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山很快就把初版的剧本写了出来,然后扔了过去。

       编剧部可谓是公司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不仅仅有重金挖来的圈里顶级的金牌编剧,也有各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为此范小山没少下功夫。

       同行其他公司不理解,就是西山影视内部也有不少人在议论,搞不懂他为什么在这个部门投入如此多的精力。

       部门平均工资是全公司除高管外第一档的,为了那几个金牌编剧,范小山还花了上千万的解约金。

       现在国内影视剧,已然弱化了编剧的作用,很多故事都是你抄我我抄你,里面不变换个外壳继续拍,照样赚着钱。

       两年前,范小山还能拿到每集5万的酬劳,而现在,很多公司只花10分之一的价钱,就能找人把剧本写出来了。

       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编剧太多,除了头部那些外,底下的大多都在内卷,价格就越来越白菜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出品方不够重视,起码是没有十年前重视了,快餐文化来临,没那么多时间去精雕细琢的拍,于是编剧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事,范小山只给蒋彤、周梦西和制作部的几人解释过。

       国外影视剧是很重视编剧的,往往一部剧集要多个编剧共同完成,公司既然走的是精品剧路线,那就应该把这些好的习惯学到手。

       《疯狂的赛车》就已经有他们的影子在其中了,姜浩工作室那几个新点子也是在这里被写成完整剧本的。

       等范小山的剧本递来后,所有人都围了上来,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冲着范小山来的,这些可能连范小山自己都不知道。

       “这剧本是老大写的吗,怎么感觉……感觉剧情上有些俗套?”

       这就是范小山某位拥簇,参与了《余罪》的剧本修改,拿到《余罪》的时候,他第一感觉就是:碉堡了。

       所以看到《我要成名》时,难免有些心理落差。

       “是有些俗套,不过轻松励志类型的,票房上应该没多大问题。”

       “应该是为了讽刺目下圈里那些乱象吧,总体还挺励志,大家看看谁想接手?”

       这位则是部门主管,人称老古,特长是谍战剧、年代剧,《暗算》现在就在他的手上。

       “原来如此,那我懂了,我觉得就让小赵试试吧,他擅长讽刺文学。”

       几人相处久了,已经产生了一定默契,什么人擅长什么风格,互相之间都一清二楚。

       被叫做小赵的年轻人接过稿子有些激动,他是天都电影学院毕业的,没有留在天都,却来到西京,加入了西山影视。

       老师和同学都觉得有些遗憾,毕竟天峰传媒也曾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那可是他们专业梦寐以求的去处。

       小赵来了公司有半年,才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心情自不用说。

       老古走过来,拍拍他:“觉得心情没办法平复,就出去溜达溜达,你的才华没问题,做平时的自己就行了。”

       老古眼神里透着安慰,还带着些慈爱,小赵点点头,合上了稿子,他现在的心情确实无法下笔。

       看着年轻人出门的身影,老古戴上眼镜,翻开了自己眼前《暗算》的剧本,他还有最后一个篇章就改完了。

       范小山给他的,也是如此一个只有50%内容的剧本,要顺着主角的一点点去完善,远比自己重写一个还要难。

       不过老古很享受,因为这个故事他简直是太喜欢了,喜欢到只要闲下来,就要拿出来读一遍。

       安在天、瞎子阿炳、黄依依、钱之江、铁院长……

       他每天都要和这些人对话,或者代入他们的故事。

       范小山看过老古改完的第一篇章故事,大为震撼,老古不仅丰满了故事,还改掉了一些原剧为人诟病的部分。

       比如对话部分,没有了那些话剧式的台词;

       改掉了一些拖沓的感情戏,而谍战剧,本就是处于紧张节奏中的;

       还有就是一些过于神话主角的部分,虽然看上去让主角成了神一样的人物,但脱离现实,有抗日神剧的味道。

       这些改的都挺好,起码范小山是挺满意的,更真实,也更有悬疑感了。

       公司里面也没什么秘密,范小山前脚刚把剧本甩到编剧部,司慧后脚就和经纪人来了。

       虽然范小山已经给了她几个剧本创意,但司慧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所以一收到消息,马上动了心思。

       “范总,听说你又有新作品了?”

       范小山乐了,嗬,消息还挺灵通。

       “不是给了你几个创意吗?”

       司慧倒挺大方,笑着自嘲道:“创意是好,可要改成剧本,我也没那水平,最近正在琢磨怎么办呢。”

       “公司成立的编剧部,水平都挺不错的,你可以过去试试,正常付报酬就行了。”

       “好嘞,回头我就去。您还没说这部新作品呢,我想试试,您看行吗?”

       范小山本来定的女主就是她,话都说出来,也省得藏着掖着了。

       司慧听完后果然开心极了,公司谁不知道范小山出手,那肯定是大卖的作品。

       正事谈完,两人捎带着随便聊了会,范小山挺好奇,司慧这个工作室的情况。

       “接了一部电影,已经拍完了,是那种拼盘电影,一堆明星。”

       电影名字叫《天都热恋三部曲》,三段故事,大小17位明星,搁在往年,这都是地方台的小春晚阵容了。

       听着怎么有点像煤老板的手笔,范小山一问,果然如此。

       司慧说,这电影里有董海龙、丁雪,还有一众大咖,她的戏份不过是短短十分钟,就这也拿了几百万。

       那些主要演员拿的更多,她私底下算了算,光是演员酬劳就得上亿。

       至于电影口碑怎么样,能不能赚钱似乎没人过问。

       “哪个公司是出品方?”

       司慧犹豫了下:“星路传媒。”

       她不是不知道那位公司的“叛徒”就在星路,可是……

       司慧双手搅在一起,眼神闪躲,范小山却没觉得有什么。

       “干嘛,正常商业行为,担心我说你吗?”

       “既然成立了工作室,公司就不会干涉你这些行为,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不要因为钱,就去接一些烂片,这会毁了你好不容易积攒的口碑。”

       司慧点点头,特认真的回答了一声:“我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