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弱点

       ibm在pc机业务上的利益有多大?

       仅从胡文海手里拿到的资料来看,单是1984年ibm在pc机的市场上营业额就高达百亿美元,利润至少在二十到三十亿之间。

       而1984年ibm的整体市值,也不过才堪堪突破三百亿美元的级别而已。

       正是有着这样深厚的底蕴,和几乎在pc机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能力,这才支持了ibm在其下一代pc机上不再持有开放的标准,二十打算做一个封闭的ps2标准,彻底把pc业务这块肥肉吞到自己的肚子里,不用再和那些“没啥技术含量”的兼容机厂商分享利润。

       就蓝色巨人的一贯做派来说,这样的策略几乎就是他们的一贯作风。

       在历史上,ibm也是不撞南墙心不死,执行这个策略的惯性是非常大的。毕竟pc市场的前景就在那里,实在比传统的大型机业务高的不知到哪里去了。

       想想看一块还没有成熟的市场,每年贡献的利润就已经到了公司整体市值的十分之一,这要是完全开发之后,ibm要膨胀到什么程度?

       不仅是ibm自己看到了这个前景,其他的企业对这条路看的同样分明。

       ibm你想独吞pc机市场?那就别怪我们掀桌子了。

       一个月时间,西蒙克雷先是找上了惠普总裁比尔.休利特。这一位人送绰号硅谷之父,可想而知在整个业界有着怎样的人脉。

       dec总裁肯.奥尔森,同样是一个技术天才、经营苦手。pdp系列开小型机之先河,曾经不可一世的dec如今也被ibm挤到了墙角。1982年,被誉为“商业天才”的奥尔森注意到了个人计算机市场,于是一举推出三种不同配置的电脑。他希望让市场自己去发现哪种计算机是最合适的。

       是的,市场最终发现了最合适的计算机。但可惜,奥尔森的三种个人电脑哪个都不是,最合适的正是他的冤家对头ibmpc。

       当然,这是奥尔森自己蠢,确实怪不了人家ibm的唐.埃斯特里奇太精明。

       可不管怎么说。虎死不倒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还有三斤钉——总之都是这个意思,奥尔森在计算机行业里的影响力还是很有力度的。

       以西蒙克雷为精神共主,以比尔.休利特和肯.奥尔森为先锋大帅,麾下大将齐集,硬是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真的拉出了一个反ibm联盟。

       说是这一个月的工作,但实际上这个联盟早有雏形。只不过之前一直没有一个契机让大家站到一起来,也没有人想当出头鸟被ibm集火攻击。

       大家只是心照不宣,抓紧机会能坑ibm一把是一把。

       不过既然有人愿意站出来给ibm当靶子,做吸引仇恨的mt。那凑个人头附和一下壮个声势,这些人还是做的到的。

       “,我们就要让他付出代价!”

       “你是说,干扰中国人水锂电的业务?”戴夫对水锂电充电电池有所耳闻,思索之后说道:“现在是摩托罗拉在做代理,水锂电的市场很大,这不现实。”

       “不不。”

       乔伊胸有成竹:“我们不用干扰水锂电的市场,实际上中国人的弱点也不在这里,而是在奥斯汀。”

       “奥斯汀摩托罗拉的半导体部门,现在可是有一百多个中国人,正在学习如何运作一座晶圆厂。我怀疑,这个中国人胡很可能是中**方的白手套,而这批培训学员,应该就是所谓的‘政治任务’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休假

       陆应龙面色阴沉,但却尽量压抑着自己的语气。他不断的在心里嘱咐自己,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不能意气用事。

       他尽量让自己做到冷静客观,仔细回忆这究竟是误会,还是之前中国人哪里做的有不对的地方?

       这样的局面,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大家冷静一下,千万不要冲动!我们是来学习的,国家等着我们学成归来!”

       “可是陆队,摩托罗拉也欺人太甚了吧?”有实习的工人满脸怒容,咬牙道:“咱们是来学习晶圆厂运作技术的,这让我们整天搬这些多晶硅投料是什么意思?我们这些人,哪个在国内不是硕士、助研,甚至还有副研究员、研究员职称的,来美国就是给摩托罗拉做苦力的?”

