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食物之后,风羿有更多的耐心来解决应酬问题。

       办理入住之后,确实不断有访客。

       风羿知道,很多人并不是对蝴蝶计划这个近海试验感兴趣,更多的是看重这件事代表的社交圈子和身份认可。

       风羿也不会发表什么态度,个人选择,跟他没关系。

       继续关注这个小镇的变化。

       拥堵的路段已经疏通,该劝返的劝返。

       天气变得也快,小镇各个街道的工作人员在基层做群众工作,答疑解惑,安抚人心。

       台风“海兔”越来越近。

       这天,上午吃完早餐,风羿就收到通知,前往观察台。

       流程风羿都熟悉,不慌不忙过去。

       用于观察的巨大平台,与前不久看实战演练的地方,设计方面有很大相似之处,站在这里能全方位观察陆地、海面和天空的变化。

       设备也齐全,来宾想系安全带的,想躺沙发的,想站着看的,都能找到合适位置。

       风羿到的时候,这里已经很热闹了。

       除了政要与企业家,还有专家和记者。

       旁边有几位学者正对着电子屏幕上的气象图讨论。

       有记者在场内采访来宾。

       “证明科学设想需要更实质的证据,和更庞大的数据来填充……”

       一位学者在回答记者的问题,双方都挺正经的。

       再看一下其他方位。

       联保局特别调查组的袁组长也到了。

       老袁这个人,还是那副模样,就算笑起来也让人感觉很严肃。

       风羿听管家聊起这位,管家说过,当年老袁还年轻的时候挺活跃,但被姑奶奶打击过许多次,就变得深沉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些打击,才有了老袁现在的性格。

       老袁正跟人聊着,风羿移开视线继续看别的角落。

       又见到了《幸存者》节目组,由于人数限制,工作人员大大缩减,在这个场合也不算显眼。节目组嘉宾们虽然都是明星,但这地方还真没几个追星的。

       没过去那边,风羿与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寒暄之后,找了个地方坐下。

       台风“海兔”正在逼近陆地,风羿猜想,气象武器估计不会立刻就实施打击,会让这只“海兔”再嚣张一会儿。

       同一时间,观曦镇临近大海的一处居民区。

       这里都是一栋栋居民私房,有高有矮,风格各异。在室外做“奇观

       “我非常荣幸加入观看行列,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移动镜头。

       “外面的街道现在没人,不让上街了。台风正在靠近,估计快了。”

       “是,下雨呢,风很大,大家看那里的树就知道了。”

       “不让上街?我没上街啊,我就在自家露天大阳台看……

       他家这次没来得及改民宿,堆放货物比较多,家里人商议一番决定,这次就不对外租了,但广告得打出去!

       他语气嚣张:“我站自家阳台,谁管得到我……”

       一架沿着海岸巡逻的直升机飞过。

       然后,他就被警告了。

       乖乖进屋。

       等巡逻机飞走之后,他又从屋里出来。

       “大家别担心,我也不是莽撞,瞧,系安全带了,绑着呢,不会被风卷走的……”

       镜头前他表现得勇猛无畏,一副傻大胆的样子,但其实都已经跟家里商议好了,真到了那时候,他就缩在房间里面,厚厚的钢化玻璃都擦干净了,虽然贴了防台风的“封印”,但并不影响从屋里看外面。

       闲聊间,镇上的警报响起。

       街道办事人员提前有跟他们说过,当听到这种警报声的时候,就是在给大家做最后提醒。

       街道的大喇叭还在喊:“居民们请注意,不要外出,注意安全……”

       他一转身溜回房间,门窗关好。

       该怂的时候就得怂。

       “我不是怕它,台风我见得多,不稀奇。但要是待会儿有瞬间辐射,危!”

