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晋坐下来看孩子,伍氏把孩子递给他抱,跟他唠。

       “他们刚出生那会,小的很,脑袋比你拳头还小,我都怕养不活。”

       “好在他们还算争气,总算健健康康的长大。”

       刚出生那会,两个小家伙哭声都很孱弱。

       吃乃也没什么劲儿,都是伍氏耐心去喂养,精心去照顾,不然孩子也受罪。

       梁晋听后,立马很心疼。

       “真是辛苦你了,居然一人带俩。”

       小红端了米粉汤进来,插一句,“姑爷,我家小姐可不是一人带俩,是一人带四。”

       梁老太虽然也会带孩子,但老人家带孩子,宠溺多一些。

       尤其莹姐儿跟康哥儿都是人精,每次把梁老太骗的团团转,梁老太还不知道呢。

       要不是伍氏逮到,梁老太还傻乎乎被骗呢。

       梁晋听后,摸着胡子哈哈大笑。

       不生气,反而很骄傲,“我的孩子嘛,肯定比较聪明,随我。”

       伍氏看他这骄傲样,忍俊不禁。

       “你还是先去洗漱吧,胡子也刮一刮,瞧你脸上乱的。“

       梁晋点头应好。

       还撒娇,“本来还想让你给我刮胡子擦背的。但你这么辛苦,我都不好意思叫你了。”

       伍氏娇嗔他一眼,“去去去,不正经。”

       都老夫老妻了,还调戏她。

       梁晋见她脸红,哈哈大笑,这才去耳房洗漱。

       等他洗完澡出来,吃了米粉汤,就犯困去躺椅上睡一会。

       伍氏见他一路奔波,脸都晒黑了,心疼的让小红去买鱼肉虾回来,晚上给他好好补补。

       莹姐儿他们这会还在梁老太屋里呼呼大睡,并不知道他们爹回来了。

       就连梁老太自己也呼呼大睡,完全不知道儿子回来了。

       等到日晒三竿,祖孙三个才懒洋洋的起来。

       夏天的季节,最让人犯困。

       莹姐儿醒后,还不想起来,懒洋洋的赖在梁老太身上。

       康哥儿也挨过去,要梁老太抱。

       梁老太被他俩争抢,得意的看着徐嬷嬷。

       “你看看,一天天的,就知道抢我。不知道还以为我是什么稀世珍宝哩。”

       徐嬷嬷见她自卖自夸,忍俊不禁。

       说,“太太,二少爷回来了。”

       梁老太一喜,“真哒?啥时候回来的呀?”

       她急忙起来,赶紧穿衣服,要去看梁晋。

       徐嬷嬷伺候她穿衣服,跟她说,“天不亮的时候回来的,这会还在少夫人屋里睡呢。”

       梁老太一听睡了,便停下来,“那算了,等他睡醒了再看。”

       说罢,让徐嬷嬷,“跟厨娘说,晚上加菜。”

       徐嬷嬷笑,“少夫人早就让小红去买菜了。”

       梁老太点头,“还是晋哥儿媳妇想的周到。”

       莹姐儿跟康哥儿一听亲爹回来,立马精神,跳起来就要去看亲爹。

       梁老太伸手抓住他们的辫子,扯回来,“你们爹正睡觉呢,都给我老实点。”

       莹姐儿跟康哥儿对视一眼,这才不跑了。

       等到中午的时候,梁晋睡饱了,这才起来。

       他一睁眼,就看到头顶上两个小脑袋。

       “爹~”

       “爹爹~”

       原是莹姐儿跟康哥儿坐不住,跑过来看他睡觉。

       梁晋一年没见宝贝儿子跟闺女,笑着抱着他俩,一边亲一个。

       “爹的好闺女,好儿子,爹不在家,你们乖乖念书了没有?”

       莹姐儿跟康哥儿点点头,表现道,“读啦,都读了,字帖也都练了许多。”

       从一开始的毛毛虫字体,到现在都有模有样了。

       梁晋不信,要他们写给自己看看。

       莹姐儿跟康哥儿立马去拿笔墨纸,一人写一首诗,拿去给梁晋看。

       梁晋先看莹姐儿的字,娟秀中带着一丝正气,看着就是个心向阳光的性子。

       而康哥儿的字则放荡不羁一些,看来写的时候应该被骂过,心里不服气,所以写的重一些。

       不过梁晋觉得他们已经写的很好了,比一些大人写的都强,便夸道。

       “不错,你们进步很大,爹爹晚上给你们奖励。”

       姐弟俩一听,顿时很高兴。

       梁老太也进来,“晋哥儿?”

       梁晋忙迎上去,“娘。”

       母子相见,少不得哭两把。

       尤其俩人还分开了一年之久,自然要相互关心一下。

       等他们哭完了,小红才来叫,“太太,饭做好了。”

       梁老太点头,让梁晋,“快,先去吃饭,边吃边说。”

       梁家以往也奉行“食不言、寝不语。”

       但在莹姐儿会说话后,这个规矩就消息的无影无踪了。

       莹姐儿觉得,一家子的人,白天都在忙,也就吃饭的时候有时间聊天。

       要是吃饭的时候不说话,一家子还怎么交流啊?

       尤其她喜欢说话,每次吃饭的时候,都叭叭说个不停。

       梁老太一开始觉得她吵,还说她两句。

       但人家不怕,继续说。

       每次吃饭都要把今天听到的八卦跟家里人讲。

       梁老太一开始还矜持,说什么也不肯吃饭的时候聊天。

       但听莹姐儿说久了,她也不由自主问一句,“后来呢?张家那媳妇如何了?”

       莹姐儿见她搭话,立马说的更来劲儿。

       “后来那张家媳妇就不干了,老让她干活不让她吃饭,她直接甩锅走了,孩子也不要了。”

       她说的是巷子里婆子们在讲的八卦。

       每次下学,她跟婷姐儿出去放风筝,都能在巷子里听到婆子们的八卦新闻,自然会听一耳朵。

       每次听了还得回去讲。

       梁老太一开始假装不感兴趣,时间久了,也会问她,“今儿都听到什么新闻了?”

       她跟着莹姐儿,都会讲这些词汇了。

       莹姐儿就是个小话痨。

       见有人捧场,讲的更来劲儿。

       伍氏不是读书人,也喜欢吃饭的时候跟家里聊天,自然也加入。

       后面梁晋也跟着在吃饭时间跟家里唠嗑。

       这不。

       一家子刚坐下,梁老太就问他。

       “你们在京城,吃的咋呀啊?”

       梁晋说,“吃的还行,就是口味跟咱这里不太一样。”

       宁溪镇都吃香辣、甜辣多一些。

       还喜欢吃一些干果猪肉脯之类的来下酒。

       京城吃食跟他们不太一样,糕点之类会干一点,跟他们这里的黄米糕不太一样。

       说话口音也都不太一样,不过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梁晋说起来也是十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