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是横七竖八吗,怎么写了横七竖九?

       徐衍有些发懵。

       起先认为是写错了,又一想不对。

       一张密函里就四个字,怎么可能错一个。

       无论横七竖八还是横七竖九其实都不算完整的消息,而是有所暗指。

       至于真相,徐衍不得而知。

       也许是某个案件里的特殊代号,毕竟炼尸官主要处理各类离奇的案子。

       也不知附近有没有刻印的行家,那祥云火漆刻起来挺费时间……

       呼!

       正想着如何重新封好呢,徐衍手里的密函突然无火自燃,烧了起来。

       根本来不及扑灭,转瞬间化作飞灰。

       这……

       徐衍很是羡慕。

       修行者的手段果然神秘莫测。

       既然烧成灰也不用复原了,当是遗失,反正没人知道。

       将包裹重新包好放在一旁,徐衍盘算起来。

       这里是县衙,人多嘴杂,得寻个僻静些的落脚地,然后想办法处理掉楚红莲的尸体。

       总不能一直带着个炼尸官上路。

       要是活的还好,死的炼尸官,徐衍第一个脱不开干系。

       先去外面看看,找个客栈之类的地方。

       打定主意,徐衍走出书房。

       县衙很宽敞,三进三出的院子,白砖黑瓦,墙边种着杨树,建筑风格古香古色。

       过往的衙役皂袍快靴,腰间挎刀,行色匆匆。

       “武大一家不是昨儿才下葬吗,怎么今天要重审了?难不成还要开棺验尸?”

       “谁知道老爷抽什么风,挨累的又是咱们。”

       “早知道不和老张换班了,今天本来我休沐啊。”

       “算你倒霉,快走吧,要点卯了。”

       跟在几个衙役身后,徐衍来到前厅大堂。

       县令陈洲骅一身官服正坐在太师椅上,见徐衍到了,立刻一拍惊堂木。

       “武家之案定有蹊跷,本官决定打回重审!”

       这句话明显是说给徐衍听的。

       说完陈洲骅好像才看到徐衍一样,起身道:“徐公子与武大是友邻,对武家的案子可有什么看法,来人呐看座。”

       昨天你骂县令老爷,下场是吃牢饭,今天你有大腿靠山,自然是座上宾。

       徐衍心里一阵冷笑。

       果然有人的地方肯定不会少了势利眼。

       “看法,自然是有一些的。”徐衍沉吟一下,道:“先将案情的经过重新梳理一番。”

       卷宗就在县令的大桌上,陈洲骅一个眼神,立刻有主薄将卷宗所载的经过念了一遍。

       案情经过:

       武家是知远县上卖烧饼的,兄弟二人,武大和武二。

       武家大郎天生矮小是个矬子,四肢有力,整天挑着扁担卖烧饼,武二身体单薄久病在床,只能在家里替哥哥算算钱对对账,兄弟两人自力更生,倒也不愁吃喝。

       武家的烧饼便宜量又足,在知远县深受欢迎,尤其是一些穷苦百姓,说成视之为珍宝都不为过。

       徐衍这副身体的前身书生,与武家不仅是邻居,也是武家烧饼的老主顾。

       一年前,武大用多年的积蓄讨了一房媳妇。

       女方是大户人家的指使丫鬟,不仅模样俊俏还识文断字,坊间偶有传言,说这丫鬟不是年纪大了才离开主家,而是与家主有染,被夫人轰了出来。

       武大一个卖烧饼的矬子,能娶上媳妇已经够知足了,怎会在乎流言蜚语,自从娶了妻,更加努力的卖烧饼,起早贪黑、勤勤恳恳。

       本来和睦的一家,突然在一天前遭了灭门之灾。

       武大与武二横死家中,武妻来衙门击鼓鸣冤,诉说内情。

       据武妻所言,那武大外表忠厚老实唯唯诺诺,实际上脾气暴躁性子狠戾,在家里的时候对她动辄打骂,甚至多次持刀追砍。

       武妻柔弱,不敢反抗,只能默默忍耐承受,整天以泪洗面。

       一天前,武大归家时醉醺醺,又对她凶狠的打骂,弟弟武二看不过去前来相劝,不料武大暴跳如雷,生生将自己的弟弟打杀致死。

       事后武大醒酒,悔恨交加,一时急火攻心想不开寻了短见,撞墙而亡,这才有了一天之内武家兄弟先后横死的惨案。

       “兄杀弟,后自尽而亡,余一遗孀……”翻了翻卷宗,徐衍看向县令,道:“你信吗。”

       陈洲骅强撑笑脸,道:“武妻浑身淤青已经验过伤了,绝对不假,定是经常被凌辱所致,她也是个苦命人。”

       “她身上是什么样的伤。”

       “鞭子抽的,满身都是,连腿上都有,惨得很呐。”

       “这么说,大人亲眼看过喽。”

       “这种事当然得亲力亲为,呃……徐公子以为,此案何处有蹊跷?”

       “蹊跷的,当然是那遗孀。”

       “你是说,武妻才是杀人凶手!她一介弱女子怎么杀得掉两个大男人,况且她身上的伤可不是假的啊。”

       “她可能杀不了人,但她的情夫却能,至于鞭伤……世上有些贱人偏偏就喜欢这种调调。”

       作为武大的邻居,书生对武家兄弟相当了解。

       武大为人老实本分,脾气懦弱和善,照料久病的弟弟多年任劳任怨,不可能打妻弑弟。

       而武妻看似端庄朴实,实则内媚放荡,是眼神能勾人的主儿,她有一情夫,经常翻墙出入武家,连书生都撞见过好几次,内情可想而知。

       所以在得知武家灭门之后,书生才当街怒骂县令糊涂断案。

       听徐衍说完,陈洲骅沉浸在惊讶当中。

       喜好被虐打?

       连青楼勾栏里都少有这种调调,不嫌疼吗?

       “可有物证留下。”徐衍问。

       “有,都在这呢。”

       陈洲骅命人搬来一些锅碗菜刀之类的杂物,都是武大家中的东西。

       其中有个瓷碗,装着满满一碗白饭。

       米饭的颜色不太正常,显得格外晶莹,细看能发现米粒外表裹着一层白霜般的东西。

       见徐衍盯着碗看,陈洲骅道:“饭有问题?”

       “你尝尝。”徐衍举起饭碗。

       陈洲骅吓得连连摆手。

       “这碗饭也许只是引子,你都不吃,武大也未必会吃。”徐衍目光发沉,道:“不吃的话,就毒不死,那么下毒的人只能来硬的了。”

       案情不难分析。

       刨去徐衍所知的另一个版本的武大不提,知远县的武家惨案绝非卷宗所载,而是另有隐情。

       以徐衍推测,武妻与情夫私通已久,发现武大有所察觉才要除掉碍眼的武家兄弟,先是准备用毒,结果武大没吃,随后武妻与情夫一起动手杀人再制造出所谓的武大醉酒弑弟的假象。

       推测是推测,毕竟没有证据,而那碗白饭则成了线索。

       “谁能验毒。”

       徐衍环顾四周,衙役们一个个大眼瞪小眼。

       陈洲骅直晃脑袋,验毒这种高级技能可不是一个小小县衙所具备的。

       这时有门房来报:“大人,徐老板求见,说是商议永济堂的事。”

       陈洲骅一听顿时眼睛一亮,连忙招呼道:“快,叫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