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进和知州沟通后,知道这狗知州和狗太监必是事先已经勾结好了不同意出战。

       不过,既然不出战比出战能获取的利益更大,哪为什么还坚持出战冒险呢?马进又不是什么为了国家民族大众的利益宁愿奉献自己的人物。他只是个随官场大流的小小地方武官而已。

       兖州府出于怕死而拥军自保,出于种种如意盘算,终是没在犯境流寇初临时的最弱阶段悍然出兵给予重击。

       错过了这个最有利战机,麻烦就大了,会大到承受不住的地步,是要死够分量的大人物的.....

       赵岳在梁山静静盯着这一切的发生与进展,得知兖州军的反应,他不禁.....摇了摇头。

       张宗谔却乐得哈哈大笑起来,放下原本的提心吊胆,对部下众将狂放大叫道:“兖州有强军重兵竟然不主动出战阻击?不论狗官们是出于什么精明盘算,这都是上天在助我军成就大事啊......弟兄们,这兖州战还没开始,我们却已经赢了。这是天意,天意啊。哈哈哈哈......”

       他的结义兄弟之一,充当军师智囊的杜社跟着大笑:“等狗官看明白了道道再想打时,一切已经太晚了。就等着困在城中受死吧.......”

       众贼头都哈哈狂笑起来,惊得林鸟飞起,引得贼众开怀大笑,士气空前一振,进军更有力更快了,这不眼前就有座镇子,杀呀.......这,一切都是咱们的。攻坚的第一批炮灰也有了......杀呀。

       至于辖区众生遭难这种罪责,以前会导致丢官降职什么的,现在?朝廷哪会管这个。全国都在闹贼变呐。只要本州能保住府城不失,并有能力自己剿贼收拾好残局,这已经是最难得的大能大功了。区区百姓遭了贼寇祸害,这算什么。无足挂齿啊。朝廷只会盛赞大奖,而不会责难.....

       由此,兖州知府等高官在县镇官等下级或下属的马屁声中在城中安坐得心安理得从容不迫,毫不焦虑着急。当然,流寇张宗谔部在城外杀抢的也从容不迫,形势宽松得很.......

       这个抢劫过程,张宗谔十分清楚,自己是在和官军赛跑。

       必须抢在官军行动之前既得抢到足够多的钱粮等好处,也得最快卷积起足够大到能正面硬抗硬耗官军的势力。所以,进军极快,拼命抢并拼命席卷民众不得不加入,并且让强卷着加入的青壮立即参与杀抢尝到甜头并沾上罪恶血腥断掉退路不得不跟着一条道走到黑,从中也挑出好手......

       他们不急,更不忙。

       来的近四万之众红眼流寇分散在相邻的各处抢时间疯狂杀抢,不几日就卷起近十万之众......

       等到马进听着探子的回报,感觉不妙时,张宗谔已经势成,这回就不是贼怕官了,而是贼要主动收拾官。张宗谔安排人一边继续抓紧时间杀抢兖州全境聚集起更大势力......他怕附近的其它官军来兖州助战。不得不防。另一边,他亲自统主力大军,卷着十几万之众围住了兖州城.......

       可是,等到一众官老爷官威谱摆得足足的,大小井然有序一起傲然上了城上往城外一瞧,他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城外,放眼处全乌压压的一片全是涌动的人头,根本看不到尽头。

       咝——

       这得是多少人呐才能形成这等瘆人规模!

       却仍然不以为然:乌合之众尔。

       贼寇强凑的一击即垮的泥腿子杂众罢了。再人多势众也不足惧。有何可怕的?

       仍然没当回事。

       众老爷们都是自诩见识过大世面的。

       当年的海盗灾不就是这样?本官不也照样平安无事?人多取势吓唬人的小把戏尔......

       本官治国驭民,还怕人多民众?

       民越众,我官势越强啊!

