。不过伦敦的治安情况还是良好的况且李国勇也许在亚洲很有名但在欧洲只怕没有几个人认识他所以警察都显得多少有点心不在焉。

       “那是哪?”李国勇指着不远处一个古堡问道。

       带队的警察恭敬地告诉李国勇“这是本特公爵的城堡公爵是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的表弟曾经在皇家陆军服过役并且参加并指挥过第一次布尔战争。”

       李国勇点了点头“那是一位英勇的将军我想我现在去拜访他会不会显得太冒昧了一点。”

       “公爵大人对于您的拜访一定会感到非常高兴的毕竟见到一个国家的元首不是很容易的事”

       看到李国勇如此尊敬自己国家的公爵带队的警察显得非常光荣“请允许我去帮您通报本特公爵您的到来。”

       警察进去了大约有半个多小时就在李国勇越等越不耐烦的时候看到古堡了奏响了悠扬的《天佑女王》接着一大堆佣人簇拥着一个足足有八、九十岁但看起来身体和精神都非常不错地英国老人走了出来老人穿着一身老式的英国将军制服倒颇有几分气概。

       “中华帝国元首先生。本特.彼得非常欢迎您的到来这是我的荣誉也是整个本特家族的荣誉。”本特公爵精神焕发的大步走了过来。

       “谢谢”李国勇和本特轻轻拥抱了下操着英语说道“我也非常荣幸能够见到英国大名鼎鼎的将军阁下。”

       对中国元首能用流利地英语和自己对话本特微微怔了一下。但很快笑着把李国勇迎了进客厅。客厅的壁炉里晓的火很旺。这让李国勇觉得有些闷热不是特别舒服抬头看了一下?让他意外地是客厅的正中央竟然挂着一副大大的中园书法作品臣往下看落款竟然是李鸿章。

       “我的李鸿章中堂大人是好朋友非常好的朋友。”

       本特看出了李国勇意外的表情为他解释着显然英国老头的记性非常好“那是89年的8月中堂大人到了英国。那天也是在您坐地这张位置上我和他足足聊了一个下午然后他就送给了我这副字上帝可以作证我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来研究这副字画的含义越研究我越为中国的文字所着迷。”

       其实那副字写得很简单“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过如此精髓的文字加上李鸿章极具功底的书法也足够本特研究上十年的了。正想着一个长得很象亚洲人模样地佣人送进了红茶并看了李国勇一眼。

       回忆着往事的本特兴致勃勃“曾经有人出价三万英镑跟我购买不你就是拿半个伦敦来换我都绝不愿意!后来我的朋友告诉我。中堂大人去世了那段时候我非常难过。但是当我知道他的孙子也就是您掌握了中国的最高政权后天那我真的为中堂大人地在天之灵祝福;就在刚才我得知您竟然亲自登门拜访我简直要高兴得疯了一定是中堂大人告诉了您有我这么一个老朋友的存在我说的对吧?我再次向您这位如此看重感情的元首致以一个英国公爵的敬意!”

       李国勇含糊地“恩”了一声真是天知道了。自己来本特这完全是另有目的的谁想到误打误撞竟然遇到了这么一出。

       聊了大约有两个多小时本特非常健谈滔滔不绝的说着往事细心询问着中国的近况李国勇耐着性子一一说着其实现在地他心急如焚。

       “天啊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了请您务必赏光在我这吃上一顿午饭我这有保存了7个年头的苏格兰威士忌那些苏格兰人虽然粗俗无知但酿造出来的威士忌还是很不错的。”

       看了一眼座钟的本特热情地说道。

       巴不得他赶快离开的李国勇答应了下来。

       本特前脚离开后脚那个送茶的亚洲人就又走了进来往李国勇面前的茶杯中添加了一些水低低地说了一句“我是甘大人的亲信。”

       李国勇的眼睛盯着墙上说道“让甘羽锋晚上来见我。”

       “是的。”佣人又低声说了句然后迅速离开了客厅。

       一顿饭吃在李国勇嘴里索然无味英国的厨师手艺实在糟糕不要说和中国或者法国的厨师相比就连德国的也比不上还有那个本特老头极力夸奖的苏格兰威士忌喝到嘴里差点没让李国勇一口喷出来和中国的茅台相比天差地远了。

       好容易等这顿饭吃完本特提出了一个几乎让李国勇昏厥的“无理”要求他请求李国勇留下一份墨宝他要和李鸿章的作品放在一起当成本特家族的传家之宝。打从来到了这个世界虽然已经学会用毛笔来写字但仅仅限于写字而已和书法二字那是决计沾不到边的要是硬着头皮写上一副让懂行的人看见岂不是丢了泱泱中华和他李大元首的连脸面?

