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干死一个诸葛亮。

       蔡根身边虽然没有诸葛亮,但是臭皮匠很多。

       踮脚看向熙攘的人群,蔡根不止看到了小水在发扇子。

       小二,小草,段小红,二柱子,竟然还有何奈子。

       就差佟爱家了,那老头在前排混上了一个座,正在卷旱烟。

       蔡根也没有往前凑合,抗着团团站在了台子侧面的一个人少的角落。

       刚站好,啸天猫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

       伸爪子拉了拉蔡根的裤腿,一脸傲娇。

       摆出了一个求表扬的神情。

       潜台词也传递到了蔡根的心里。

       “看看,我这个仓库保管员到位不?

       这个安排可还行?”

       蔡根随手抱起了啸天猫,爱抚一番后,表达无线的赞赏,随手递给了肩膀上的团团。

       加上啸天猫的体重,蔡根扛着一百多斤,压根没感觉到累。

       刚答对完啸天猫,正巧赶上贞水茵发扇子到蔡根这。

       “呀,嫂子也来了。

       团团,一会姐姐给你卖糖葫芦吃啊?”

       蔡团团很有礼貌的拒绝了。

       “小水姐姐,我刚吃完,山楂吃多了反酸水。”

       圆圆朝着贞水茵点头。

       “小水啊,这大冬天的,发扇子,好吗?

       是不是有点反季啊。”

       好吗?

       当然不好了。

       贞水茵看了看蔡根,意思明显,还不是你老公脑抽,大冬天做扇子。

       这算是常识问题好吧?

       压根没必要问。

       “没办法啊,没有传单,只有这个扇子了。

       小天说,这是做推广的好机会。

       几万人这么集中,还不着急走,必须得发点扇子,否则对不起那冠名的条幅。

       就说这是冬捕节联名的纪念品,免费的。

       是吧?蔡哥。”

       蔡根略微有点小尴尬,但是嘴必须硬。

       “嗯,小天说的对。

       我就是在这看孩子,否则跟你们一起发。

       你们发的时候别强塞,人家不要就算了。

       万一有不开眼的,说点什么不好听的。

       你们也别往心里去,别起冲突。

       世俗的眼光,永远都是那么短视。”

       听到蔡根胡扯,小孙一下就笑场了。

       贞水茵眼睛一下就立起来了。

       “你笑啥?

       蔡哥,看孩子,你在这偷懒干啥?

       赶集跟我走,发扇子去。”

       小孙一下就笑不出来了。

       确实,难得蔡根一家三口聚在一起。

       自己就别在这添乱了,默默的跟着贞水茵走了,一起发扇子去了。

       蔡根四下打量了一番,人确实不少,没有十万八万,四五万人肯定是有了。

       谁能想到,还能在这,发一波扇子做推广呢?

       来这看热闹的人,有不少都是外地回来的过年的,这可都是自己的目标客户啊。

       比火车站,比高速上,都精准多了。

       小城市没啥娱乐活动,不像大城市,所以这个冬捕节,也算是过年期间最大的娱乐了。

       看样啊,人啊,还是得做好事。

       原本来处理太清沟那些祖魂,避免出来作妖霍霍人,保证冬捕节别处乱子。

       结果,自己保证了人们的安全同时,也得到了实惠,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呢。

       唏嘘不已的蔡根,感觉身后的人群一阵骚动。

       硬挤过来几个小年轻,带头的身材高大,很是粗暴,强硬的分开了密集的人群,带着身后的几个伙伴来到了人群的第一排。

       穿着比较显眼,是花花绿绿的赛车服。

       正好蔡根这块人少,几个年轻人非常没有眼力见,站到了蔡根的前面,都没正眼看蔡根。

       还好,团团的视野没有受到影响,蔡根往旁边挪了几步,没有计较。

       从他们的穿着上看,应该是刚才在冰面上,拿越野车原地漂移的傻狍子。

       从他们的年龄上看,二十多岁,有男有女,风华正茂的年纪,也是无所畏惧的岁数。

       从他们的坐骑上看,富一代的可能性比较低,应该还没出校园,或者刚出校园,几百万的财富积累,时间上来不及。

       从他们的行为上看,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有着点些许跋扈,不是从小娇生惯养,装不出这种理所当然的样子。

       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就是蔡根羡慕嫉妒恨的富二代。

       据说,人生需要接受三次现实。

       自己的父母只是普通人。

       自己只是普通人。

       自己的孩子也只是普通人。

       蔡根虽然很早就接受了现实,但是在这群小年轻站在自己身边的时候,还是不禁浮想联翩。

       还记得从小读迅哥的少年闰土,不止一次幻想,自己长大以后的身份,到底是什么呢?

       那时候觉得自己,应该是里面的少爷。

       有地位,有家底,有面子,有身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有闲心伤春悲秋,更有诗和远方。

       长大点以后,觉得自己是闰土也不错。

       虽然给老板打工累死累活,吃点辛苦饭,总归有希望,有盼头,可以熬下去。

       又长大点以后,越发觉得自己可能是那个钢叉。

       即使很努力,活的仍旧不尽如人意,不要谈什么理想未来,老实的当个工具人,也算退而求其次了。

       直到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很多年,蔡根才终于明白了。

       很多时候,人存在的价值,也会发生改变,绝对不像钢叉那么保值。

       尤其作为一个社畜普通工具人,职业寿命真的很让人焦虑。

       于是,蔡根九成九确定,自己就是那个猹。

       明白了这个真相,也是蔡根选择离开大城市的原因之一。

       回老家,趁着父母健康,孩子成长,尽量抓住自己能抓住的幸福。

       当然了,这一切的想法,以及心路历程,蔡根早已经刻意的忘掉了。

       今天,这么近距离的看到了命运的宠儿,赢在起跑线上的富二代,蔡根把什么都想了起来。

       轻轻的摸着团团的脚,蔡根其实有很多话想对儿子说。

       自己一直以来,也想让儿子当个富二代啊。

       不是说非得赢在起跑线上混吃等死,更不是对儿子有太多期望太多要求。

       仅仅是想给孩子,多一个选择的权利。

       而这种权利,需要的条件,自己现在不具备。

       再次看到共享子女的条幅,真的鼓舞人心呢。

       这可能就是希望的力量吧,蔡根觉得看到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