       贼,强聚的人多,说明抢的钱粮也多。人越多,钱粮越多呀,这是好事嘛。眼前若是人不够多,本官哪有大财可发去......

       文官与宦官们都是先惊后喜。

       有官员在贪婪的亢奋中还忍不住摇头晃脑即兴吟词赋诗,感慨百姓之愚之蠢之可怜:蠢货,就知道随大流!无能的草芥,总那么容易被蛊惑被强迫......感叹眼前会发生的杀贼盛况。

       这种霸气雅事盛况自然最得统治者的心,正挠到众人痒处。

       自然,立马就有相陪的读书人等士绅大户捧哏凑趣盛赞甚至吟诗作词附合。气氛热烈欢快,引得正经进士榜杀出来的知府大人也不禁兴致大发,也随兴口占一词。自然是赢得马屁一片......

       主将马进却眉头皱着。

       他感觉这伙流寇不对头。

       这帮人的主力部分,人众,有序,似乎训练有素是正经军队组织,与杂众分明,刀枪很多,甚至弓弩等比较正经的远程武器也不少,虽说是刚破了密州抢的,可也不应该能有这么多。

       总之,这伙贼寇,怎么瞅也不象是仓促闹起的刁民地痞杂众。似乎是早有准备......

       他的结义兄弟兼手下第一悍将王嵩也道:“不对劲。此贼怕是不那么简单。”

       马进、王嵩这帮人才是行家,在众文官宦官还在欢快相互凑趣取乐时已惊觉到危险。

       马进担心的是这伙所谓的流寇其实是二龙山强盗耍诈搞的阴谋。

       这不是瞎猜瞎担忧,不是不可能的事。

       夏收时,二龙山强盗也在拼命到处抢钱粮充实家底,但各地闹起抗税起义形成起义大风暴,二龙山反而安静下来,竟然没有趁势从中取利并加大朝廷危机,这事本身已经极不正常。

       另外,马进也隐隐约约看明白了点,二龙山与水泊梁山,这两股势力虽然互不统属,互不相干,肯定并不是暗中联合对抗朝廷,却也似乎有某种不言而喻的默契约定存在。

       比方说,梁山泊周围的几个州府是赵岳的利益地盘,二龙山强盗不得伸手捞过界。同样的,其它地方都属于二龙山的利益地盘,二龙山势力可以随便抢随便打,梁山势力也不得伸手。

       这,似乎是两股势力无声而自觉意会约定的界限。

       守好约定,井水不犯河水,双方相安无事,各干各的。最终谁是山东王,单凭各自的本事。

       马进在梁山泊边上的兖州当官有日子了,却从没见过赵岳本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只根据传说的赵岳事迹以及沧赵家族的鲜明特色,他也能判定赵岳是个极重视规则的人。

       沧赵,信誉天下第一。

       这是赵岳的立足之本。他决不会触犯这个家族传统与声誉,也就不会耍手段捞过界。

       而二龙山这方,那就不一定了。

       马进参加了几次进剿二龙山,对二龙山的主要头头脑脑也已有一定了解。

       在他的印象里,晁盖是个尊重绿林传统的老实人,但这个老实也只是相对而言,具体的得看具体情况。

       那人说到底毕竟是个乱世的绿林枭雄,为了生存发展,为了野心,为团伙的利益需求,或者为了成为绿林霸主英雄豪杰这样的面子和梦想,又岂会是真死板较真守规矩的人。只要好处足够大,肯定是什么事也会干出来的。强盗,终究是强盗,不是官府,不会真顾忌什么形象。

       二龙山二号人物宋江,马进觉得那人就是个腹黑阴险却足够高明的家伙,身兼官吏的腹黑狡诈歹D.U和绿林豪杰所谓的义气与凶残手段,在这个乱世肯定是把混绿林搅动天下的好手。

       这样的官僚与强盗为一体的家伙,嘴上说着规矩,实际却是心里最藐视规矩最不守规矩的,就象官场中人一样嘴上一套,套别人,背后干的又是另一套。只要有利,总有理由自圆其说。

