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异很快便将大夫请来,带到了卢夫人的卧房。

       大夫开始给昏睡过去的卢夫人把脉,许久后他才起身。

       卢弈见状,赶忙问道:“大夫,我娘怎么样了?”

       大夫回答道:“卢公子放心,卢夫人的病并无大恙。只是突然听闻卢大人过世的消息,心力交瘁,又连日赶路造成了心口拥堵,这才病过去的。在下这就开服方子,到时候派人将药送到府上。卢夫人只要连续喝上几天,肯定就会好起来的。”

       卢弈听完,松了一口气。

       “感谢大夫!”

       孙乾文回复道:“应该的,卢公子不必客气。”

       姚异也赶紧掏出钱袋,打算给孙乾文看病的钱。

       孙乾文一看,立马拒绝道:“小姚御史,这不可!在下给卢夫人看病,又怎么能够收钱。卢老尚书在世时,他的清廉是所有人都看在眼中的。我若是拿了这份钱,我还是个人吗?更何况,我拿了这份钱走出卢府,只怕我也再将无法在街坊邻里面前,抬起头来!”

       姚异在京城还是很有名声的,主要是纨绔名声。

       调戏妇孺他是不敢做,可吃喝玩乐,那是无不精通。

       以前长安城里有句关于姚异的笑谈,叫做虎父无犬子,姚异却完全看不出有姚相的半分姿态。

       今年姚异成为了监察御史以后,坊间关于他的传言几乎没有了。

       因为姚异也确实成长了。

       至于叫他小姚御史,是姚崇还在,活得好好的,他自然是小姚御史了。

       姚异的目光看向了刘钰,征求他的意见。

       刘钰站出来说道:“那就多谢大夫了,不知道贵姓?”

       孙乾文有些诧异,却还是回应道:“免贵姓孙!”

       刘钰点头,随即对着姚异开口道:“表弟,送一下这位孙大夫!”

       孙乾文也明白了能够喊小姚大人表弟的,是何许人!

       想必是如今在京城混得风声水起的,刘钰小郎君了!

       长得真是俊俏!

       孙乾文疑惑的是,这样一位处事面面俱到的俊俏公子,那位张侍郎的女儿为何要退婚于他?

       不过孙乾文也没有多想,提起药箱选择了告辞。

       今日卢府事情众多,他确实不便在此久留。

       当孙乾文路过灵堂前的时候,停下了脚步。

       姚异好奇的问道:“孙大夫,这是怎么了?”

       孙乾文心情复杂的回答道:“卢尚书一生为国为民,哪知死后的灵堂竟然如此冷清,连个哭丧的人都没有。小姚御史,在下虽然身份卑微,却也想去给卢老尚书上柱香,不知可否?”

       姚异听后,也十分感慨,他说道:“请稍等!”

       接着他走到灵堂前,对着还跪着的卢奂开口道:“卢奂大哥,门外那位是我请来给你母亲看病的孙大夫。他说想要给卢尚书上柱香,不知道可行?”

       卢奂起身,回复道:“自然可以!”

       姚异朝着孙乾文招了招手,孙乾文将药箱放在门外,朝着灵堂走来,对着卢奂行礼。

       卢奂还礼!

       待之后,卢奂将一炷香递给孙乾文,孙乾文接过这炷香点燃,插入了三足鼎冠中,

       随后跪下,对着卢怀慎拜了三拜。

       卢奂惊讶的问道:“孙大夫,你这是?”

       孙乾文非常认真的回答道:“卢尚书不欠大唐国民,大唐国民却欠卢尚书,卢尚书值得这三拜!”

       卢奂听后,眼眶湿润。

       “卢奂代替父亲谢过孙大夫这样的大唐国民!”

       孙乾文起身离开,姚异站在卢府的门口看着远去的孙乾文,一脸的复杂。

       多么可爱的大唐国民啊!

       希望大唐能够一直这么昌盛下去!

       姚异正打算转身回去的时候,只见一辆马车,身边跟着很多宫里的侍卫和侍从从远处,浩浩荡荡赶来。

       姚异自然知道来人是谁,他也没有想到这位会来。

       马车停在了卢府的门口,侍卫迅速散开守护在了卢府门口的两侧。

       李隆基从马车上被高力士搀扶了下来,目光看向了老曾头和姚异。

       姚异和老曾头立刻拜道:“拜见陛下!”

       李隆基抬头看着卢府牌匾上挂着的那朵大白呲花,心情也有些低落。

       他上前对着老曾头和姚异说道;“不必多礼!”

       当老曾头和姚异都站直,李隆基才对着姚异问道:“姚相可是在府内?”

       姚异回答道:“启禀陛下,父亲、母亲还有表哥,我们四人是一同来的,此刻父亲正在偏厅。”

       李隆基对着又对着高力士说道:“力士,我们进去吧!”

       高力士回应道:“是,陛下!”

       李隆基带着高力士进入大门,姚异和老曾头也跟着进去了。

       李隆基来了,老曾头也没有必要站在外面迎客。

       一般人知道李隆基在,肯定也不会凑上来。

       要是其他人,要是其他人,就是那种当大官的,外面的侍卫也不会进行阻拦。

       老曾头可能没有什么学识和文化,可他想事情还是想得通透的。

       灵堂前,刘钰守在旁边,偶尔会和跪下守灵的卢奂说话。

       说的内容,也无非是问及卢奂和卢弈两人在老家的生活。

       卢奂和卢弈两兄弟现在也未曾娶亲,他们在老家做的事儿,一是读书,二是种地。

       虽然卢怀慎每个月也会寄钱回老家,可数额并不多。

       他们种地便是要维持家中的日常开销,卢夫人还需要做一些手工贴补家用。

       刘钰听完这些,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又有些释然。

       这位卢老尚书的家风便是如此,从祖父卢悊到父亲卢挺都是以清廉出名。

       而卢怀慎也是范阳望族卢家之后,范阳的卢家源自姜姓,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

       秦汉时期卢氏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后,定居在涿县,曹魏时置范阳郡而涿县属之,后世遂称“范阳涿人,也就是范阳卢氏的由来。

       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孝文帝时跻身“卢崔郑王”四姓高门,有“北州冠族”之称。

       北魏分裂后,卢靖三子分别担任西魏、北齐、北周三国帝师。

       到了唐朝又与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并称为“崔卢”,被视为一流门第。

       就是让人难以想到的是,范阳卢家之后,大唐的宰相兼任吏部尚书的卢怀慎,他和他的家人竟然过的是这样的日子!

       不由得会让人认为,清廉是不是只配过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