       他气息不定,紧张得喘气频率颇高,说话时带着一点颤音。并提醒大家做好准备,说指挥中心那边有动作了。

       没有倒计时,只会在最正确的时候发射武器,大家不要等主持人喊“三、二、一……发射”之类。

       他没有看电脑屏幕,直直盯着窗外。

       远处海面上阴云密布,等了好一会儿,他正要嘀咕一句什么时候开打,突然发现……

       “卧槽他整个人往前靠近,脸都贴在窗户上,看着外面。

       云层里面闪光了画面卡在某一幕。

       只是他并没有注意信号问题,目光直直盯着窗外的天空。

       一开始只是厚重的云层里有闪光。

       距离有些远,调整相机镜头才能看到模糊景象。

       但很快,就像是有一幅奇丽画卷朝着四方无限展开!

       一时间,星空万里,银河倾泻!

       随之而来的还有震荡的波动,不算强烈,但令他头晕目眩。既刺激又畏惧。

       此时的观曦镇,从各个居民楼、商务楼里,冒出来的各种声调的怪吼。

       看个烟花秀还会起哄呢,更别说这种更震撼的奇观!

       心中溢满了激扬的情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只是发出无意义,又或者什么意义都有的嘶吼。此时也是其中之一。

       “我尼玛……你大爷……神呐!!!”

       口不择言,口齿不清,目瞪狗呆!

       整张脸贴在窗户上,鼻子都挤扁了。

       “啊”“卧槽”“尼玛”等持续了好一会儿,其中不乏需要消音和谐掉的语气词。

       当天空中那震撼一幕渐渐减弱时,

       激动得哆嗦的手,重新拿起设备。

       奇观对信号还是有影响的。

       信号终于恢复,

       “对不起,我太激动了,自己把自己舌头咬到。”

       “大家也别遗憾,我一直架着摄像机呢,整理出来了就把视频传上去。现在抓紧时间看现场,还有残留的‘星光’凑合着看一下吧……

       “想跟你们仔细形容一下刚才那一幕的感觉,奈何本人没文化,只能说一句‘啊,牛逼’!”

       “实不相瞒,刚才那一刻,我甚至有种‘我要成仙,不在凡尘’的错觉,这是我等凡人配看到的吗?!”

       他激动说着,唾沫横飞。

       “还有那边,海上,那个方向刚才风雨如晦,现在,渐渐晴了!就问你们,神不神奇?”

       “太神奇了!难怪都说蝴蝶计划是本世纪最伟大工程!”

       “能量满满!壮美无限!”

       “从今天起我就是蝴蝶计划的铁粉!挚爱!死忠!”

       “没亲眼看到的人,真是太可惜了!这现场感受是真不一样,还带气场震荡呢,给你们看看我胳膊,看到竖起的汗毛没,看到那一片鸡皮疙瘩没,都是刚才……大家等一会儿啊。”

       他听到家里有什么动静,把设备先放下,开房间门去楼下,片刻回来。

       “是我奶奶,都哭了呢,家里其他长辈们也都差不多。”

       “前两天网上发起的投票显示,蝴蝶计划这个项目的支持者大多年纪四十岁往上。”

       “经历过艰难的气候异常期,遇到的事情也多。一两年的大灾就很让人受不了,何况是二十年。”

       “搬走?以前临时搬过,又回来了。老人们说根在这里,世世代代,谁放得下?”

       他看向窗外。

       奇丽景象已经散去,“星光”也只剩淡淡的零星几点。

       太阳穿过云层,投在海面。暴虐的气流平和下来了。

       海浪接踵而至,冲刷岸边。但已经失去了风暴来袭时的狰狞模样。

       他打开阳台门,试探着走出去。

       空气还带着明显的湿润。

       这一片建造的其他居民楼房,有人打开了窗户。阳台、屋顶,陆陆续续有人走出来。

       隔壁的屋子也有一个中年人走出。

       无声地,又哭又笑的。

       主播没好意思一直盯着那边,镜头也挪开。

       “那是我们邻居李叔,四十多将近五十岁,土生土长海边人。他一向情绪不外露,今天也是太激动了。”

