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座舱里面的驾驶员郁闷的拉扯着自己的飞机,试图用自己的技术来摆脱对手的追杀。

       之前他都是这么做的,只要他开始盘旋,并且做机动动作,德国飞行员射击的准头就不太高了。

       他现在也想这么做,在两个横滚之后,就改平了飞机,开始了平面方向上的盘旋。

       只可惜,这一次追杀他的德国飞行员显得非常有耐心,根本就不急着开火,只是驾驶战斗机跟着他,让他无法找到好的位置调整自己的高度罢了。

       “这是一个有经验的德国战斗机飞行员,和昨天还有前天的那些飞行员不一样!”一边驾驶着自己的飞机,苏联飞行员一边小声的嘀咕着。

       他的话引起了许多正在狼狈逃窜的苏联飞行员的共鸣。之前他们见过的德国战斗机飞行员,可不是这样的水平。

       如果说今天他们见识到的是大学生甚至是硕士生的话,昨天与他们纠缠的德国战斗机飞行员的水平,可能连小学生都算不上!

       那些飞行员哪去了?而今天这些德国飞行员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脑海里都是这样的疑问,苏联飞行员觉得自己很是无辜。

       按照昨天的德军战术水平,他们还有信心用性能上略差一些的米格还有拉格等飞机打上一场。

       可现在德国飞行员明显换了一批,战斗素养强大到让他们绝望这就不好保证制空权了,毕竟这些敌人太可怕了。

       要知道,其实从性能上来说,不管是拉格也好,还是米格也罢,就算是雅克1型战斗机,实际性能也并不比德国战斗机更先进。

       它们只是占了一个便宜,那就是之前的苏联战斗机i-16等机型太落后了,性能的提升让德国空军有些措手不及。

       这种措手不及是针对德国培养的前线新手飞行员来说的,至于那些老道的王牌飞行员,是有能力对付并不算强大的这些苏联战斗机的。

       毕竟,德国主力空军飞行员,大多数可都是在不列颠空战里面训练出来的,这些人打过更难缠的飓风还有喷火战斗机,自然也能对付苏联的拉格还有米格战斗机。

       之前苏联空军用自己的上等马,对德军的劣等马的田忌赛马一样的战术,已经彻底失败了。

       因为德国空军一旦认真起来,可以调动的王牌飞行员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可以用千来计数。

       而苏联空军此时此刻,能够称之为精锐的飞行员,估计是凑不齐1000这个数字的。

       再说,德国那边的王牌飞行员,标准是实实在在击落了5架以上的敌机,拥有娴熟的空战技巧的经验老道的飞行员。

       苏联空军这边对精锐飞行员的要求标准是:出击两次以上还没被击落的飞行员……双方之间的差距,已经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了。

       同样的是,苏联这边的菜鸟飞行员,指的是会驾驶教练机或者战斗机升空或者降落的真菜鸟。

       德国那边所谓的飞行学徒,或者说菜鸟飞行员,有些已经是击落过敌机的合格战斗机驾驶员了。

       如果算上这样的后备力量,德国飞行员的总人数超过2万,还有至少2万在培养之中!

       苏联这边的差距就更加巨大了有可能他们拼光了自己所有正在培训的飞行员,还抵消不掉德国三分之一的飞行员基数。

       更何况,现在这些德国飞行员,有一部分已经驾驶上了更先进的ta-152战斗机,这种飞机在高空还有高速状态下的性能,比起德军自己的飞机更强。

       ta-152强化了高空作战能力,并且装备了更强大的火力。虽然在缠斗性能上有所降低,但是这种飞机更适合德国飞行员动力势能战术的发挥。

       多数德国新手飞行员都很擅长俯冲攻击然后脱离的战术,这套战术简直就是给ta-152战斗机量身定做的。

       改进自fe-109还有fw-190战斗机横扫西欧天空的时候,依靠的最多的,就是两种战斗机的速度。

       这一点在二战时代并不是绝对的,因为狗斗瞬息万变,谁都有机会大显身手。

       可是在二战结束几年之后,喷气式战斗机的出现,让垂直机动优势开始凸显出来,也就奠定了活塞战斗机被喷气式战斗机淘汰的基调。

       另外,一直延续到第二代战斗机,速度都是大家一致的追求,更快更高,成了衡量战斗机的重要性能标准。

       李乐知道未来,所以德国空军在性能的取舍上,走了一条捷径:德国空军直接抛弃了水平机动能力,大跨步的在垂直机动性能上下足了功夫。

       包括现在装备的ta-152战斗机,包括已经开始缓慢列装的乌鸦喷气式战斗机,都属于垂直机动能力爆表的空中杀手。

       当一群空战技术精湛的德国王牌飞行员,装备了性能领先敌人的战斗机的时候,德国空军的战斗力,就真正的体现了出来。

       就在天空之上,一架盘旋在云层之上的ta-152战斗机,突然间加速俯冲而下,冲入到了战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