       还好王青颜看出了丈夫的尴尬象本特解释道写书法必须需要毛笔和砚台。这里当然是没有的等回去了之后一定写好了送到公爵府上这才让老头心满意足。至于回去后找谁捉刀那也只有他李大元首才知道的了。

       回到了住处天已经快黑了先听部下汇报了下今天谈判的情况。

       大致说了下自己地看法李国勇就以身体欠佳为由把自己关进了卧室。

       不多会卧室外传来了卫兵的声音。说有位华人想要求见李国勇李国勇没有一点考虑就吩咐卫兵带那人进来。

       进来的正是中华帝国的高级特工甘羽锋!

       “领袖万岁!”小心地关上了门甘羽锋小声地说道。

       李国勇指了指面前的位置“坐下吧你在英国辛苦了。”

       等甘羽锋坐定李国勇开口就说“汇报一下欧洲的情况。”

       甘羽锋微微喘了口气说道“自从到了欧洲经过发展。目前在英、法等国共拥有各种类型特工一万一千八百名成员遍布欧洲各大国现在我手头上可以调度的资金大约在三千五百万英镑正准备想办法送回国内。”

       “这么多!”李国勇倒吸了一口冷气“你从哪弄来地这么多钱?”

       甘羽锋严肃的脸上难得出现了笑意“这完全是陈其美局长打下的良好底子其中海洛因收入约为70万英镑。走私收入为000万英镑加上其它地大约就是这么多了我只不过是托陈其美局长的福而已。”

       陈其美陈英士啊就算死。你也在为帝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李国勇沉默了会说道“严格意义上说你们已经并不能叫特工了还是叫‘黑手党’这个称呼比较合适。我给你透露个我的底线除了德国不要去动它其它国家你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只要能给我搞到钱!另外这次我给你带来了两个人才他们是制作假钞的高手。技术设备你们自己解决我只负责提供人才。”

       仔细地听着元首的说话甘羽锋不断地点着头。

       “还有”李国勇继续说道“眼光不要只盯在欧洲要派人去美国发展那才是真正富得流油的地方带人去找当地人出面开设赌场带着你的海洛因进军美洲动用你一切地智慧和才干。给我榨干这些国家身上最后的一毛钱!”

       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甘羽锋还是一丝不芶的记在了心里在日本他的兄弟帝国高级特工罗玮发挥着他巨大的能量为帝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而远在欧洲地自己也同样在用一种另类的方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从在江苏开始一直到中华帝国的成立情报人员都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他们没有军人们看起来那么风光也没有党卫军军官那样的威风但中国能够走向强盛起码有一半地功劳应该记在这些人的身上。

       “对了墨西哥那边派人去联络了没有?”李国勇想到了这件大事。

       “去了”甘羽锋回答道接着提出了自己心里的疑问“领袖墨西哥那个国家为什么值得您那么关注?我算了一下仅仅是帮他们武装军队第一年就要花掉我们将近3000万英镑还不算其它的开销3000万英镑足够我们买一艘第一级的战列舰了。况且我们在墨西哥也得不到任何利益。”

       李国勇笑了下在他的国际战略部署这张大棋盘里墨西哥将是至关重要的一颗棋子。9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物资大发横财.97年3月看着战局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美国政府借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联盟反美在国内掀起反德浪潮。

       同年4月日美国对德宣战。紧接着美国之后巴西、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等国纷纷对德宣战等到大战结束时陆续派往前线的美**队达200万人。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美国成了协约国地支柱和主要基地这也是同盟国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凭借着后世的历史知识李国勇绝对不容许美国借着一战大发横财他要在一战一开始就把美国拖入战争的旋涡而墨西哥无疑就是最好的利用对象。现在无论付出了什么都是值得的真正在大战中大发横财的应该是中国而不会是美国!

       不过这一切也只有李国勇自己知道他不会对部下明说“你只管按照我说的去办并且办好它其中的用意你以后会明白的。”

       甘羽锋不是好奇心很强的人和李国勇详细商量了下日后的行动和联络方式为了避免呆的时间过长引起别人注意他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李国勇这以后不知道还要过多长时间才能再一次见到领袖。

       李国勇起身关上了门点着了一根烟开始思索起日后的部署。

       要想获取战时贸易的实惠不可能永远保持中立那么在什么时候切入战争比较好呢?从历史上来看当初宣布中立的美国不顾德国的强烈抗议成为了协约国单方面的军需供应国变成了协约国的仓库和兵工厂。在德国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后三个月英国被击沉的总吨位几乎与9年全年损失的总吨位相等。潜艇战的威胁不断扩大协约国一时拿不出有效的对付手段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在协约国可能战败的情况下美国紧急参战一举扭转了协约国的劣势那么中国能走这样的一条道路吗?

       李国勇苦笑着摇了摇头太清楚历史的走向究竟是好是坏?是该把美国先放一放等到以后再对付还是直接在一战时就收拾了它?

       想了半天也没有整理出个清晰的思路算了一切都看着局势的发展然后再做决定吧轻松了许多的李国勇熄灭了几乎没有怎么抽的香烟轻轻叹息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