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九。

       乾清宫。

       大周天子的灵柩停放在这里,还没下葬。

       李卓婉在此守灵。

       轻微的脚步声,从她身后传来。

       她不需要回头,就知道是两个人。

       来人在她身旁站定,向灵柩行跪拜之礼。

       简短的仪式过后,来人轻轻拍了拍她。

       “卓婉,节哀。”

       “嗯。”

       李卓婉点了点头,没有起身。

       她听出了来人是谁,吴王李承乾,吴王世子李长治。

       “唉!”

       一声叹息,是李长治的声音。

       “妹妹,你别累坏了。”

       “我没事。”

       李卓婉轻轻摇头。

       “那行,我陪你。”

       李长治也没起身,陪在李卓婉身边。

       “卓婉,我先出去了。”

       李承乾起身,又向灵柩施了一礼,才转身离开。

       “嗯。”

       李卓婉还是没有起身。

       脚步声渐渐远去。

       原本就安静的气氛,此时更是寂静无声。

       似乎连自己的心跳声都能听得见。

       李卓婉没再说话,李长治也不说话,默默地陪着她。

       许久之后。

       李卓婉轻叹一声,站起身来,“走吧。”

       “嗯。”

       李长治起身,跟在李卓婉身后。

       两人默默地走了出去。

       出了乾清宫,李长治轻舒一口气。

       刚才的气氛太压抑了。

       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妹妹,你长大了!”

       李长治这才看清了李卓婉现在的样子。

       “都快赶上我高了。”

       “行了,你回去吧,我不需要你陪。”

       李卓婉没心情跟李长治叙旧。

       “陆羽呢?”

       李长治想起了那个少年,忍不住问道。

       “不知道。”

       李卓婉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五年前,那时的凶险更胜现在,但她那时候一点都不怕。

       因为有那个人在。

       “你竟然没留下他?”

       李长治有些惊讶。

       “我留不住他。”

       李卓婉轻轻摇头,心想他要是在这多好?

       “连你都留不住他?”

       李长治颇为惋惜,“那就没人能留得住他了,他这么好的身手,却不能为我们所用,可惜了。”

       “他那么骄傲,怎么可能为别人所用?”

       婉儿提起陆清凡,话也变多了,“他做事只凭自己喜好!”

       “是啊。”

       李长治很是赞同的点点头,随后他突然转过头看了李卓婉一眼,“妹妹,你放心,他虽然不在,但是有我呢,我会帮你的。”

       “哦?”

       李卓婉一愣,“你会帮我做什么?”

       “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会帮你。”

       李长治一脸的真诚,“哪怕你逆势而为,甚至引起惊天骇浪,我也会帮你到底!”

       “是吗?”

       李卓婉盯着李长治看了一会,“行,我信你。”

       ……

       ……

       几天后。

       皇帝下葬,无数的平民走上街头,为皇帝送行。

       他在位多年,除奸恶,施仁政,建立了大周盛世王朝!

       人们生活富足,自然念着他好。

       京都的大臣们,更是亲自前往帝陵,行跪拜之礼。

       无数的王公贵族,都在为皇帝守灵。

       更有各大寺观的高僧,道人,连做几十场法事。

       一时之间,京都万人空巷,几乎所有人都挤在帝陵附近,参与这场盛事。

       下葬仪式持续了好几天。

       京都渐渐回归平静。

       人们开始了正常的生活。

       官员们也恢复了之前的节奏。

       此时的皇宫,平静中却透着一股肃杀之意。

       就像暴风雨来临之前的片刻宁静!

       太和殿。

       早朝。

       武灵昭坐在上位,目视群臣。

       她身边是一把龙椅。

       空着。

       此时没人敢坐,也没人能坐。

       大臣们站在下首,微微低头。

       没人敢直视圣后的目光!

       “圣后,国不可一日无君!”

       右相李甫林站了出来,“当务之急是先立新君,再商国事!”

       “行,说说你的意见。”

       武灵昭看了李甫林一眼,微微点头。

       “我认为秦王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甫林挺直了腰杆,抬起了头,“秦王英明勇武,将秦州治理得富足安稳,广受老百姓的爱戴。”

       “嗯。”

       武灵昭的目光再次扫向群臣,“谁有不同意见?”

       “微臣有异议。”

       李甫林身后有一人站了出来。

       他叫魏哲,是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

       “魏大人请讲。”

       武灵昭抬了抬手。

       “微臣觉得赵王最为合适!”

       魏哲说道:“赵王他贤明仁厚,颇有先帝遗风,这些年的赵州,人们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可都是赵王的功劳啊。”

       “行,我知道了,还有谁有异议?”

       武灵昭点点头,看向群臣。

       “启禀圣后,秦王和赵王固然很好,但微臣有更好的人选。”

       文官之首,站在最前面的上官曜站了出来。

       “哦?”

       武灵昭眼中现出光彩,“快说来听听?”

       “微臣觉得公主殿下最为合适。”

       上官曜大声说道:“理由很简单,公主殿下是先帝唯一的血脉,除了她,没人有这个资格!”

       “啊?”

       “什么?”

       上官曜的一番话,惊呆了诸位大臣。

       他们甚至忘了这在朝廷之上,忍不住惊呼出声。

       李甫林和魏哲都抬起了头,看着上官曜的背影,开始思索,想着想着,两人竟然都走了神。

       “嗯,你这个提议很好!”

       武灵昭赞许的点点头,她先表明的自己的态度。

       “圣后!万万不可!这有违祖制啊!”

       有人站了出来。

       “是啊,圣后!大周王朝千百年来,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先例!”

       “圣后三思啊!”

       “女子做皇帝,会坏了大周的国运的!”

       “于理不合,天下不容啊!”

       更多的大臣站了出来,表示反对。

       “闭嘴!”

       武灵昭怒喝一声,甩了甩袖子,“你们迂腐!”

       众臣吓得赶紧闭嘴。

       太和殿瞬时安静下来。

       “李将军,你怎么看?”

       武灵昭看向武将之首,站在武将最前面的那个男子。

       李靖,大周王朝的军神!

       他曾经为大周王朝开疆扩土,立下战功无数!

       如今他手握八十万雄兵!守卫京都!

       他是整个大周王朝的定海神针!

       有他在,大周王朝就会屹立不倒!

       现在,他的一句话,能抵得上文官所有人的分量。

       因为他能代表所有的武将。

       只要他发话,所有的武将都会听!

       “回圣后,我会支持公主殿下。”

       李靖转过头,看着身后的众武将,喝道:“从今往后,我们会为谁而战?”

       “公主殿下!”

       众将齐声回应。

       声音如雷,震得整个太和殿轰轰作响。

       诸位文臣更是吓得变了脸色,低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