       “忍,同志们先咬牙忍一忍,忍辱负重!正是因为晶圆厂运作的经验这么难得。我们才更要大局为重!有什么问题,请一定坚持到胡总过来再说!”

       “还要忍到什么时候啊!”人群里有人激愤的问道。

       “快了……”

       奥斯汀的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就设立在市区内,这个时代的芯片生产要求还没有后世那么高,对周围的环境要求自然也就可以尽量放低。

       晶圆厂位于奥斯汀市的北方市郊,中国人就进找了一栋楼房,将其中一层整个租了下来。每天早上。实习的工人们要乘坐一辆租用的大巴车到工厂上班,下班之后则要学习各种晶圆厂运作的知识。好在这些人的英语水平都不是问题,摩托罗拉提供的资料抱着词典硬啃下来总是能做到的。

       就是这样,到了奥斯汀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一百多号人愣是连奥斯汀市区都没有去过一次。所有人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了学习上面,为的只是珍惜这难得的能够学习美国人晶圆厂运作经验的机会。

       不过这样的机会,如今却突然受到了来自摩托罗拉的干扰。晶圆厂的管理方几乎是毫无理由的,将中方实习生全部调离了实习岗位,几乎可以说是发配的扔到了单晶硅提炼车间。分配给他们的工作。就是为单晶炉进行填料。

       用实习生们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纯粹的体力劳动。单晶硅填料,这在国内的晶圆厂,也就是最底层的稍微培训过的力工来做。

       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能学到什么,那才真是见鬼了。

       中国人租用的宿舍楼层走廊里突然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有中方轮换休息的实习生从房间里探出头,突然愣了一下,然后大喊起来。

       “同志们。胡总来了!胡总来了!”

       “什么,胡总来了?”

       “真的。真的是胡总来了!”

       “胡总!”

       “胡总你可算来了!”

       随着一声声喊,宿舍走廊的大门一扇扇被人从里面拉开。一个个穿着白色纯棉跨栏背心,手里或者拎着蒲扇,或者捏着书的人头冲了出来。

       如果要用个成语来形容,这样的景象颇有点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感觉。或者换个形容词,大概就是穷苦人民盼解放军的场面吧。

       “同志们辛苦了。我来看大家了。”

       胡文海的目光从他们的脸上掠过,从好多人满头大汗和背心裤衩的装束来看,显然这八月的奥斯汀日子可不怎么好过。而且随着这一间间宿舍门打开,一股“男人味”猛的就冲了出来。

       “嚯——”

       胡文海差点没被熏个跟头,这个味可真够冲的。

       “陆队长来了。大家让让!”人群里一声喊,原本围住胡文海的人群让开一条路,只见陆应龙顶着两个熊猫眼和满眼的红血丝走了过来。

       “胡总,你可算来了!”

       陆应龙长松一口气,眼中泛泪:“我没有做好工作,辜负了胡总的信任啊!”

       “别急,我来了,什么麻烦都不会有的。”胡文海倒是没有太着急,安慰陆应龙:“我听说同志们最近工作的都很辛苦,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放松一下。是不是你们连奥斯汀市区都没有去过?我今天放大家一个假期,去好好玩,去放松一下!总理说过,玩要玩好!学要学好!”

       “哎,胡总,出了这个事情,同志们哪有心情去放松……”

       “不去不行!”胡文海霸道的挥了挥手,捏着鼻子说道:“我已经安排了家政公司,下午的时候他们会来给宿舍进行清扫,顺便给大家按上空调!”

       奥斯汀全年光照三百多天,平均一个月能下两场雨,没有冬天。有的只是奥斯汀的夏天,还有夏天以外的夏天。

       就这么一个相当于中国南方气候的城市,可想而知七八月份的天气会热到什么样子。在没有降温手段的环境下,胡文海简直无法想象要如何保证学习效率。

       “空调?这空调很贵的吧?”