       二龙山其它人,全是唯利是图的势力小人物歹徒罢了,眼里只有利,哪会守什么规矩。

       如此团伙,自然不会真遵守和梁山泊势力的约定,何况是没说明的只是相互默契的约定。

       以前,二龙山从不向山东西南伸手捞过界,那是它的势力不够大,不敢挑衅赵岳。

       当然,现在二龙山这方面势力强大真牛起来了,却也必然仍不愿意和赵岳发生正面冲突。

       因为赵岳的势力也大了。

       尽管外界谁也不知道梁山兵力到底有多强大,但肯定是不弱的,只怕比二龙山势力还强大。沧赵家族的底子在那。家族的形象最有号召力最能吸引人才。赵岳本人也不是一般人。这就是优势,比天下任何造反势力都强大无可比拟的优势。

       只几次进剿中收纳的禁军就足够梁山厉害起来。

       这次抗税起义风暴就是个最好的浑水摸鱼机会。

       梁山泊周围的州府是山东这治安最好环境最稳定、人口最多、钱粮等财富也相应最多的好地方。二龙山势力周边却恰恰相反,要么是荒芜无人烟,要么是屡遭祸患的,人寡财少,又有青州重兵堵在门口,二龙山强盗想抢掠积攒起家底过好日子,岂能不贪婪瞅着梁山泊周围眼热心动。

       趁着闹抗税起义,二龙山利用这个形式搞事,隐晦的把手伸进赵岳的利益地盘,这不奇怪。而兖州正是赵岳的利益地盘,而且正是最富的,既未经历唐斌之乱洗劫,也没遭受其它祸害,在二龙山强盗眼里无疑是最肥最有诱惑力的一块肉,要搞,自然会最先最重点搞这里。

       马进担心是这个。

       他感觉知府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战机被耽误了,立即严厉下令全军严肃起来正视这场战争。

       敢轻视流寇,大意轻敌,城若破了,大家全得死。

       马进对众将大喝提醒着。

       正城头忙着吟诗甚至唱起新词小曲玩潇洒风流的众文官以及宦官士绅大户们一听马进警告说流寇极可能是二龙山强盗假扮的,顿时吓得脖子全一缩,甚至两股战战,再也潇洒笑不出来了。

       兖州府终于对眼前的祸乱高度重视起来。

       知府和执法宦官等权势大佬都紧张不辞劳苦奔走也忙起严厉督促和重赏鼓动军队奋勇守城......

       随后的事实也证明,他们没紧张错。

       张宗谔打破过密州城,很明白怎么对付兵力更强大的兖州城。

       一上来,他就采取了人多势众的猛攻,根本不先用人做小规模试探城防哪强哪弱哪是漏洞。

       反正有的是炮灰。

       十几万呐,可随便挥霍随便死。死多少也不用心疼,还能从中挑选出可用的好手。

       上来就用数万人展开全面猛攻,就能最快最有力试探出城防弱点并威慑打击住官军士气。

       为打败兖州军,张宗谔事先也做了尽可能充沛的准备。

       梯子、盾牌......准备了无数。

       此时一开战,主力部队分在各处为督战队,挥刀枪凶狠强逼着席卷的杂众猛扑城池。

       数万人一起进攻,一人带些土石等上去,似乎眨眼间轻易就填出了过护城河的进攻路。城上箭雨猛射下来。城下混乱甚至哭喊着却不得不依令快跑向前的人群不断有人中箭惨叫倒下,但城上守军无论怎样努力射击也根本阻击不住如此汹涌狂潮。

       人潮一被箭雨吓住,立即就会被督战队杀人威逼得再次前进,很快会化为失智的疯狂......

       护城河被废。无数梯子搭向城头。无数人以各种穷形恶相和武器爬向城上.......只密密麻麻就令人头皮发麻心惊气短,无穷无尽根本杀不尽捅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