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第643章 收之东隅(上)
李家明那只蝴蝶扇出的风终于发生了作用,杨至远虽然不赞同‘技术驱动内容’的观点,但Yahoo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技术,他一样会搂草打兔子。
“BackRub的技术转让给Sogo与否,其实并不重要,硅谷多的是这样的小公司,我们只能压制那些至少已经融到天使投资、A轮投资的,不可能连所有的车库公司也能压制住。重要的是我们Yahoo同样需要BackRub的技术,我们用人工进行编辑目录的效率太低了,虽然犯错率也低,但迟早会跟不上发展的步伐。
我的建议是答应对方,由Yahoo出面与红杉资本、BackRub谈判,但给予他们足够的独立权,免得我们与伙伴日后因为控制权起冲突。先生们,我们的对手是AOL,不是我们的伙伴!只要我们的伙伴足够多、足够强大,我们就会成为互联网真正的霸主!”
这个决定很善良,换成在其他公司,董事们会要求控制BackRub,可神的建议就是决定!或者说,董事们达成了一致认识,没必要交恶一家潜力巨大而且与Yahoo没有利益冲突、还能成为盟友的实体公司。
退一步说,一个微不足道的顺水人情换来投资一家潜力巨大的公司,这还需要去质疑Jerry的伟大?事实证明,这世界上是有神的,就如比尔之于微软,乔布斯之于苹果。微软团结在比尔身边虽有波折,可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苹果容不了乔布斯的坏脾气,最后呢?
“同意”
“同意!”
被抬上神坛的杨至远不是Yahoo的董事长、不是CEO,却象董事长兼CEO一样,作出了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而且极顺利地在董事会获得了通过。
同样被汉华科技几百号人推往神坛的路上的李家明,可就没那么顺利了。远在国内的王志栋得知账面资产即将暴涨数百倍,成为真正的超级富豪,自然激动万分,可激动过后依然苦劝李家明。
因为王志栋他们正在筹备未来智能手机的研发,而且已经被任艳频她们证实了可行,起码在未来的技术条件下是可行的。参照iPod的成功,王志栋觉得未来的iphone也极有可能成功。这么算起来,接受Yahoo的融资就得不偿失,哪怕对方可以让与唱片公司的谈判进度加快,迅速取得市场垄断地位。
不能以股权去压人,否则以后犯错误就没人谏言;更不能当神棍,上神坛容易下来难,一旦公司习惯了一个神来指引,当神不再是神时,这家公司将迅速走向衰败。最重要的是,李家明没信心,未来的对手是乔布斯,别看自己侥幸赢了一阵,未来就真能压着苹果打?即使能成功,也不过领先市场年余工夫,人家把产品买回去研究一下,就能极快的速度研发出类似产品。
落袋为安!
这世上没有神的,没人不犯错误的,也没有人总是顺风顺水。现在不是创业期了,就要稳健发展,总是将所有筹码都压桌上,迟早会全盘皆输的!
几番权衡利弊,李家明只能以保守的面目示人,想以稳打稳扎为理由先说服Kyle,再回国说服王志栋。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不用他去说服,Kyle反而对他答应与Yahoo合作欣喜不已。
“Ming,我们已经成功了,需要的是稳健而非激进。iphone的成功希望确实很大,但谁能保证它一定会成功呢?我们与Yahoo合作,起码能迅速确立iTunes/Store和iPod的垄断地位!”
上位者,没几个不多疑的,Kyle这一表态,李家明反而多疑起来,不动声色道:“Kyle,你知道我们的iPhone计划如果成功,会有多大利益吗?难道我们的iPod产生的利润,不足以支撑研发吗?”
当然知道,就是因为知道,Kyle才盼望着能拉两个实力雄厚的合作合伙进来,给公司分担风险。
“Ming,我知道,但我更知道开发一款手机有多难,我们是没有任何技术积累的!没错,我们是可以去购买专利,可现在的科技发展如此迅速,往往是专利刚一到手就过时了。
对,我们的iPod确实很畅销,今年卖出去三四百万台不成问题,可扣除税收、成本、iTunes/Store的亏损,最多收入两三亿美元。谁能保证,未来的销量会极大提升?谁又能保证,不会冒出第二个iTunes/Store,而且我们就能一直领先于市场呢?
Ming,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冷静,与其把希望寄托在飘渺的未来,不如抓住能抓住的东西。相信我,我们HH电子要开发出一款与iPod同样伟大的产品,最少需要五六年,需要数以十亿计的美元!”
什么?李家明一声惊呼,不可置信地看着Kyle,研发一个手机,还能要这么长时间、这么多钱?早知道这样,就不该把多出的七亿美元全给姐夫。
“arissa打草惊蛇,这事早就办妥了。
沉吟片刻,李家明用年轻气盛作借口:“你觉得多少合适?但必须要拿下BackRub的股份,我还没有被人要挟过,这个先例不能开,说什么也要让Yahoo也付出点代价。”
“Ok,我们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击,否则以后会经常被要挟的。”
“不但是反击,而且是为Sogo做技术支援。Kyle,我私人在Sogo有股份,既然它与Yahoo分公司展开了竞争,我就要帮帮场子。”
“Ok!”
投脾气,李家明举起茶杯,向跟自己样喜欢以牙还牙的Kyle示意。两人开始商量起谈判底线,这事Kyle有经验,李家明可没多少跟白人谈判的经验。何况就快过春节了,李家明得赶回去给公司的人发奖金,还得回老家过年,不把谈判策略、底线商量好,到时候让Kyle去哪找他商量?
更重要的是,这个谈判底线又如何划她在政界、华尔街都有深厚的人脉,与她做朋友有利于大家以后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比如参与制定一些行业标准?
一流的公司做标准,二流的公司做品牌,只有三流的公司才做产品。iphone的未来在更迅捷的移动通讯网络,那就能在行业标准的蛋糕上分一块。
“NO,no。明,你现在不能回国,你得去和Yahoo表演,让我能尽快说服该死的环球他们。只要把另外几家唱片公司的授权拿下,我们才能真正与Yahoo谈判。”
也对,谈判嘛,谁他/妈的不是尔虞我诈?桌上多争一分,那都是数以千万计的美元!为了钞票,数以千万、亿为单位计算的美金,李家明别无选择。
“Ok。”
现代都市推荐阅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