       “气候异常期那二十年的灾难,李叔家里就他一个幸存。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但阴影还在,台风天的时候,前后几天他基本不会看向大海,只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饭都不愿吃。听说有恐惧症。”

       当大自然降下灾难时,遭遇巨大挫折,于夹缝中幸存的人,是很难有勇气再去面对的。

       不过现在,他们的心理出现转变。

       就好像一直被动挨打的人,手上突然有了武器。一部分人会继续逃避,但另一部分人却已经敢去直视了。

       可以想到,过了今天,蝴蝶计划支持者会更多,也更坚定。

       主播长呼一口气,调整情绪,开始给自家打广告。

       “大家下次到观曦镇,可以来我这边玩一玩,就算没有奇观,看海看日出都很合适。”

       “唉这一次时间太紧,我家是没赶上改建,之后就要开始装修客房了。带观海大阳台,亲测可见,到时候大家聚到这里一起看!”

       “咱们观曦镇,观察站都有了,近海试验肯定不会只出现这一次,大家可以先踩点……咳,先来考察。”

       天空中又有直升机飞过的声音,跑到外面的人,不情不愿的正要进屋去,再一看,发现——

       “那不是巡逻机!那是国家电视台的!”

       “估计去拍素材了,不知道会不会制作视频放出来。”

       “这是不是意味着,已经安全了?没事啦?”

       此时飞出去的直升机并不止一架,也不都是电视台的直升机,肯定各有各的任务。

       不管怎样,这个时候,本地居民,外地游客,无双眼睛都看见了,那些直升机朝着台风曾经存在的方向飞过去。

       阳光穿过被扯烂的云层,投下一缕一缕金色的光柱,为蓝色的海上世界,镀了层神圣滤镜。

       更远处,有飞机冲上云霄,直触苍穹。

       或许是在收集试验数据。

       但是在居民们、在游客们眼中,这一幕却有种……恢弘史诗的意味!

       这不是随意刮过的风,过去了就不记得。

       这是会深刻印在,每一个目睹这一切的人心中,就算行将就木时,也会清楚记得的珍贵画面。

       记得手臂上汗毛的触感……

       记得凌乱的小屋,贴过脸的窗户……

       记得海与天空……

       记得“星河巨幕”……

       等等这些,都是如此难忘!

       这就是奇观的影响力!

       接下来几年,观曦镇都会是旅游热点。

       此时观察站,宽阔的观望平台。

       这里并不比外面安静,闹哄哄的,有惊叹,有争执。

       “感觉怎么样?”

       “好极了!”

       “非常成功!”

       风羿听着周围人的议论,旁边座位坐下来一人。

       是联保局特别调查组的老袁。

       袁组长:“我记得,你一开始是支持蝴蝶计划的。”

       风羿说:“我一直是蝴蝶计划的支持者。”

       袁组长:“表决会的事我听说了。这次近海试验观看之后,什么想法?”

       风羿笑了笑:“我还是坚持我的投票选择。”

       说着,笑意收敛,神色带上几分认真:

       “成功是好事,但它现在确实不成熟,还需要发展时间。近海的每一次试验都要保持警惕!千万不要放松!”

       有记者过来采访风羿,袁组长起身离开。

       一名特调组的组员刚才也听到他们的对话,有些好奇。

       虽然表决会的内容并不会对公众公开,但作为特别调查组成员,他们也了解到些许信息。

       风羿在表决会说过,他直觉这里面隐藏着危机,一旦发生就是大问题。

       “风羿为什么坚持他的选择?凭他的直觉吗?”组员问。

       “他们这种人,确实有过人的直觉,也有难以解释的准确度!”袁组长说。

       组员纳闷。

       他们哪种人?

       “他们”又是指谁?

       每次月初都觉得“这个月一定行”!

       是错觉吗?

       ——咕言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