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就是这一段时间的一些事情,让他被老爷子排除继承人争夺之中,他有过很多反思。但是有很多地方依然想不明白。不过,他有一点倒是明白了。

       他两个侄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晋王的心思从来是想着怎么为天下之主。而不是当什么晋王。

       他虽然有这个心思,但是天下局势安定,他也慢慢死心了。

       而今忽然之间,老爷子不在了,两个侄子居然明火执仗地打起来了,晋王顿时觉得天命在我。燕王没有卞庄刺虎,一举两得的想法,但是晋王是有的。

       所以,在晋王看来,他最重要的事情是发展自己的势力。在自己势力没有起来之前,不介入南北之战的主战场。

       大同重要不重要?

       重要。

       但是晋王看来,他一旦拿下大同,就意味着他很有可能与北京来一场大同争夺战。而大同固然有地势,但是大同的地势,是对关外的,而不是对北京的。

       一旦他提前与北京对上了,随着他本钱的消耗。一定会被南京控制住,将来的事情可就由不得他了。

       甚至在晋王看来,大同落到北京方面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大同与太原之间,有一个天下闻名的关卡,那就是雁门关。即便飞雁都过不去的关卡。纵然到了火炮时代,雁门关依然是天险,晋王觉得,他只要守住雁门关,北京方面拿他没有办法的。

       而北京方面兵临雁门关,山西几乎两面临敌,这两面都被山峦阻隔。易守难攻,在晋王看来,北京方面只有不是脑袋被驴踢了,是不会轻易进攻的。

       守住这两条防线是很容易的。

       这种情况,对晋王最为利好。因为他在南,则山西在南,他在北,在山西在北,如果一来,在南北双方都是举足轻重的,只有这样,南方才会容许他的一些小动作。

       他怎么可能去救大同,他甚至乐见其成。

       赵庸这几句话,其实也是窥见了晋王的心思。

       晋王也不装了。冷笑说道:“南雄侯,本王的事情,无需南雄侯来管,大同之事,非本王可以干预的,南雄侯想求,自己去。”

       赵庸冷笑一声,也不多言,甩手离去。

       晋王也下令,加强雁门关一线的防御,在晋王眼中,大同已经丢了。

       --