       “是啊,胡总你看,我们有扇子嘛,装什么空调,太浪费了。”

       “一点都不浪费!”胡文海作势将人向楼梯通道赶去:“这是命令,下午谁也不许在宿舍里留人。都去给我洗个澡。顺便把个人形象收拾一下!每人一千美元的活动经费,谁花不完不许回来!”

       胡文海挥手,身后两边中南海保镖们就开始往外撵人。一众实习生们在不可置信、过意不去、扭扭捏捏的神情中,被撵出了宿舍楼,然后踏上了早就在门口等候的大巴车。

       到了最后,整个楼层就只剩下了胡文海和陆应龙两个人而已。

       “你和摩托罗拉的人联系了没有。他们怎么说?”

       胡文海在走廊的边条凳上坐下,拍了拍自己旁边的位置,直言向陆应龙问道。出了这种事情,公事公办的态度肯定不会因为未来岳父的身份而有所改变的。

       “联系了。”陆应龙当然不知道自己身边这个臭小子,未来会娶了比他小十几岁的自己的宝贝小女儿,忐忑的说道:“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的负责人威廉姆斯说他们正在调查具体情况,晶圆厂的负责人卢克则表示,我们的工作调动是正常的实习安排。对目前工作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卢克说我们的实习生必须满足标准之后才能继续其他课程。至于说什么标准。卢克则用商业机密来回复我们。”

       “很显然。”陆应龙咬咬牙,长叹一声:“摩托罗拉这是在有意拖延。”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胡文海有些奇怪,水锂电的供应捏在自己手里,摩托罗拉为什么敢捋自己的虎须?

       陆应龙沉默半晌,嘴里只蹦出三个字来:“不知道。”

       “行,下午我亲自去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看看情况。有什么问题,我不信当着我的面他们还是这个态度。”胡文海呵呵冷笑。

       ……

       “胡先生,我们绝不是故意拖延!”

       胡文海面前的正是摩托罗拉半导体部门的负责人威廉姆斯。他一身得体西服,坐在冷气十足的办公室里。脸上架着一付金丝眼镜,说话不紧不慢。

       “我们摩托罗拉有自己的管理标准流程,对于你们反应的情况,我已经责成生产部门成立专门调查组,对晶圆厂生产总监卢克的这个决定进行调查。”

       “只要调查一有结果,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

       胡文海摇了摇头。凛然道:“如果威廉姆斯先生的记忆力不太好,那我可以帮你回忆一下。首先,这并不是所谓的摩托罗拉内部管理问题,而是对摩托罗拉和新科公司签署的委培合同执行的问题!我们的合同上,明确规定了委培生的工作岗位和培训内容。我已经翻遍了整份合同。所有课程里都没有他们目前的工作岗位内容。我不是在请求你,而是作为合同甲方,督促合同乙方摩托罗拉公司半导体部门,按照我们当初签订的内容履行合同!”

       “well,胡先生不要激动,我当然记得我们签署的合同。不过事情总有例外,卢克先生是晶圆厂生产管理方面的专家,我相信他这样做是有充分理由的。在这方面,我觉得你们中国人既然是学习来了,是不是应该尊重一下权威人士的意见?”

       胡文海沉默。

       半晌,他微微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睁开眼睛:“我要是不接受这个意见呢?”

       “正如我开始说的,我们正在就这件事情进行调查。如果胡先生不接受这个意见,那就请等待我们的调查结果吧。”

       “哦,这么说,摩托罗拉是不准备履行我们之间的合同了?”

       “如果你要这么认为——”威廉姆斯无辜的耸耸肩:“我也没有办法。或者你可以选择起诉我们,如果法院要求我们履行合同,摩托罗拉公司一定会遵守法律要求的。”

       胡文海起身,呵呵冷笑一声。在美国因为合同执行的细节问题起诉摩托罗拉?且不说能不能胜诉,美国跨国官司的周期问题,就能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既然如此,我们没有什么话好说了。”胡文海身后跟着脸色难看的陆应龙,转身而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