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接到了导演组的信息,电视台目前正在接到世界各地打来的求助电话,导演要我问问先生,以后会不会以你的这种特殊能力来造福更多人?”古伦纳接着说了。

       刘清山很坚决地摇摇头:“治疗一名病人,我需要耗费至少十几天的修为能量,今天治疗过四名病人,可能需要近两个月的修炼才能补充回来,!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这期节目,同时也是想把我们华国的神奇中医术展现给全世界,否则给我多少钱也不会轻易给人治病!”

       陈龙站出来帮着证明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我跟他治疗过的很多人都有过交流,他们都证实了山子治疗后都会有一个很漫长的恢复过程,虽然这种损耗不会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但内功修炼者需要始终维持住体内气劲里的阴阳平衡,内力受损自然会让平衡失衡,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会因此陷入嗜睡状态,不通过长时间的修炼,修补不回来!”

       他也不管古伦纳听不听得懂,就转而望向那位刚才接受治疗的人:“不得不说你很幸运,我的身体出现了毛病还得提前跟他预约,还不见得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治疗,这需要他根据当时的工作状态和体内内力的积攒情况,随机做出决定!”

       经由他这么一解释,其他的两名患者表情,就出现了异常紧张的变化。

       刘清山及时地发现了这一点:“你们接下来轮到谁了?要不这位小姐姐先来?女士优先嘛!”

       另一位青年男子倒也爽快:“Alien,那就由他先来,如果您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了,关于我的治疗也可以无限期延后,反正这种病已经伴随我20多年,早习惯了!”

       刘清山朝他挑起了大拇指:“是个男人!不过我既然答应了你,就会努力做到,保证你不久后就能拥有跟他一样的一头鲜亮发质了!”

       治疗剩下的两人,总共也没花费多长时间,几分钟之后,三个人都神情激奋的返回到座位上。

       由于时间有限,古伦纳也马上引出下一环节:“了解李先生的人都知道,您的音乐才能是在去年年底的科切拉音乐节上,才真正让全世界看到!当时除了那首至今仍无法超越的男性女音般重金属乐《IV的制作,甚至现场演出风格,都在竭力去迎合后世的潮流走向。

       为什么他近两年推出的英文歌,几乎都能在各大排行榜空降成功?正是由于歌曲本身潜在的流行模式的隐隐作祟。

       这种区别可以说是年代上的区别,也可以说是中西乐坛的区别,这种更新潮的思路已经在逐渐改变听众本身的欣赏习惯,并且再度反馈到创作者身上。

       随着历史的进程,听众在听歌的时候变得越来越缺乏耐心,也会主动寻求某种能让自己“上头”、“抖腿”、“中毒”的旋律或节奏性。

       目前最最火爆的歌曲《Uptownfunk》乃至《江南Style》,都并不需要你去传唱,而是拼了命地让你摇晃。

       也就相当于,相比于2000年代,创作者们要去追求旋律的朗朗上口和那种能被贴在网络空间的金句,已经出现了过时的迹象,随后年代的音乐创作则更强调“爽就好了”,刘清山则是很明智地把未来流行的提前量早几年亮了出来而已。

       音乐的潮流始终在奔涌向前,今年的音乐市场已经被新潮的电子、trap,或是上世纪80、90年代回潮的Funk、City-pop等类型占据,而大多数具有2000年代特征的创作,则正处于一个听众审美疲劳还未消除的低潮时期,主要依靠歌手的号召力。潮流总是跑得更快,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来自不同年代的创作者们在创作框架上的区别,都要去竭力应和市场的需求。

       由于听众的审美在随着年代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近几年,欧美市场每当推出新歌,通常都要面临销量的火热和口碑的低迷,这种诡异的现象一直在被人苦苦探寻根结所在,却始终没有哪位乐坛大神给出更令人信服的例据和概念。

       但刘清山“音乐作品”的出现,就很好的架起了一道连接年代鸿沟的纽带,尽管这种主导性还未被音乐界公然认可,但实际上并不是他们的音乐素养跟年代差有偏差,而是更多业内人士并不肯把这个贡献交给一个东方面孔的华国人。

       可问题是他的作品一经发布就能够被市场所认同,频频被下载流量哄抬至各大音乐排行榜是残酷的现实,也可以理解为大势所趋。

       这也是为什么华纳唱片肯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也要抢下来刘清山的“作品”欧美发行权的原因所在。

       也就是说,其实很多业内人士已经会意识到了他的作品的市场冲击力,尽管心中很是不情愿,当地的保守势力再是严防死守,也要碍于刘清山恐怖的武力威慑力,不敢公开站出来加以抵制。

       不然换一个普通身份的华国音乐人试试看,漫说不会有这么多大牌明星各种方式的到场助阵了,怕是连最基本的平台展现机会也得不到。

       再退回来看看,那些黑人说唱歌手为什么会选择跑来为他捧场?原因就更简单了,他的trap元素音乐的畅销,才能带动起来业已风光不再的黑人音乐重返巅峰。

       大家也能因为他有了饭吃,还不尽可能积极地加入到促进说唱、Funk回潮的行动中来?

       因此说,实际上他想要制造出来的未来音乐流行潮势,已经在欧美市场生根发芽了,只是看到其中缘由的人,或暂时不肯落下脸面来公开承认,或仍紧抱着流行音乐发源地的所谓尊严。

       但不得不说刘清山的“音乐作品”在风格和水准上,确实不如2000年代之前的那么纯粹,商业性取代了部分单纯旋律的精美,也可以理解为现在的歌手没有以前歌手的匠人精神了。

       再比如以前听歌听的是旋律,而现在听的是歌词;以前听的是励志,是激情,现在听的是变了味的鸡汤;以前的歌曲要什么有什么,现在的歌曲除了歌词,剩下的一塌糊涂。

       以前的乐坛神仙打架,现在的乐坛抄袭,口水歌,无病呻吟泛滥,而大众又乐于争先恐后的去追逐这些垃圾唱跳神曲,还不愿意为优秀作品付版权费,才导致的那些优秀的作品没有市场。

       当然了,其实这种想法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老歌好听的地方还在于有回忆、有故事。

       这些情况刘清山心里也清楚,可惜他并不是纯粹的音乐人,更不具备真实的创作能力,况且能满足他打造属于自己娱乐王朝的宏大理想,就必须走跟市场最迎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